很久很久以前因為天災村莊里的糧食顆粒無收,村子裡的人們不是死在村裡,不然就是紛紛逃亡外面乞討生存。
其中有一家四口,也去往逃荒的路上,沒想到這外面也是荒涼得很,周圍方圓百里都是各地逃荒來的,這樹上的野果也所剩無幾,萬幸的是樹上高處還還是有幾個的。這時家中的男丁便攀爬上樹摘果子,一家四口吃了幾個也只能繼續趕路。
希望能快點到達沒有受天災影響的地方生活,家裡的孩子哥哥六歲叫鄭千帆妹妹四歲叫鄭陶寧,也知道情況懂事地跟在父母身邊不哭不鬧。
一家人走走停停許久眼看就要到可以生活的地方,可是鄭振夫妻卻不行了,原來每次摘到的果子都是留給鄭家兄妹兩多,大人根本吃不飽體力不支走了那麼多天已經是撐不住了。
鄭父鄭母走之前叮囑鄭千帆一定要帶好妹妹鄭陶寧生活,鄭千帆哭着答應父母一定會的,鄭父鄭母便去了。只留下鄭千帆和鄭陶寧這兩個傷心的淚人兒。
鄭千帆帶着妹妹安葬好父母便帶着妹妹磕了三個響頭之後便離開了。
兄妹倆走了一天終於到了華安府,鄭千帆知道自己沒了父母庇佑一切都得靠自己,到了華安府人生地不熟地想找個工作養活自己和妹妹。
鄭千帆帶着妹妹走走停停,突然有一個面容慈善的婦女走到鄭千帆兄妹面前說道:“你可是有什麼難處,我可以幫你。”鄭千帆看着那婦人不像是個壞人,便和那婦人說起了自己的難處。
那婦人一聽對着鄭千帆說道:“我倒是知道有個地方在招人,包吃住,就是錢不多你可願意去?”鄭千帆聽到還能包吃包住,覺得工錢少點也沒有關係至少還能有個地方落腳。對着那婦人是萬分感謝,答應婦人牽着妹妹便跟着她走了。
那婦人領着鄭千帆二人去到了一個破舊房子裡面,那婦人端上了幾盤好菜給鄭千帆二人吃,便對鄭千帆說道:“你們先吃飽,稍後就有人來領你們做活。”鄭千帆說道一聲好之後就和鄭陶寧就着米飯吃了起來,兩人一路都沒怎麼吃飽,看到米飯便狼吞虎咽起來。
鄭千帆和鄭陶寧吃着吃着便倒在了桌上,那婦人拍拍手門口就來了兩個僕人把鄭千帆和鄭陶寧抱走了,給了那婦人一錠銀子,婦人笑咪咪的接過,收拾碗筷去了。
鄭千帆幾經輾轉被好心人收作養子,那收養鄭千帆的人家姓馬因為成婚多年沒有孩子,便去了人伢子哪裡買下鄭千帆從此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鄭千帆被那婦人所騙和妹妹失聯,央求養父母找找鄭陶寧,可找了幾個月都沒有動靜。養父母都勸鄭千帆不要找了,可鄭千帆並沒有放棄完成學業的同時還要向多方人打聽有沒有看到脖子上掛着老虎木雕的小娃娃。
就這樣時間春來秋去的過去了好幾年,鄭千帆也跟着養父母改名,養父母為了給千帆留個念想只改了鄭姓為馬。
馬千帆憑着自己出色的學識考上了進士,但因為自己在一次事故當中犯了錯,上級孫尚書想要把馬千帆革職在家,馬千帆是新官辦案頭一回啊!馬父是個生意人,馬千帆想要用錢來打點可是這上級不吃這套給拒了。這一下可讓馬千帆大受打擊,恰好路過這翠紅院,都說一醉解千愁馬千帆也想瞧瞧到底是不是這般。
馬千帆一進翠紅院就來了個扭着腰的老鴇熱情招待着馬千帆,馬千帆一把就把一錠銀子丟給老鴇,老鴇笑呵呵地把馬千帆引進了天字一號房裡。
老鴇連忙招呼着小二上一桌好酒好菜,看馬千帆出手闊綽就去請了這翠紅院最近興起的花旦柳依依前來服侍馬千帆。
馬千帆一來就自顧自地喝酒也沒有聽到有人來了,柳依依也不聲張拿着琴為馬千帆彈奏了一曲。馬千帆聽完只覺得心情舒服了許多,便叫柳依依上前瞧瞧。
馬千帆看着面前這美人,雖然長得不似這樓中花魁驚艷,但這雙杏眼倒是水靈靈的好似會說話般。
馬千帆看着柳依依問道:“娘子為何要彈奏這首曲子呢?”柳依依笑着說道:“奴家自小就會觀察客人喜好對症治病。”柳依依說完便對着馬千帆拋了個媚眼。馬千帆覺得這柳依依定是個妙人,這樓中女子彈琴大部分都是彈些不堪入耳的曲子,為此來吸引客人,可是柳依依卻懂的觀察人的面貌神態彈奏曲子倒是難得的冰雪聰明。
馬千帆雖然有時也會來喝喝花酒,但還是不會在這干不正當的事情,喝了點酒就回去了。
回去之後第二天起來,同僚來家做客隱約的告訴馬千帆說孫尚書嫌棄家中妻妾年老色衰配不上自己了,想再納一個小妾。
馬千帆腦瓜子一轉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跟同僚道了聲謝。便開始琢磨着對策了,馬千帆突然眼睛一亮,拿上錢財去了翠紅院。
一到那裡便招呼老鴇要為柳依依贖身,這老鴇也是個人精看到這馬千帆這着急的樣子,對着馬千帆說道:“依依雖然不是我這翠紅院頭牌,但是我也盡心把她培養到那麼大,這花費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馬千帆一聽這老鴇可真是半點都不願吃虧,拿了兩百兩才把柳依依的賣身契給他。
之後馬千帆帶着柳依依回到了家中,三天後恰好是孫尚書一月一次的品茶大會。
馬千帆帶着柳依依去到了孫府,沒想到孫尚書一眼就瞧中了柳依依。馬千帆不由大喜看着孫尚書高興的模樣對着孫尚書說道:“尚書我有一事相求,可否讓我繼續任職?”孫尚書高興得很馬千帆提的條件頭也不回地答應了。
之後帶着柳依依離開了,柳依依自小來到翠紅院知道自己給尚書做妾已經是頂好的了,不敢再奢求太多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到了第三天孫尚書還是同以往一樣來找柳依依,可沒想到孫尚書半夜方便的時候看着柳依依面色蒼白如紙,把手放在柳依依口鼻中,沒想到柳依依早已經沒了氣。
孫尚書只覺得可惜,吩咐小廝把柳依依抬走拿去安葬了。馬千帆聽到消息也趕過來送柳依依最後一程,馬千帆惋惜一聲這姑娘年紀輕輕就沒了命,終究是沒有那般享福的命。
馬千帆這時看到柳依依拳頭握着一個東西,便把她的手掰開裡面竟然是一個木頭的老虎雕。
馬千帆看着柳依依的面容只覺得這一切都是造化弄人,拿着老虎雕去了翠紅院找那個老鴇。馬千帆一來便質問道:“這東西怎麼會在柳依依身上!”老鴇看着那老虎雕說道:“柳依依這丫頭少時看着有幾分姿色,是我從人伢子哪裡買來的,這個是她的隨身物件說是她哥哥給她雕的。”
馬千帆聽完大受打擊,跌跌撞撞地回家了。
原來自己的妹妹已經找到就在自己的身邊啊!做哥哥非但沒有認出妹妹,還把她當做自己復職的籌碼進獻給尚書。
在家裡不吃不喝兩天突然遞交了請辭書說要帶着父母歸野山田。
時間又過了很久在江湖中出現了一個脖子上帶着一個老虎雕的英雄俠客,這或許是為了贖罪吧......
故事看到這裡如果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用你們發財的手指幫忙點個贊,並轉發評論一下哦,感謝大家觀看支持,關注我每天發表有趣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