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秋節,祝大家中秋快樂,花好月圓。
今天說點公司外的事,是咱們公司出去的員工轉業到了地方集團後,遇到的一件事情。
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劉,他今年剛剛買房,貸了一百多萬,每月光貸款就得還6000,他的工資剛剛夠還貸款。
自從買房後,老劉的日子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畢竟到了地方,工資本來就不高,再貸款買房的話,日子自然過得緊緊巴巴的。
到了中秋節,還需要買一大堆吃的喝的,還要走親訪友,這麼下來又是一大筆開銷。
正當老劉有些悶悶不樂的時候,昨晚他突然手機收到短信提醒,發工資了。
這是怎麼回事?老劉每個月的工資都是5號發放,而這個月他的工資已經發了,怎麼到了中秋節前夜,又開始發工資?真難道是老天開眼了,領導體恤下屬,給發過節費了?
老劉一看,發了5000多,不對啊,不說過節費從來沒發過,即使是發過節費,也不帶這麼發的,還有零有整啊?
老劉趕緊問單位的財務人員,他們第二天才給了回復:
深夜發錢,終於搞懂後,本來有些懵的老劉,又開始有些鬱悶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是這樣的:
2年前,也就是在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老劉所在的單位大部分人都沒有休假,破天荒的當年整個市裡給當年沒有休假的人發補助,老劉發到手的錢是4000多,而老劉他們處長發的是9000多。
簡直是太爽了,因為之前從來沒有發過這個錢,大家都想着既然休假不能好好休,那每年多發一筆錢,也是好事啊。
只是很可惜,2021年、2022年就再也沒有看到這筆錢。
這裡插一句話,在老劉他們的單位,周末除了值班,都是可以雙休的,大部分人都是本地人,基本上每年那十幾天假,除非是出去旅遊,基本上都不會休,你不休領導也不會管,更不會說你好,只是大家都習慣了不休假而已,畢竟麻煩,再說可以天天回家,有事了請個一天半天的假處理個人的事物,也就夠了,何必再費勁巴拉去簽字打申請休假?
言歸正傳,之所以讓老劉鬱悶的事,正是前兩年發的那筆未休假補助。
當時有多快樂,現在就有多痛苦。
因為今年省里審計組在他們市裡審計的時候,說2年前發放的這筆錢未休假補助不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怎麼辦?
要收回去嗎?
既然領導說了這筆錢不符合規定,收肯定是要收回去的,但是怎麼收?大家肯定都有意見啊。
就拿老劉來說,他每月的工資是6000多,房貸是6000,真要把當年發的4000多扣了,老劉估計要鬱悶死。
最後呢,上級財務部門就採用了發放2021年度考核獎和扣除之前發的未休假補助的辦法,發的同時扣除了之前發的那邊說。
所以,老劉這次發了錢是減去了當年的4000多元後,發了5000多。
老劉搞明白咋回事後,確實有些鬱悶,咋還能這麼操作?
發就發了唄,都兩年了還收回去?
處長,你發了多少錢?老劉問他們的處長。
處長給老劉回話,發了1000多,原來當年老劉處長的錢是9000多,1萬減去9錢,就是1千啊。
當年有多開心,現在就有多鬱悶。
出來混,遲早又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