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自此之後,相處得非常愉快。
清漪上課不愛聽,總是在下邊看小說,程君就給她打掩護。不過他問她看的《復活》好看不?她說不好看,太羅嗦了!問她為什麼看?她說爺爺要求的,她就囫圇吞棗、粗枝大葉地看一遍,了解下大概情節就行了。
清漪的作文經常得獎,她寫東西似乎不費吹灰之力,老師要求的周記,程君絞盡腦汁寫不出來,她拿過一張草稿紙,筆走龍蛇,三下五除二就寫好了,讓他照着抄就是了。程君覺得她的思路非常開闊,花鳥蟲魚、雨雪風霜都可以信手拈來寫成文章,而且文筆特別好,非常欽佩。
清漪說:其實,你多看看書,寫作文就不是難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啊!她建議程君看看《少年文藝》之類的雜誌,還把家裡一本印有名人名言的字帖送給程君,說他練字時,多寫寫名人名言會潛移默化,提高作文水平。她這一舉動提醒了程君,他從小練過各種帖,現在已到了自成一體的地步,所以他現在寫字都是不用字帖的,隨便拿過一張報紙,寫上一段內容就當練了。他問清漪,除了名人名言外,還有哪些作品值得抄寫?清漪想了想,說:唐詩宋詞。於是程君便去書店買了《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每日用毛筆抄錄個幾首,他的心氣沉靜下來了,字也越寫越好。
清漪除了經常看小說外,還喜歡做數學題,她經常從教數學的顧老師手中借來書,然後把上面的題做一遍,再去辦公室找顧老師,向他請教。顧老師非常器重清漪,總說她有着天才的解題思路,顧老師有時也會自己出一些特別的題,讓清漪去做。然而,顧老師上的課,清漪往往只聽一小會兒,就不聽了,有時連課堂作業都懶得做。有一回,課代表收作業,清漪順手抄了程君的答案交上去,結果兩人都挨了訓,因為錯得一模一樣。老師們想當然認為清漪粗心做錯了,而程君則是抄她的。
清漪跟程君說:“你看,你做錯了題,你挨訓,我也挨訓,所以今後你就不能錯,這樣,我們兩個才能平安無事。其實,數學一點兒也不難。我來教你。”
清漪拿過課本,參照練習冊中的習題,舉一反三地給程君講了好幾道題,程君並不笨,他一用心思,就把這些全聽進去了。程君對清漪學數學的方法特別欽佩。清漪說:“其實顧老師就是這麼講的,他一直在啟發我們靈活思考,多方面開拓我們的解題思路,但因為大多數人跟不上他的節奏,所以他只好慢下來。他一慢下來,我就不聽了。”
程君自此之後,數學成績進步神速,大家都覺得是奇蹟。程君的母親還專門去謝宋老師。
雖然清漪的各科成績都是無以倫比的優秀,但她的手工卻是很糟,所以勞技課上的東西,都是程君幫她做。清漪的纖纖素手,此時就顯得特別的笨拙。程君因為能幫上這個忙,心裡很快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