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故事之——海神媽祖

2022年07月16日11:54:15 故事 1569

神話傳說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文化的解釋與想象的故事,是一種原始的幻想性很強的、不自覺的藝術創造,是人工智能類最古老的信仰,他表現了古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的認識,是古人對自然現象的一種解釋與疑問!

走進神話傳奇的世界,我們不難體會到人類對自然的好奇與崇拜、對災難和困苦的不屈與鬥爭、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與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邪惡人物的憎惡……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叫湄洲島。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着世界聞名的“海神”媽祖

中國神話故事之——海神媽祖 - 天天要聞

媽祖原名林默,出生於仕宦之家,是晉代福建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其父林願,是當年寧海鎮都巡檢官。其母陳氏是當地的望族之後。二人多行善,廣積德。

一天晚上,媽祖的母親陳氏夢見觀音大士慈祥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陳氏便懷了孕。一天傍晚,陳氏將近分娩,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又聽得四周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陳氏感到腹中震動,媽祖於是降生。因生得奇,甚為疼愛。她出生至滿周,一聲不哭,因此,父親給她取名“默”。

媽祖一共有一個哥哥和五個姐姐。她幼而穎異,不滿周歲,還在襁褓之中的時候,看見諸神的塑像,就合手作欲拜的樣子。五歲能背誦觀音經。八歲時到一所私塾讀書,老師所教的文章她能很快融會貫通。十歲余,她信佛誦經,早晚不懈。十三歲時,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經常往來她家,對她說:“你具仙性,應得度人正果。”於是傳授給她“玄微秘法”。她依法修鍊,均能領悟要旨。

媽祖十六歲時,與一群小女孩閒遊嬉戲,照妝於井中。忽見一個神人捧銅符一雙,擁井而上,後有仙班簇擁着,把銅符授給她。女伴們都嚇得撒腿跑開,媽祖則大大方方地接受了這個禮物,不一會便靈通變化。此後,她雖身在房子中,卻能時常神遊四方。談吉凶禍福,沒有一次是不應驗的。媽祖還能駕雲飛渡大海,拯救海難,還經常為人治病消災。遠近的人都很感激她,並稱她為“神姑”、“龍女”。

媽祖十六歲這年的秋天,有一天,她的父兄駕舟渡海北上。當時媽祖正在閨房中精心織布,忽然伏在織布機上閉起眼睛,臉色突變。一手抓梭,一手扶抒,兩腳緊踏機軸,拼盡全力在掙扎扶持,惟恐失去什麼。她的母親發覺後,十分驚恐,急忙把她叫醒。媽祖於是失手將梭掉在地上。她睜開眼睛,跺着腳,嚎啕大哭,說:“我的父親得救,哥哥卻墜海死了!”

她的母親陳氏聽罷,十分驚慌,連忙差人打聽消息。不一會兒有人來報,媽祖所言果然屬實。當時她的父親在怒濤中,倉皇失措。幾次將翻船,好像暗中有人在幫助他們穩住船舵,與她哥哥的船靠近,無奈她哥哥已是舵摧舟覆了。當媽祖閉着眼時,腳踏着的是父親的船,而手抓的是哥哥的船舵。母親把她叫醒,梭墜地,她哥哥的船舵傾覆了。父親脫險返航,而她的哥哥則被洶湧的浪濤所吞沒。

中國神話故事之——海神媽祖 - 天天要聞

哥哥溺水後,媽祖陪着母親、嫂嫂和幾個村民一道駕船徑往茫茫大海尋找哥哥的屍體去了。當時海水洶湧,他們突然發現一群水族聚集在海面上,大家不由得害怕起來。媽祖說,不要怕,並告訴水族不必迎接。突然水色變清,她哥哥的屍體己浮於海面。這時大家才知道是水神護送着她哥哥的屍體來了。終於把她哥哥的屍體運回,湄洲島的居民無不稱讚媽祖的孝順和慈善的。此後凡是遇到媽祖誕辰的日子,半夜即有大魚成群,環列於湄嶼之前,好像拜舞迎接的樣子,黎明才散去。

有一次,金國的將領仆散揆帶兵侵犯中原,被宋軍圍困在八疊灘之中。仆散揆用重金收買了當地的一個地痞無賴作為嚮導,以金蟬脫殼之計,帶領殘兵敗將,從八疊灘偷偷地逃出了重圍。仆散揆死裡逃生,但是又沒有臉面回到金國,就聚集在山林里,佔山為寇。他們姦淫婦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方圓數十里內,老百姓受盡了殘害。

軍隊的探馬報到朝廷,宋寧宗當即派出大將軍畢再遇,帶兵前往剿滅。

大軍來到金山腳下。畢再遇將軍命令士兵安營紮寨,自己帶領幾名親兵,來到山前視察地形。但見金山奇峰崢嶸,林木蓁蓁。山寨建在金山主峰頂上,四周懸崖絕壁,實在是易守難攻。畢將軍心想:金山高險,山寨堅固。如果現在就去攻打,必然會造成慘重的傷亡,但是皇帝的聖命在身,又怎能按兵不動呢?他只好下令向佔據在山寨中的盜寇發起全面進攻。可是,宋軍一連攻打了幾天,不但無法靠近寨牆一步,反而傷亡了不少人馬。畢將軍十分難過地回到營帳中,想來想去,無計可施。

忽然,從營帳那邊傳來傷員的叫喚聲:“媽祖……保佑……”將軍心頭突然一亮,立即走到帳外,跪在地上,向著蒼天,默默禱告媽祖顯靈,幫助自己擊敗金兵的侵犯。

第二天天剛亮,忽聽營帳前面的兵士呼叫,人聲鼎沸。將軍大吃一驚,以為賊寇偷襲兵營,便披堅執銳,飛馬來到帳前。只見一群兵士圍觀着一面巨鏡,指點比劃。將軍上前觀看,見那巨鏡大如桌面,亮如日月。他大聲喝退士兵,查問大鏡的來龍去脈。

有個兵士向他稟報說,凌晨時分,忽聽帳外有“嗡嗡”的叫聲。大家出去一看,就發現這面巨鏡已經平放在地上,不知從何而來。將軍也感到驚奇,用手撫摸鏡子,見是銅質所造。他命令兵士把巨鏡抬起。剛一照臉,忽有一道火光迎面撲來,要不是將軍躲閃得快,自己的眉毛和鬍子早被燒得精光。他看了看巨鏡,又望了望賊寨,計上心來……近午時,畢將軍趁寨上賊寇稍有懈怠,即令士兵整裝待發。他命大軍壓後,自己親帶數百強壯兵士,抬着巨鏡向金山奔去。

宋軍抬着大鏡子來到山寨下面時,就被盜寇的嘍羅們發現了。他們剛要放箭、點炮,忽然間,只見寨下火光一閃,一條火龍從巨鏡中射出。只聽得“轟隆”一聲,寨門立時燃起了熊熊大火。賊兵見狀,驚恐萬分。這時,大隊宋軍乘機衝殺過去,攻上山寨。不到一個時辰,就擒獲賊首和賊兵數百人,捕獲戰馬百餘匹。宋軍大獲全勝。

宋寧宗知道媽祖金山助戰的神跡後,下旨加封“顯衛”之號。

宋太宗雍熙四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在重陽節的前一天,媽祖對家中人說:“我心好清凈,不願居於這個凡塵世界,和凡夫俗子為伴。明天是重陽節,想去爬山登高。預先和你們告別。”大家都以為她要登高遠眺,根本不知道她將要羽化成仙。第二天早上,媽祖焚了香,念了經,對眾多的兄弟姐妹說:“今天要登山遠遊,實現自己的心愿,但道路難走而且遙遠,大家不得與我同行,”諸姐笑着安慰她說:“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須多慮呢!”媽祖於是告別諸姐,直上湄峰最高處。這時,只見湄峰頂上濃雲四合,一道白氣衝上天空,彷彿聽見天空有絲竹管弦奏起的仙樂聲,直徹雲天,彩虹輝映。媽祖乘風駕雲,翱翔於蒼天白日之間,俯視人世,若隱若現。忽然彩雲布合,不可復見。湄洲人遠遠望去,都引頸注目,無不唏噓驚嘆。

一天,媽祖陪着觀音菩薩到神州東南沿海巡察。她們駕着祥雲來到興化上空。媽祖心裡牽掛着家鄉,屈指一算,知道家鄉有事,正要稟告,觀音菩薩卻早已知情。她對媽祖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快快回去吧!”

原來,興化府侍衛官呂德,奉命帶兵出海,鎮守邊關,平定海亂。誰知在赴任途中,不幸得了重病。雖多方請醫調治,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日益加重,最後竟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了。

中國神話故事之——海神媽祖 - 天天要聞

呂德雖然病得身子不能動,口不能說話,但他的頭腦還是清醒的。在生命垂危的時刻,他仍然念念不忘海疆戰事。他想:自己奉命剿寇,出師未捷,身染重病,三軍群龍無首,怎麼也不能兀啊……這時,他想到了媽祖,就在心裡默默地向她祈求。禱告之後,心裡覺得寬鬆了許多,身上的病痛也好象覺得減輕了不少。他閉上眼睛,慢慢地睡著了,還做了一個夢……夢中,呂德好象見到一位生得很華貴的姑娘從門外輕飄飄地走進門來。她走到病床前,牽起他的手腕,輕輕地在上面按了按。過了一會兒,又叫侍女進屋。那侍女十分秀氣,端着小盤從門外急急進來,說:“神妃娘娘,丸藥在此。”神妃?這不是媽祖來啦?呂德此時正好醒來,又驚又喜,睜開眼睛,看見媽祖正靜靜地站立床前。她正在用雙手搓捏着丸藥。只見那丸子像水晶,像瑪瑙,閃閃發光。神妃讓侍女掰開呂德的嘴唇,把丸藥輕輕地放人嘴中。不等呂德吞咽,那丸藥就自己滑下喉嚨。呂德覺得滿口香氣,久久不散。葯吃進不一會兒,就感到胸悶腹脹,肚子里翻來翻去,劇痛難忍。突然,喉嚨一熱,“哇”地一聲吐出兩塊血團。這一吐,呂德頓時覺得神清氣爽,渾身舒暢。

第二天,呂德已能下床走動,飲食如常。幾天後,病體就完全康復了。呂德顧不得休息,便傳令官兵,起營開拔,向海疆進發。一戰定局,迅速平息了海亂。回到興化府後,呂德準備向朝廷薦報媽祖的功德。一天夜裡,他在夢中見到了媽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媽祖聽了,搖着頭說:“將軍切不可如此。賜葯治病之舉,乃是觀音菩薩指示我做的,你應當敬奉觀世音大士啊!”

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於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媽祖常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佑民。於是鄉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媽祖。後人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

神話傳說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文學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它豐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和對自然事物形象化的理解,與後代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它為後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具有豐富的美學價值與歷史價值,與遠古的生活和歷史有密切關係,它是研究人類早期社會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風俗習慣等很重要的文獻資料。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