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2025年07月10日04:50:10 科學 5176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聞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王浩澤在記者見面會上敬禮致意。當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3位航天員太空歸來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感悟。新華社記者 厲彥辰/攝

  本報北京7月9日電(占康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璟瑄 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這是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返回兩個多月後,首次正式公開亮相。他們分享了183天太空駐留的經歷與感悟。

  先後執行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九號飛行任務的指令長蔡旭哲說:“每次執行飛行任務,都不是上一次任務的簡單重複,而是向著更高層次的不斷跨越。”

  乘組在軌期間參與實施了88個實(試)驗項目,覆蓋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航天醫學等領域,成功製備10餘種102個試驗樣品,完成了空間站管道檢測機器人在軌試驗驗證、物體重量感知測試、情緒狀態測試能力評估和實驗樣品更換等工作。

  蔡旭哲在神舟十九號任務出艙活動中創造多項紀錄:首次出艙以9小時刷新單次出艙時長世界紀錄,兩次飛行任務累計完成5次出艙活動,成為當時出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他說:“每一次出艙成功,都是乘組一心、天地協同配合的結果,也充分體現了艙外航天服工作的可靠性和中國航天科技的自信。”

  談及出艙處置載荷適配器意外卡滯問題時,蔡旭哲回憶,面對時間緊迫、艙外設備情況不熟悉等挑戰,在地麵糰隊天地視頻通話進行培訓後,乘組沉着應對,出艙後對設備狀態進行判斷,並與地面支持團隊溝通,最終成功完成處置。當耳機中傳來地面支持團隊的熱烈掌聲時,他“為航天員在載人航天中發揮的主導作用和價值而自豪”。

  作為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90後航天員,宋令東感慨:“打開艙門那一刻,就是圓夢時刻。”他認為,隨着載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年輕一代在前輩的幫帶下,在所有航天人的托舉下,承擔起了他們這代人的責任。

  宋令東在軌首次嘗試種植甘薯,植株長勢良好。返回前,他按照地面指令採集樣品並帶回,為驗證甘薯作為長期太空飛行食物來源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數據。

  “每一項操作,我都告訴自己要慢下來,保安全;往細做,保成功。在太空,想把活干好,還要沉得下心,耐得住磨。”首次踏上太空之旅的女航天員王浩澤信心滿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她說:“能夠為科學探索貢獻更多的力量,讓世界看到更多的女性風采,我的一切努力都變得更加有意義。”

  “我定會點燃更多的火把,照亮深遠的太空,只因為,那片遙遠的星空中,有我一生的夢。”見面會上,王浩澤分享了原創詩歌《星河逐夢》,表達了對航天事業永恆的熱愛。

  神舟十九號乘組返回後相繼完成隔離恢復、療養恢復階段各項工作,已全面轉入恢復觀察階段。目前,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科研保障團隊的精心守護和照料下,神舟十九號乘組身心狀態良好,各項醫學檢查結果正常。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首次揭開月背演化歷史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首次揭開月背演化歷史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研究的最新進展,並系統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一年來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王浩澤在記者見面會上敬禮致意。當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3位航天員太空歸來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感悟。新華社記者 厲彥辰/攝 本報北京7月9日電(占康 中青報·中青網...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南京大學等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取得的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來源:新華社廣州日報新花城編...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 天天要聞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7月7日清晨,一筐體型驚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瞬間吸引眾人駐足圍觀。有市民表示,這個是“菌王”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說,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發現的,由於菌子體型過於龐大,他找來四位壯漢朋友幫忙,才合力將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着,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着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