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僅在今⽇頭條發布,請勿轉載
很多人常說,人會在死去的那一瞬間失去21克的重量,而這個丟失的重量就是我們身體里那無處安放的靈魂。可是,靈魂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會是21克呢?這一切我們還得從這個男人說起。
鄧肯·麥克杜格爾是一位美國醫生。或許大家對這個人不太熟悉,不過這不重要!因為我們只需要知道,他跟我們一樣,對死亡之後的事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就行。並且,他本人又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
基督教本就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人死後,靈魂只有兩個去處,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無論去到哪都將永遠留在那個地方。
雖然宗教的思想早已在麥克杜格爾心中根深蒂固!可他畢竟是一名醫生,所以,他還是希望以科學的方式來確定靈魂的存在。他是這樣想的,如果人真的有靈魂,那它應該跟肉體一樣,是身體的一部分,既然肉體有重量,那靈魂也應該有。於是,麥克杜格爾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給靈魂稱重。
可就當他在病床上安裝了極其靈敏的費爾班克斯秤後便意識到了。對一個靈魂稱重絕不是把一個人放在秤上那麼簡單!裡面究竟有多少重量是來自於靈魂,又有多少重量來自於身體的其他組織,這很難說的清。
那麼,該如何測量靈魂的重量呢?按照麥克杜格爾的理論來看,人死後,靈魂會脫離肉體飄向天空,原本的體重也會由重減輕。那麼,只要觀察死者瞬間的體重變化,減輕的部分不就是靈魂的重量嗎。
可是這樣做又有着很多不確定性!最簡單的,一個人的死亡時間就很難確定,所以要想找一個或者是幾個臨死之人,就變得尤為重要,他只能將範圍縮小到得了病的人。可是光有病還不行!最好疾病能讓患者身心疲憊,減少患者在死亡時的大幅度動作,這樣測量的數值才更加準確、客觀。
不過,看似簡單的想法,實施起來還是比較棘手。為了找到符合標準的實驗者,麥克杜格爾花費了大量的經歷。恰逢,當時美國爆發肺結核病,很多患者在疾病的驅使下日漸虛弱,瀕臨死亡。更何況,人在最後一刻都希望有家人的陪伴,誰願意孤零零死在冰冷的實驗室內,當一隻小白鼠呢?
但是肺結核患者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傳染病啊,所以他們只能孤獨地死去。找這樣的人來做實驗,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於是,麥克杜格爾的實驗名單中多了4位肺結核病人,以及1位糖尿病患者和1位不知病因的患者。於是,一場對“靈魂測重”的另類實驗便開始了。
1901年,第一個實驗者在垂死狀態時,被推上了這張特殊的病床。在場的每個人都認真觀察實驗者隨時可能發生的變化。麥克杜格爾也一邊記錄著實驗者的體重變化,一邊等待他的死去。
這一刻,對於死者來說是無比沉重的,但對於麥克杜格爾來說,摻雜了悲憫與迫切的期待。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麥克杜格爾發現,實驗者平均每小時都會穩定減輕1盎司,這個重量大概約28.3克。他推測這可能是人體呼吸和排汗導致的體液流失,算是一種正常代謝。
就在3小時40分鐘後,麥克杜格爾期盼的這一刻終於來了。患者呼出了最後一口氣,他的人生走向了終點,儀錶盤上的光束猛的一晃,下降到了一個位置後便不再反彈。
讀數顯示,患者的體重掉了四分之三盎司,大約21克。
在短短几秒鐘,實驗者的重量大幅度下降,麥克杜格爾認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與之前測定的每小時1盎司的規律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這不可能是正常代謝掉的重量。那麼,就意味着,丟失的21克體重很可能就是靈魂的重量!
麥克杜格爾感覺自己發現了人類的終極秘密,便期待着第二例試驗的到來。可是年輕人還是高興的太早了。因為實驗講究的是重複性,單獨案例並不能證明結論是正確的。
接下去,他要觀察後面的實驗者是不是也會丟掉這神秘的21克重量。可惜的是,除了第一位實驗者之外,其他5位都沒能重複21克的驚喜。
有兩組實驗,麥克杜格爾還沒來得及調節好秤床,患者就突然離世,所以數據不能用。還有兩次,患者在離世後刻度表確實是下降了一截,但是沒過多久就又下降了一截,而數字多次突變完全不符合麥克杜格爾設想的靈魂離體的狀態。
在最後一次實驗中有人莫名闖入,阻止了該項實驗的繼續。總之,剩下幾組實驗數據都是雜亂的,無規律可循的。
按理說,實驗進展到這呢,就意味着已經失敗了。但執着的麥克杜格爾對靈魂的研究並沒有停止。在他看來,只有第一位實驗者最能展現真實的測試結果。這也就成了21克靈魂的最初來源。
接下來,瘋狂的麥克杜格爾又打算給狗的靈魂稱重。但是要想找到垂死的病狗可沒有找臨死的病人那麼容易。
為了證明靈魂這件事,他用了比較殘忍的方式,麥克杜格爾找來了15條小狗,將它們一一毒死,進而觀察體重上的變化。結果這15條小狗出奇的一致,死亡前後竟然完全沒有重量上的變化。
於是,他更加確信——人是有靈魂的,而狗沒有。
可這樣的實驗結果在今天看來,實在是荒唐至極。不過,那個時候,麥克杜格爾做的這項試驗也僅僅只是他的小團隊在執行,結果沒有其他人知道,直到1907年,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靈魂有重量”的勁爆信息後,引發了科學界的巨大轟動。
麥克杜格爾當初的這個實驗才被眾人所了解。同年4月,在美國醫學雜誌上,刊登了這次試驗的結果,可沒想到,等待他的更多是人們的質疑,和對實驗的否定。
我們之前也說過,科學實驗講究的是重複性。光從第一個實驗者身上就得出靈魂為21克的這個結果,顯然有些草率了。很多人認為,該實驗是一個選擇性報告的案例,並且,就算是21克,也不能證明這就是靈魂的存在啊,也可能是括約肌放鬆後導致的呢。
奧古斯都·克拉克醫生就十分懷疑該實驗的有效性。因為死亡時,人體肺部不再冷卻血液,會導致體溫短暫地升高。這時,汗液從體內滲出並快速蒸發,就會造成了體重的驟然下降。
而下降的重量很可能就是所謂的21克。
再看狗的體重,之所以沒有變化,是因為狗的身上沒有能排汗的汗腺。所以,這次靈魂測重的實驗,被更多人鑒定為是一場荒唐的鬧劇。克拉克醫生的觀點成為了反對者們的主流想法。
換來這樣的評價,麥克杜格爾顯然很不甘心,他依舊相信靈魂是存在的。不過,這一次他已經不滿足於為靈魂稱重了,他決定要一睹靈魂的真容。
1911年,他開始嘗試使用X射線拍攝“靈魂出竅”的畫面。他認為,靈魂一直躲在人的陰影處,X光照的就是人的陰影,自然就會讓其暴露原形。雖然這個實驗的可行性更加渺茫,但他本人的遺憾並不在此,而是他的時間不多了。
1920年,執着的麥克杜格爾去世了,而這時,他的靈魂拍攝試驗依舊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不過,直到去世的時候,他依然相信人的靈魂是21克。也許在彌留之際,他才能真正體會到是否有靈魂從自己身體離去吧。
雖然麥克杜格爾的實驗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人類靈魂重21克”似乎更符合大眾的胃口。這個數字也被頻繁地出現在文學小說和電影當中。
讓人以為,人類是有靈魂的,而且只有21克。以至於很多情侶在送禮物時,都會特意選擇21這個數字,然後深情款款的解釋為靈魂相贈之類的土味情話。
暫且不說,這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單就從麥克杜格爾的實驗結果來看,給靈魂賦予了一個新穎而又浪漫的意義,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