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生物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它們攜帶了構建和維持生物體所需的所有指令。當基因的特定區域產生突變或缺陷時,則可能導致各種遺傳疾病,如囊性纖維化、鐮狀細胞貧血等。傳統的基因治療通常依賴於病毒載體將正常的基因導入細胞,但這種方法存在諸多局限性,比如潛在的致癌風險、以及基因表達的不可控性。
近些年來,crispr/cas9技術的誕生和應用徹底改變了基因編輯的格局。作為一種基於細菌免疫系統的基因編輯工具,它能夠通過嚮導rna識別特定的dna序列,並利用cas9蛋白進行切割或修飾。科學家只需更換嚮導rna序列即可靶向不同基因,這使得科學家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準度“剪切”dna。

目前,crispr-cas9技術可以高效地切斷dna雙鏈,並通過細胞自身的修復機制引入小片段修改。但在插入大片段dna,比如完整的基因方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然而,這種完整基因的替換對一些疾病是更好的選擇。以囊性纖維化為例,cftr基因中成百上千種不同的突變都可能導致囊性纖維化,因此需要大量不同的基因編輯療法才能確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治療。如果能有一種方式能將完整的健康基因插入基因組中,那麼所有囊性纖維化患者都將能從這一療法中受益。
就在最新的《科學》雜誌上,來自哈佛大學的劉如謙(david liu)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的samuel h. sternberg教授合作帶來了一種全新基因編輯技術evocast。該技術可以通過編程將整個基因插入人類基因組中的特定位置,實現完整、健康基因的長期表達。此外,新技術的編輯方式簡單,其編輯效率適用於基因治療,有望實現臨床治療產品的研發。

evocast技術中的cast代表着crispr相關轉座酶,這同樣是細菌中天然存在的一類系統。轉座酶可以幫助實現基因的“跳躍”,實現一種特殊的基因插入過程。cast不僅能夠插入大片段dna,而且在此過程中還不會破壞染色體,相對來說更加安全。同時,cast系統也具有可編程性,可以將插入片段定嚮導入到目標區域。
然而,野生型cast系統在人類細胞中的效率極低,通常不超過0.1%。為了更好地利用cast系統,研究團隊選取了一種加速蛋白質進化的工具——噬菌體輔助連續進化(pace)來快速獲得所需的轉座酶。
pace是一種模擬自然選擇過程的技術,它通過噬菌體的快速繁殖和突變,篩選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變體。在cast的進化實驗中,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個巧妙的系統,將噬菌體繁殖與cast的dna插入效率聯繫起來。只有當cast能夠高效地將dna插入到指定位置時,噬菌體才能成功繁殖。通過數百代的連續選擇和進化,科學家們最終培育出了一個進化版的cast系統,也就是evocast。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原始論文[1])
相較於野生型cast,evocast系統在人類細胞中的表現有了質的飛躍。它在14個不同的基因組目標位點上實現了10%到30%的dna插入效率,平均比野生型cast提高了420倍。在測試中,evocast可以支持大片段的dna插入,並且插入產物單向比例高,幾乎沒有插入缺失副產物。

▲evocast抓住一條dna(紅色)(圖片來源:george lampe ,columbia university irving medical center)
研究團隊嘗試藉助evocast系統將凝血因子ix(f9)cdna插入白蛋白(alb)基因的內含子,並檢測到了功能性蛋白表達。這對於血友病的治療有着潛在的應用價值。
目前,研究團隊正嘗試在更多模型系統中測試evocast系統的編輯作用,同時他們也在繼續對evocast的組件進行更新,繼續提升編輯效率。隨着未來的技術優化,crispr/cast技術有望成為基因編輯技術中的重要成員,推動基因療法的進一步革新。
參考資料:
[1] witte, i. p. et al. programmable gene insertion in human cells with a laboratory-evolved crispr-associated transposase. science 388, 722–730 (2025).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台。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葯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葯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