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2025年05月05日23:03:05 科學 1292

央視網消息:4月30日13時08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東區成功着陸,中國空間站第八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也隨神舟十九號乘組返回地球,生命類科學實驗樣品於30日晚順利交付給科學家。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據記者介紹,這次隨神舟十九號飛船下行的科學實驗樣品涉及空間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新技術等多個領域的25個實驗項目,總重量約37.25公斤。在現場交付的實驗樣品主要是生命類科學實驗樣品,因為生物活性的特殊要求,這些樣品是第一時間從着陸場轉運到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現場交付的生命類科學實驗樣品包括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人支氣管上皮細胞、蛋白樣品及果蠅等20類,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下行生物樣品種類最多的一次。此次下行的果蠅,跟斑馬魚小白鼠一樣是重要的模式生物,人類有約75%的致病基因都可以在果蠅身上找到同源基因。神舟十九號乘組在軌期間,果蠅在空間站特殊裝置內展開了“亞磁-微重力”實驗。在類似於月球、火星這種幾乎沒有磁場、沒有重力的條件下,果蠅出現了漂浮、翻跟斗等跟地面飛行不一樣的行為,而且成功繁育培養出第三代。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岩表示,人類到太空去有磁場喪失,有重力喪失,這麼複雜的太空環境下,人類到底能不能生存,能不能繁衍?能不能很好地進行行為表現,腦功能怎麼樣?這個是科研人員做預研實驗最主要目標。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據了解,此次下行的材料類實驗樣品後續將隨返回艙運輸回京,包括高強韌鋼、月壤加固材料等4類22種。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太空生命科學實驗 助力守護人類健康

為什麼要在太空開展生命科學實驗,這些生命科學實驗樣品將為我們揭開哪些“生命密碼”呢?一起來了解。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空間生命科學主要研究微重力、空間輻射、亞磁等條件及其複合條件下,生物體從生物分子到整體各層次生命活動的響應和變化,探究生命現象的深層機理。此次隨神舟十九號飛船返回的細胞類樣品包括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人誘導多能幹細胞,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等,科學家將對這些樣品開展分子生物學研究。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專家表示,相關實驗不僅有助於保護航天員的健康,也可能為地球上的人類健康,比如肺癌的診斷治療等帶來新的思路;為探索骨質疏鬆、肌萎縮、心血管功能下降等健康問題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實驗支撐。近日,神舟二十號飛船又搭載了三種細胞進入太空,隨着更多生命科學實驗的開展,將為人類健康和未來太空探索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

材料類樣品將隨神舟飛船返回艙運輸回京

此次返回地球的還有共4類22種空間材料類科學實驗樣品,它們將隨神舟飛船返回艙運輸回京,後續通過對這些材料的研究,將為地面新材料製備及未來人類太空活動提供技術支撐。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此次返回的空間材料類科學實驗樣品主要包括鎢基超高溫合金、高強韌鋼、月壤加固材料、凝膠複合潤滑材料等,科學家將對這些樣品進行組織形貌、化學成分及其分布差異等測試分析。專家表示,通過對這些樣品的研究,將為新型高性能合金設計、大尺寸高性能晶體的地面製備提供技術支撐,助力下一代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納米電子器件等關鍵材料的製造和應用。

從中國空間站而來“太空特產”涉及多個領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謎” - 天天要聞

此次返回的部分材料類樣品已在軌完成暴露實驗。據數據統計,航天器所發生的故障70%以上是直接或間接由空間環境因素所導致的,通過在軌暴露實驗可以來揭示材料組織結構損傷、性能衰退以及功能失效與破壞的機制,提高材料及其製品在空間服役過程中的穩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主任設計師馬萍表示,針對這些部分艙外暴露實驗樣品的研究,後續將推動高性能、耐久用的月壤加固材料,以及柔性太陽翼大型可折展的結構材料,還有一些高性能、長壽命潤滑材料的空間應用,將為深空探測以及人類的太空活動提供很重要的技術支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 天天要聞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來源:合肥在線】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愛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貓……這些充滿童趣的形象並非真實的動物,而是巧妙地繪製在公園樹洞之上的精美彩繪。近日,在天樂公園內,不少市民在遊玩時偶然發現這一獨特景觀,紛紛被這小小的童話世界所吸引,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 天天要聞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從“經濟特區”到“全球標杆”,45歲的深圳,仍在書寫奇蹟。一座科技、人文與生態和諧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麼模樣?深圳率先給出了答案。以與人人相關的出行為例。在這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超過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個採用華為最先進液冷大功率超充技術的充電...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 天天要聞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開幕式暨2025第二屆“香江諾貝論壇”4月1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8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40位海內外院士及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議題。活動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 天天要聞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 5月27日,作為全球設計界年度巔峰盛事,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IDEA-TOPS)頒獎盛典在深圳科學技術館舉行。本屆艾特獎延續其“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個國家7026件參賽作品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