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北京海關披露2025年一季度截獲外來物種最新數據。據悉,北京海關截獲外來物種300種次,同比增長55.4%,主要包括種子、苗木,以及“異寵”在內的活體昆蟲和其他活動物等。
“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北京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外來物種由於缺少天敵制約,一旦入侵將直接危害當地物種或肆意生長為當地新優勢物種,打破原有生態平衡,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海關是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第一道防線,為此,北京海關開展“嚴防外來物種入侵三年專項行動”,強化風險監測評估。肝葉饅頭蟹、紅斑瓢蟹、條紋細螯寄居蟹、蘭綠細螯寄居蟹、雜色蜑螺等物種均系北京口岸首次截獲。

大興機場海關查獲的肝葉饅頭蟹、紅斑瓢蟹、條紋細螯寄居蟹、蘭綠細螯寄居蟹、雜色蜑螺各1只,灰白陸地寄居蟹13只
其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海關在對來自馬來西亞的入境旅客攜帶物進行監管時,就在旅客行李物品中一次性發現灰白陸地寄居蟹等生物共計18隻;首都機場海關也截獲多批外來物種,例如,其近日在對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入境旅客攜帶物進行監管時,在旅客行李物品中發現活體動物1隻。經鑒定,該動物為希臘陸龜。
“飼養‘異寵’的潮流也帶來了不小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相關負責人說,如今,飼養蛇、蜥蜴、角蛙等長相奇特、色彩斑斕的“異寵”成為熱潮,然而,部分進口“異寵”不僅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和毒性,還可能攜帶多種致病生物,在引進、運輸、飼養過程中伴隨極大的安全風險和疫情傳播隱患,影響生命健康安全。一旦這些外來物種逃逸或被遺棄到自然界,就會擠占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嚴重影響我國生態環境安全、農林牧漁生產安全。
對於外來“異寵”違規入境的情況,海關已啟用x光機、ct機及智能審圖等技術手段加強口岸檢查,嚴厲打擊引進外來物種的非法行為。海關也提醒廣大民眾,要增強防範意識,切勿購買非法引入動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鹿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