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診費降了

2025年03月13日16:32:06 科學 1847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柳姍姍 彭冰 通訊員 尉遲中誠

在汽車車身製造工藝中,激光是無聲的“外科醫生”——它以微米級的精度切割鋼骨、焊接筋骨、掃描瑕疵,每一束光的軌跡都關乎車身的安全與美學。然而,這束工業之光亦是嬌貴的“貴族”:設備核心部件依賴進口,維修周期動輒數月,一枚鏡片的損耗可能讓生產線停擺數日,單次返廠維修費用高達數十萬元。

近日,記者從一汽-大眾獲悉,在該公司長春生產整車製造部(長春一部)焊裝一車間,激光焊小組負責人、技師徐曉明帶領團隊,用“自主突破”的刀刃,劈開技術壟斷的高牆,書寫了一場“降本增效”的硬核戰役,把激光這位“外科醫生”的診費降了下來。

現場問題解決:從“焊絲偏移”到“降本密碼”

關鍵詞:工藝革新、參數重構

奧迪A6L後蓋鋁激光焊曾是車間的“痛點”。由於激光焊絲送絲嘴石墨套磨損,造成直徑1.6mm焊絲頻繁偏移,使0.5mm激光焊光斑無法準確照射到目標位置,導致工件報廢,同時,送絲嘴磨損如流水,每20小時需更換4-5個,單月消耗100餘個。

徐曉明化身“問題獵手”,帶領團隊解剖設備。鋁焊絲與送絲嘴摩擦生屑、導管設計缺陷導致壓力不均……他們以“外科手術式”改造破局,擴孔送絲嘴末端至2.8毫米,優化導管插入角度,關閉冗餘冷卻迴路,升級銅製送絲嘴,最終讓焊絲如游龍入海般順暢。

更關鍵的是參數優化,他們獨創“激光-焊絲動態校準程序”,實時監控焊接頭伸縮臂波動,將波動值偏差從“過山車”壓成“水平線”,這讓送絲嘴月耗從112個降至2個,成本直降76%,年省13萬元;報廢率降低0.5%,節拍提升8秒,車間轟鳴中,每一束光都成了“利潤放大器”。

“外科醫生”診費降了 - 天天要聞

自主改造:焊頭維修的“無塵室革命”

關鍵詞:技術突圍、成本歸零

當激光焊頭頻繁過熱、鏡片燒蝕導致焊縫缺陷時,廠家斷言“必須返廠維修,費用12.5萬起”。

徐曉明卻選擇“揭蓋自修”。在無塵工作台上,團隊化身“光學醫生”,自製專用拆卸工具,破解鏡片密封結構,更換燒蝕鏡片與保護帽,重新校準激光對中度。

每一步都如拆解精密鐘錶,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這場“無塵室革命”的背後,是徐曉明對散射光值監測、功率曲線分析的極致把控。

最終,焊頭“起死回生”,年省返廠費12.5萬元,更打破了“外企技術不可逾越”的迷信。一位組員感慨:“以前覺得焊頭是黑匣子,現在它就像自家車,哪兒壞了都能修!”

“外科醫生”診費降了 - 天天要聞

修舊利廢:外冷機的“重生計劃”

關鍵詞:資源盤活、舊物新生

由於激光焊設備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熱量,因此通過外冷機高效散熱對核心部件保護、焊接質量保障、設備運行穩定都發揮着關鍵作用。

面對激光焊設備原裝外冷機故障頻發、維修需特種資質的困局,徐曉明將目光投向角落的4台退役的低製冷能力外冷設備。這些“退役老兵”製冷參數被鎖死在14℃,與新激光器工況格格不入。

團隊展開“黑客行動”,破解溫控系統權限,滿足製冷需求,並自製異徑管路接頭,加裝滾輪變身移動冷站。改造後的退役外冷機如同“機械騾馬”,靈活支援生產線,節省備件採購7.2萬元,故障維修時間銳減30小時。

更重要的是,他們為“利舊”賦予方法論,從參數逆向工程到備件適配改造,舊設備的“基因”被重新編碼,成為降本戰役中的“奇兵”。

“外科醫生”診費降了 - 天天要聞

“技術壟斷的高牆,拆一塊磚就少一塊”,這是徐曉明常說的一句話。從送絲嘴的毫米級改造到光路系統的自主校準,從舊設備的“基因重組”到維修標準的重新定義,徐曉明帶領團隊用“不服輸”的匠魂,為中國智造注入了一劑“成本解藥”。

正如激光的特性——極致聚焦方能穿透鋼鐵,徐曉明與團隊用專註與創新,在突破降本的征程,焊出了一條追求卓越的亮麗軌跡。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 天天要聞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隱藏在 6 億光年之外的“太空鯊魚”,一個隱秘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100 萬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該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位於星系中心,而是遊盪在星系內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恆星...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 天天要聞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研發產品。文丨羅嘉文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主體。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 天天要聞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腦機接口技術,作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重點發展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被形象地譽為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來,隨着人工智能、神經生物學、傳感器等技術提升,“腦機接口”這項聽起來很科幻的技術,正逐步走進我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 天天要聞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當前,鋰電隔膜行業正面臨著技術同質化加劇、產能結構性過剩、價格惡性競爭及產業顛覆性變革的嚴峻複雜形勢。塗覆材料的多元化和塗布工藝的優化創新正在加速推進隔膜產品的迭代升級。為滿足更多應用場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漸成趨勢。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 天天要聞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羅陳建 等近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開展高強度、跨晝夜實戰化訓練,錘鍊部隊全時域作戰能力。晨光熹微,停機坪上一架架戰機整齊列陣、蓄勢待發。“準備完畢,請示起飛!”隨着塔台指揮員發出指令,數架戰機接續起飛,奔赴目標空域。槳葉飛旋,戰機轟鳴,道道航跡劃破天幕。任務艙內,戰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