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2025年02月10日12:50:27 科學 5790

最近在4s店看車的朋友肯定發現了奇怪現象:一邊是專家們爭論"增程技術馬上淘汰",另一邊是問界m9理想l9這些增程車賣到脫銷。這種矛盾背後到底藏着什麼真相?我們用真實數據和日常場景來說明白。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先看一組震撼數字:2024年前11個月國內增程車銷量暴漲90%,問界品牌90%的訂單都來自增程版,連五菱宏光都推出了10萬級增程車型。這些數據啪啪打臉"淘汰論",說明消費者在用真金白銀投票。就像當年觸屏手機剛出來時,很多人說鍵盤手機不會消失,但最終市場給出了答案。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現在的增程車早已不是"背着油箱的電動車"。小鵬新推出的"鯤鵬體系"把純電續航做到430公里,相當於北京到石家莊的距離,日常通勤根本用不上油。800v高壓快充的普及更是革命性變化,喝杯咖啡的12分鐘就能充電80%,問界m9增程版充電功率比三年前車型提升2倍。北方用戶最有發言權,零下10度時電池續航打對摺,但增程車靠着"油電雙修"的特性,冬季銷量反而比純電車高出35%。

技術升級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奔馳新研發的1.5t增程器熱效率突破46%,相當於每升油能多跑1公里,配合寧德時代的增程專用電池,綜合續航輕鬆突破1200公里。理想l9車主群里有個經典案例:上海到北京全程只加一次油,油電混合成本比高鐵票還便宜。這些進步讓增程車從"過渡產品"變成了"全能選手"。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不過增程車也有軟肋。對比插混車型,比亞迪dm-i系統的虧電油耗能做到3l/百公里,比同級增程車省油15%。但消費者似乎更在意使用體驗:90%的增程車主日常當純電車開,加油只是應急手段,就像手機的雙卡功能,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這種心理讓增程車在30萬以上市場殺出重圍,理想l9連續8個月穩居大型suv銷量榜首。

未來的挑戰同樣明顯。電池成本每年下降10%,2025年純電車型續航將普遍突破700公里,這對增程車是巨大壓力。但車企們早有對策:尊界s800把純電續航做到500公里,充電10分鐘增加400公里續航,這種"准純電"體驗正在模糊技術路線的界限。政策層面也有利好消息,我國新能源補貼政策明確表示"多條腿走路",2025年前不會對增程車設限。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給準備買車朋友的建議很實在:如果每天通勤超80公里,選純電續航300公里以上的增程車,每年能省下5000元油費;經常跑長途選帶800v快充的車型,充電速度比手機快充還快;北方用戶重點關注低溫續航表現,目前問界m9的-20℃續航達成率保持78%行業最高。要注意的是,某些冷門品牌增程車三年保值率比主流品牌低22%,買車時得留個心眼。

說到底,汽車市場就像智能手機進化史。當年觸屏手機普及後,摺疊屏手機照樣活得滋潤。增程車不會突然消失,但會進化成"超級混動"——既有純電車的靜謐順滑,又保留燃油車的說走就走。就像現在高端電動車普遍保留充電口和換電功能,消費者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全都要"的自由。在充電樁還沒像便利店那樣普及之前,增程車依然是平衡現實與理想的最佳選擇。數據顯示,2025年增程車市場份額預計穩定在18%-22%,這個數字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說明它正在從"過渡選項"變成"長期方案"。技術路線之爭終將落幕,能留住消費者的,永遠是實實在在的體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別看它小,這條不到30公分小蛇是虎斑頸槽毒蛇! - 天天要聞

別看它小,這條不到30公分小蛇是虎斑頸槽毒蛇!

你相信嗎?不到30公分的一條小蛇卻比大多數蛇還可怕!5月10日,沿江派出所抓獲了一條小蛇,通過觀察確認是含有毒性的——虎斑頸槽毒蛇。當天下午6點,沿江派出所接到張先生報警,其在自家菜園子勞作時,看到一條黑黃相間、頭呈扁平三角形狀的蛇在菜地里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

北京時間2025年5月13日02時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於開展多頻段、高速率衛星通信技術驗證。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75次飛行。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深圳學生自製飛行器,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 天天要聞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深圳學生自製飛行器,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來自深圳!5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生徐陽發布視頻,介紹他自製飛行器PROWESS並創下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研製經過。PROWESS這款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微型無人機,重量僅有247克,速度卻能達到每小時340公里。網友評論說,這款學生自製飛行器擁有“高鐵速度”。徐陽20...
長青保護區再次發現野生象鼻蘭種群 - 天天要聞

長青保護區再次發現野生象鼻蘭種群

5月10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綜合考察途中,再次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象鼻蘭。這是繼2022年在長青保護區首次發現象鼻蘭後的又一次重要發現,標誌着區內存在穩定的野生象鼻蘭種群。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 天天要聞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 有傳言稱,每當地震發生前,都會發生動物異常行為或天空呈現奇怪造型雲朵等“預兆”,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動物異常和氣象變...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 天天要聞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凡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級地震”,這肯定是地震謠言,不可信。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確信這是地震謠言。中國災害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