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關”衛星獲得首個全天X射線天圖

2024年10月31日14:33:03 科學 1869

10月31日,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天關”衛星)在軌交付儀式暨成果發布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衛星正式在軌交付給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使用,並命名為“天關”衛星。會上,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袁為民發布了衛星在軌取得的首批科學成果。

袁為民介紹,自2024年1月9日成功發射以來,“天關”衛星以其卓越的X射線探測能力,探測到多種類型的暫現天體,並捕捉到幾例可能的新類型暫現源,成功獲取了由中國自主研製設備觀測到的首張全天X射線天圖,標誌着X射線時域天文領域進入了新的時代。

“天關”衛星獲得首個全天X射線天圖 - 天天要聞

“天關”衛星獲得的首個X 射線全天天圖(銀道坐標系)

“天關”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立項實施的空間科學衛星系列任務之一,衛星上配備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和後隨X射線望遠鏡(FXT),在為期半年的在軌測試中表現出色,性能超出設計預期。與國際上現有的同領域設備相比,“天關”衛星的探測靈敏度和空間分辨率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以上。

“天關”衛星獲得首個全天X射線天圖 - 天天要聞

“天關”衛星寬視場 X 射線望遠鏡探測到的6800 多個X 射線源在天球上的分布(銀道坐標系)

在測試和運行的初期階段,“天關”衛星已經探測到60例確定的暫現天體,上千例暫現天體候選體,以及480多例恆星耀發,探測到上百例已知天體的爆發。“天關”衛星團隊向國際天文界發送了100多條天文警報,引導了國際上地面和空間多波段設備的後隨觀測。“天關”衛星所探測到的X射線暫現天體種類豐富,涉及了恆星、白矮星、中子星、各種質量類型的黑洞、伽馬射線暴、超新星等,輻射持續時長覆蓋了從幾十秒到幾個月,跨越了6個數量級。

在銀河系內,“天關”衛星發現了多個新的暫現源,其中一個可能是新的恆星級黑洞候選體或中子星,被命名為EP240904a。它還發現了位於雙星系統中的多個新的中子星和白矮星,並監測到多個已知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雙星系統的爆發。

“天關”衛星的視野不僅限於銀河系。在小麥哲倫雲中,它探測到一個新的爆發源,研究表明其產生於一個非常罕見的白矮星與Be星組成的雙星系統。在更遠的宇宙中,衛星發現了一例正在發生的中等質量黑洞潮汐瓦解恆星事件EP240222a,實現了我國自主天文觀測設備在該領域“零的突破”。

“天關”探測到了約40例來自宇宙深處的快速暫現天體。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少部分是最常見的快速暫現天體——伽馬射線暴,而其餘大部分則沒有伽馬射線輻射或相對偏弱,部分有可能來自於其他新的暫現天體類型。“天關”衛星探路者LEIA(一個 WXT 鑒定件模塊)捕捉到的LXT230307a,很可能來自於罕見的雙中子星併合所產生的大質量中子星的X射線輻射。

“天關”探測到最遠的天體是來自256億光年之外的伽馬射線暴EP240315a。這一發現表明了衛星探測來自遙遠的早期宇宙伽瑪暴的能力,也為進一步理解恆星塌縮產生黑洞及相對論性噴流的物理過程提供了新的視角。該項工作是由“天關”科學團隊主導,聯合了國際上包括多個空間和地面多波段設備的龐大國際合作團隊共同完成的。這不僅體現了“天關”在時域天文領域的引領作用,也彰顯了其國際影響力。

“天關”衛星獲得首個全天X射線天圖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期刊封面圖,暫現天體EP240408a的發現

2024年4月8日,“天關”發現一例暫現天體EP240408a,並記錄了其X射線的一次劇烈爆發。此次爆發的亮度增強了300倍,持續了僅12秒。隨後,該X射線天體在大約10天後消失。此類中等時標的暫現源,在以往的觀測中很少出現。該天體的光譜和時變特徵與目前已知的天體類型均不完全一致,表明它可能屬於一種前所未知的暫現天體類別。這一發現對於拓展我們對宇宙暫現天體族群的認識以及理解極端物理過程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該成果作為“天關”團隊首篇正式發表的科學論文,於北京時間10月30日在《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期刊在線發表。

袁為民表示:“EP240408a的發現可能預示着一類全新的暫現源類型。其輻射集中在X射線,且較為暗弱,持續時間只有10 天左右,很難被其他X射線和其他波段的望遠鏡探測到。‘天關’衛星早期的這些發現表明,我們之前所認識的暫現天體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這些發現對於我們研究宇宙中的極端天體及其物理過程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這一創新成果發表在中國的期刊上,也更加彰顯了在人類探索宇宙征程中的中國貢獻。”

除了暫現天體以外,“天關”還觀測了其他豐富的天體類型,包括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內的月球、木星和土星、寧靜狀態下的恆星、銀河系和近鄰星系中的緻密天體和超新星遺迹、一直到遙遠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和相對論性噴流、星系團等等。

“天關”衛星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主導,歐洲航天局(ESA)、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和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參與研製。“天關”衛星於2024年1月9日發射升空,並於同年7月起開展常規的科學運行。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裡面住着幾隻我從小養的鵝”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呲牙]我家門前真的有條景觀河,不僅有景區養的小鴨小鵝,河邊還有很多常見的植物!你們還記得那些常見的植物嗎?蘆葦蘆葦應該是河邊最常見的標誌性植物吧。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 天天要聞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文章信息摘要:膠木屬(Palaquium)目前是山欖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屬。先前關於膠木屬及其所在的異膠木族(Isonandreae)內部類群關係的研究,基於有限的樣本和基因座開展,未能明確界定分類邊界,進而阻礙了對這一以馬來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 天天要聞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視頻截圖59萬千米外!天問二號拍攝的地月影像圖發布7月1日,國家航天局發布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在軌獲取的地月影像圖。目前,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軌運行超過33天,與地球距離超1200萬千米,工況良好。近期,天問二號探測器配置的窄視場導航敏感器,分別對地球和月球成像,顯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發布的影像圖包括...
地理冷知識——荔枝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荔枝

荔枝是無患子科荔枝屬的一種果樹,全球栽培品種超過200種。無患子科有100多個屬,大多植物都是喜歡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喬木和灌木。例如龍眼、紅毛丹這些長在大樹上,需要剝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無患子科家族親戚。因為龍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