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院士”的鍍金門路: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

2024年05月14日11:22:30 科學 9703

媒體揭露只要花上幾十萬元就能買到一張歐洲自然科學院的“院士”證書。中國科協對井噴式的“洋院士”發聲,“各部門不應為投機者捧場站台”。此後,關於“院士們”的喜訊被悄悄撤下,網友調侃“國內短時間內‘痛失’多位‘院士’”。

這場鬧劇揭開了學術圈的遮羞布。事件背後,我們還要繼續追問:歐洲自然科學院的真實含金量如何?“洋院士”的鍍金門路到底是怎樣運作的?

據歐洲自然科學院通稿資料宣稱,其是國際學術領域認可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然而,多位在德國知名高校長期留學任教的學者告訴澎湃新聞,自己並未聽說過歐洲自然科學院,該院在當地知名度不高,身邊也沒有學者申報過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髮現,出現在國內多篇新聞通稿里的歐洲自然科學院主席vladimir tyminskiy教授,同時還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名譽首席科學秘書。跟歐洲自然科學院相似,國內也刊發了多篇關於“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的報道。另外,歐洲自然科學院中國代表處負責人吳繼華自稱博士畢業於“俄羅斯聯邦謝東諾夫國立第一醫科大學”,然而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俄羅斯院校有409家,上述這所大學不在已認證院校名單中,被認證的則是“俄羅斯聯邦衛生部莫斯科國立謝東諾夫第一醫科大學”。

針對歐洲自然科學院的宣傳資料是否涉嫌誇大造假,院士資格如何審核,以及如何回應陷入“花錢買院士”的醜聞等問題,澎湃新聞向vladimir tyminskiy發去採訪郵件,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學者否認“花錢買頭銜”

1947年,作家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出版。《圍城》寫道,當時美國博士頭銜在中國很時髦,催生出買賣文憑的多所“野雞大學”。或許錢鍾書沒想到,大半個世紀後,關於“方鴻漸”與“克萊登大學”的故事還在上演。

在“院士”頭銜備受熱捧的今天,國內湧現了多篇關於國外的某某科學院、工程院等組織的院士獲選報道。其中,歐洲自然科學院近日陷入了“花錢買院士”的醜聞當中。

澎湃新聞接舉報獲得一份“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申報推選諮詢服務協議”文件。協議顯示,參選候選人需向代辦中介機構某傳媒公司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費用主要包括參選指導和外文版材料製作、推選中的各種事務、特別推薦事宜等,最終該傳媒公司會交付給參選人證書和徽章。

至於交易過程,簽署協議當日,參選人就需要支付一半的費用,等到成功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且官方網站公示當日,則需要支付剩下的一半費用。該傳媒公司還可以為參選人出具發票,註明為“其他諮詢服務*諮詢服務費”。

澎湃新聞還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台,也有不少經營“學歷、職業背景提升諮詢”服務的中介,發布關於申請參評“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帖子,詳細列出了歐洲自然科學院簡介、申請條件、參評信息表、參選申報材料以及部分院士名單等等,並答覆諮詢稱“需要付費”。另外還有不少網友反映曾經收到過關於邀請申報“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騷擾信息。

根據公開報道顯示,歐洲自然科學院近幾年開始在中國活躍,獲得“院士”頭銜的人從2021年起逐年增多,尤其是今年呈現了井噴式增長,其中不乏多位來自於知名高校。

不過,多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的高校學者回應稱,“申請過程並沒有支付任何費用”。有的學者聽到記者的來意婉拒了採訪,隨後掛斷電話,當記者再次撥打電話,對方已經顯示關機狀態。

當選為2024年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劉曉暄,是廣東工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導,現任“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省重點學科(攀峰計劃)高分子材料方向學科帶頭人,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廣東工業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負責人。

日前,劉曉暄教授回應澎湃新聞,是歐洲自然科學院中國代表處主動邀請他參與該院院士的申報,隨後他按照該院的院士申報要求遞交了相關材料,全程未找過代理機構,也沒有支付任何費用。在此次受邀參評之前自己並未和歐洲自然科學院有過接觸,申請院士的流程大概花了2到3個月時間。

“他們要求的申報材料很多,門檻也很高。專利要30項以上、sci論文50篇以上,還要有省部級的課題獎勵,還有一些硬性條件,比如要求申請人為三級教授以上職稱、年齡45周歲以上。”劉曉暄表示自己是嚴格按照申報表填報相關信息,並且都附上了論文附件和專利證書。

在2024年度新增院士名單中,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何怡剛教授也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何怡剛回應稱,自己是在去年通過歐洲自然科學院官網申請的“院士”。“他們有一個流程寫的很清楚,按照上面的要求遞交材料就行。”

而對於有媒體報道的“支付40-100萬元服務費,就能增選成功”的情況,何怡剛則表示歐洲自然科學院本身是不收費的,是有些代理機構收取的翻譯和服務費用,即便通過中介申報一個國際科研項目也要產生這樣的開銷。何怡剛強調,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是他自己申報的,並未向代理機構支付過相關費用。

扎堆入局評選“院士”

自從歐洲自然科學院被中國科協點名、被媒體紛紛報道後,各大官網已經撤下了學者們“當選院士”的喜訊。

其中,海南醫學院張愛華研究員頭頂着多個“洋院士”的帽子。海南醫學院的官網顯示,海南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張愛華研究員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還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遠東分院院長,被歐洲自然科學院董事會和科學理事會授予“友誼勳章”;另外他還當選為歐洲健康科學院院士、2024年歐洲科學與藝術院的新晉院士、歐洲醫學科學院院士等等。

截至目前,海南醫學院官網以上這些報道均已被刪除,就連“張愛華研究員入選2023全球學者學術影響力排行榜”“張愛華研究員連續四年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藥學領域)”的報道也無法顯示。

公開資料顯示,張愛華現任海南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pi(研究員),海南省免疫學會常務理事兼中醫藥免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從事中藥藥理作用機制研究,在sttt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300篇,被引用12588次,h指數63;獲發明專利及軟件授權42項。

除了學者之外,還有企業家們扎堆入局評選“洋院士”。僅最近一年來,就有多位企業界人士獲得“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頭銜。

“洋院士”的鍍金門路: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 - 天天要聞

例如,據翔安區融媒體中心今年1月消息,廈門丹桂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福建省境外引進領軍創業人才馬小波博士獲頒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證書和佩滕科弗勳章。報道稱,馬小波博士作為福建省領軍創業人才已成功開發8款去病毒、溶血栓等拳頭產品,其創業項目“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藥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銷售”於2023年獲評優秀項目並獲資助。

另有2023年12月,吉林天三奇葯業創始人李盛學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2024年,歐洲自然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葉戈羅夫-弗拉基米爾專程來華,代表歐洲自然科學院親自為李盛學授勛,並稱李盛學院士在中醫微觀化理論創新和中藥發酵技術創新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然而,《生命時報》曾在2016年刊發過一篇報道《揭開“老李治未病”騙局》,文中講述近年來,一檔“老李治未病”的廣播節目在各地出現,主講人“老李”大肆宣傳其獨創的養生理論,並稱“天三奇長樂膠囊”“洚糖奇”等產品能夠使很多疾病達到“不治自愈,自然康復”效果。“老李”名叫李盛學,吉林天三奇葯業有限公司總裁。

當時為了解真相,《生命時報》記者從上自下,從天三奇公司總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深入工廠車間,發現產品生產環境堪憂。隨後又到“老李”的家鄉雙吉縣孤店子鎮,走訪鄉親了解,再通過機構核實,其很多經歷和職銜涉嫌造假。拿到證據後,記者返京又聯繫多名生物微生態領域的專家,進行醫學鑒定和核實採訪,均證實了其存在虛假和誇大宣傳的事實。

另外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民營企業家,還有山東金鑄基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臨沂大學教授侯雲峰,青島恆星集團主席、青島恆星科技學院董事長陳昌金,飛諾門陣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清華智能網絡計算實驗室主任沈寓實,廣東恆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富生,林至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王博偉等等。

備受關注的還有“90後”的西安天巳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田政,新聞通稿稱“田政作為唯一一位35歲以下的院士,他的成就使他躋身世界一流學術行列,並獲得了醫學界學者專家的認可和關注”。

不過,企業工商信息查詢平台顯示,西安天巳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只有兩項專利,分別為“基於歸經效果的藥物藥性檢測及量化方法”和“經絡量化測試儀及測試方法”,其中一項專利已撤回。

“洋院士”的含金量

經過多方採訪梳理髮現,歐洲自然科學院前期會主動邀請多位在學術界有一定科研成果的學者申報該院院士。由於國內外對於“院士”界定和認知概念的差別,以及對於歐洲自然科學院缺乏深入了解,部分學者認為,這是一種榮譽稱號,是對自己以往學術貢獻的肯定,對於自身的學術地位和職業發展有一定的加分作用,因而積極申報。

獲選之後,歐洲自然科學院聯動學者所在的高校和單位大肆宣傳,相當於學者們為歐洲自然科學院站台,打造名氣。隨着機構的名氣越來越大,也帶動了更多學者加入申報。與此同時,代辦中介機構通過廣撒網的方式,邀請更多人申報,甚至提出要支付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推選諮詢服務費”。當選“院士”的人也從學界延伸到了企業界。

而歐洲自然科學院真實的含金量到底怎樣?根據網絡上發布的多篇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獲選的宣傳通稿顯示,歐洲自然科學院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市,是國際學術領域認可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該院院士是由歐洲各個國家的科學院採取嚴格的院士遞補制度遴選產生,需經院士推薦、投票選舉、答辯審核、主席團審議、勳章授予等嚴格評審程序,屬於發達國家或有影響力世界大國的最高學術權威機構成員,象徵歐洲最高學術榮譽和身份。該院現有1700名院士,包括35位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獎、哥白尼獎等世界著名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然而,外媒上關於歐洲自然科學院的報道少之又少,為數不多的幾篇報道主要是某某中國學者當選了“院士”。多位在德國知名高校長期留學任教的學者告訴澎湃新聞,自己並未聽說過歐洲自然科學院,該院在當地知名度不高,身邊也沒有學者申報過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

針對網絡上的宣傳資料“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主要為自然科學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科學家和學者,其中包括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獎、哥白尼獎獲得者等”的信息,歐洲自然科學院的負責人格奧爾格·蒂明斯基博士(dr.georg tyminski)向紅星新聞澄清,目前會員中並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但學院正在籌劃頒發一系列“學院紀念獎章和榮譽獎項”,以紀念一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針對歐洲自然科學院是否涉嫌虛假和誇大宣傳等問題,澎湃新聞向德國駐華大使館發去採訪諮詢,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據歐洲自然科學院官網介紹,該院主席vladimir tyminskiy教授出生於莫斯科,曾在前蘇聯地質部和科學院機構工作,並在多所高校任教過。他撰寫和出版了大量關於地質、地球物理學的文章和專著。他還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秘書(1989-2001)。

“洋院士”的鍍金門路: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 - 天天要聞

澎湃新聞通過公開的學術平台查詢到,2018年,vladimir tyminskiy(全名:vladimir g. tyminsky)曾以歐洲自然科學院主席、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名譽首席科學秘書身份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主題是“俄羅斯的數字經濟和經濟教育”。

“洋院士”的鍍金門路: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官網也提及,vladimir g. tyminsky承擔了組織和發展該學院的工作,2000年之前他一直擔任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常任首席科學秘書,自2001年起擔任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名譽首席科學秘書,並於2001年起擔任位於德國漢諾威市的歐洲自然科學院主席。他開創了組織科學家工作的新形式(臨時創意團體和替代性非國家協會)。

“洋院士”的鍍金門路: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 - 天天要聞

這也意味着,無論是歐洲自然科學院還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都只是非政府公共協會和科學社團,跟國內的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有本質的區別。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生榮譽。

國內多人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

澎湃新聞注意到,國內也曾出現多篇“獲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的報道。

例如武漢工程大學官網今年5月發布報道,武漢工程大學陳漢新教授因在特種機械運維智能診斷科學及大型結構健康監測技術做出的創造性貢獻,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陳漢新教授,系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撐計劃”入選者,湖北省有關人才計劃特聘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

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研究院2022年發布報道,微生物技術研究院史大永教授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rans)院長庫茲涅佐夫和第一副院長兼秘書長伊萬尼茨卡婭聯名向史大永教授發來賀信和祝賀視頻並簽發了當選證書和院士工作證書。

青島大學新聞網2021年報道,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的薛楊教授,是國家特聘專家、正高級工程師、山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工程實驗室主任、青島大學首席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官網2023年報道,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紀洪廣教授,是北科學者人才計劃領軍學者,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現任北京科技大學深地岩體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礦山深井建設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負責人。

“洋院士”的鍍金門路: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劍橋學院官網2022年報道,哈爾濱劍橋學院校長張福利教授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福利教授的當選是哈爾濱劍橋學院引進人才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黑龍江省培養支持應用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走向世界、邁入國際一流人才隊伍不懈努力取得的重要成果。

另據中華工商時報2023年報道,華訊方舟集團創始人、深圳市太赫茲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華訊方舟科技委員會主任吳光勝博士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吳光勝於2001年正式從事通信研究方面的工作。多年來,他圍繞“如何推動太赫茲通信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課題做了諸多實踐工作。

對於有的高校來說,外籍院士地位較高,學校官網“院士風采”一欄增加了外籍院士名錄。例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官網顯示,跟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並列的還有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洋院士”的鍍金門路:支付80萬元“諮詢服務費”即可獲評為“院士”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還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歡迎。玉溪市人民政府官網顯示,2021年,俄羅斯自然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玉溪分中心揭牌。報道稱,俄羅斯自然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玉溪分中心的成立,引入了中國科學院、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等智庫參與玉溪高新區的建設發展,這在玉溪高新區發展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標誌着玉溪高新區在開放合作、匯聚人才等方面又邁出了新的步伐,在共建產業技術創新平台、技術創新支撐平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多篇通稿關於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的介紹基本一致:俄羅斯自然科學院是聯合國認可的俄羅斯規模最大的科學院,成員均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和專家,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科學院設立24個學部,有1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70多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以及30多名俄羅斯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其外籍院士包括了全球48個國家的傑出科學家,其中多位中國兩院院士。當選者經過院士推薦、形式審查、材料審核、專家答辯、學部投票選舉、主席團審議等流程。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12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啟動,中科鈦領集團常務副總裁焦雪梅,擔任俄羅斯自然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主任。而企業工商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北京中科鈦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以從事專業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不過,俄羅斯自然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官網當前已無法顯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