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2024年05月12日16:15:10 科學 1361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 天天要聞

作者:峰迴路轉

有人難還是無人難?其實對月球這個特殊的環境來說,是無人難,而且是難度遠遠的高於有人。

大家可以類比一下車,人類的汽車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至今也沒實現完全意義的無人駕駛。面對一個複雜問題,要造出機器完全取代人,難度是極高的。

所以,阿波羅計劃,我們按照它是真的來理解,它的技術含量也是跟21世紀的嫦娥計劃不能相比的。這個顯然也不難理解,幾十年前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傳感器,和今天的有什麼可比性?

有人登月,最大的難題在於造出來運載量夠大的火箭,這在完全不計算成本和可持續的情況下,如果有一幫吊炸天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大火箭是肯定造得出來的。

其實比大火箭更難想象的原子彈,幾十年前人類也給造出來了。說明什麼呢?說明從德國搶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確實給力。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 天天要聞

簡單地說,以幾十年前的技術,發射相當於嫦娥的高度智能化的探測器去月球,是絕對不可能的,發射一些功能簡單的無人探測器,執行一些單一的探測任務有可能。

只要本錢夠多造出大火箭力大飛磚的到此一游,並不會超過幾十年前人類科技的水平。因此有些人說阿波羅是個無人登月計劃,這是不可能的,美國人當年不可能實現智能化的無人登月。

不過這個是說明,阿波羅計劃不是從理論上不可能,並不是證明這件事一定發生過。比如我可以說,從理論上你只要每天多運動少攝入熱量就能控制體重,並不等於現實中你一定做到了。

我個人認為,要獲取阿波羅真實性的最充分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等中國人的月球基地搞起來,哪天他們得空了開車到阿波羅現場走一趟瞅瞅。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你對着美國人公布的資料分析美國人是不是說實話,這件事本身,我覺得吧,浪費精力,沒意義。所以你要問我信不信阿波羅計劃,我會說,我期待中國月球基地早日落成運營。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 天天要聞

美國人為什麼要”在中國人之前登月”呢?這是因為,阿波羅計算,如果是真的,它也是一個低技術水平,不可重複的到此一游。而中國登月是可持續,可重複,甚至具有經濟上的可開發性的工程。

打個比方,你從飛機上蹦下來,你的飛行速度一定可以超過鳥,但是這並意味着你掌握了飛翔的能力。

中美兩大國,爭奪的不是誰能再次去月球”到此一游”,而是誰能在月球上建設基地,城市,讓人類成為”太空物種”,把人類帶向新紀元。阿波羅計劃,就算是真的,它也沒這個作用,它頂多證明了人類真的可以去月球。

如今為什麼對阿波羅計劃的質疑變多了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的公信力,如高台跳水,一落千丈啊。當一個官方機構被發現了大量造假實錘,大家自然要質疑你的所有言論,這個絕對不叫反智,這是合理邏輯。這就好比你被發現考試作弊,沒有人會認為你只作弊了這一次,然後第一次就被發現了。

美國造假成性,甚至美國有些官方機構的工作就是造假,這就導致美國說的話,真實性就像KTV公主承諾日後只愛一個人,沒人敢信。

再一個原因,就是公知話術的迴旋鏢。如果今天我去證明阿波羅計劃是真的,按照公知話術,別人可以說,你信他們,但是他們值得相信嗎?他們說有你就有,你就不能獨立思考嗎?人類最偉大的精神是質疑,你不會質疑,你就是精神上的奴隸。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 天天要聞

我不跟着質疑阿波羅計劃,就好像我是個人雲亦云不能獨立思考的傻X。不過反過來想想,有人質疑美國,關我鳥事?我為什麼要去澄清?按照公知的言論,各位質疑美國,懷疑阿波羅計劃,是各位的自由,我誓死捍衛各位說話的權力。

美國的科學界,現在也開始不想”澄清”對阿波羅計劃的質疑了。這事情我專門請教過人家,邏輯是這樣的,因為美國現在登月計劃一再推遲,憋的比便秘還難受,而中國那邊的嫦娥一氣呵成,兩相對比,美國人臉都不要了。

那跟阿波羅啥關係?你想,如果阿波羅是假的,他們就可以說,美國科技實力本來就差,在這麼差的基礎上,我做的已經不錯了。這樣是美國這個國家丟人,不是我個人丟人。如果阿波羅是真的,說明美國曾經牛逼過,他們這一代人垮了。

本着與其反思自己,不如詆毀他人的美國精神,他們認為,最好公眾全都不相信阿波羅計劃,這樣也就不要質疑他們現在為啥登不上去。

話說回來,最好的情況,是大家不相信阿波羅,然後他們登月成功了,這樣他們就是美國登月第一人。要是能搶在中國人前面,那就是真正的人類登月第一人。這才是最完美的結果。

這麼解釋你是不是明白為啥對阿波羅的質疑增加了?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 天天要聞

話說回來,如果阿波羅是真的,那又說明什麼呢?它只會說明,美國這個國家是真的有大問題。幾十年前搞來一批科學家,各項吊炸天科技突飛猛進,等這幫人老了就後繼無人。充分證明美國不能培養人才,所謂科技全靠搶奪人才資源。

也就是說,阿波羅為真,一點都不能給美國人臉上貼金,反而更丟人。因為如果說阿波羅是假的,那也是上一代美國是騙子,至於這一代,仍然是騙子,沒退步。

對我們這些老百姓來說,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獲得一些啟示。

第一,不要騙人。信用要建立起來需要年復一年的積累,但是要打破它,一次欺騙足矣。

第二,不要吹牛逼。即便偶爾取得一些成就,也不要出來大吹特吹,因為你不知道日後還會有沒有更高的成就。搞不好你這個成就只是曇花一現。氣球吹的越大,炸的越猛。

第三,不要為了爭名奪利搞些不合理的計劃。有些人為了取悅領導,沽名釣譽,放衛星”,用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方式湊出驚人的結果。幹這種事沒什麼好處。一天一天的提升一點點,踏踏實實的,雖然慢,但是可持續,才是長久之道。

為啥嫦娥計劃就沒人質疑?因為中國曆來就不扯淡,以及這個計劃從工程技術各方面看都非常的合情合理。也不會有一天”戛然而止”。所以質疑嫦娥計劃是說不通的。

美國人真的登月了沒有? - 天天要聞

比如哪怕你今天說服幾個人相信嫦娥計劃是假的,那又如何呢?過幾年,中國人的月球基地開業了,搞不好再過一段時間,中國月球旅遊開業了。

從本質是上,質疑阿波羅計劃的人,他們要表達的意思不是幾十年前的美國人如何如何,而是今天的美國人拉跨。所以他們說,你美國人有種再登一個試試。所以說,美國人,你要自信,再登它一次月球,一切質疑都會煙消雲散。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 天天要聞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中國行星探測將迎來里程碑的一刻,“天問二號”任務發射窗口期正式敲定,準備在5月29日實施發射,開始進行中國首個小行星與彗星聯合探測任務。這次任務將耗費10年時間,探測器將飛越4億多公里,為我國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問二號”將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任務主要有兩大核心:一是對近地小...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 天天要聞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一)新華社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各AI大模型的測試結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關閉”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篡改了代碼以免被關閉。只看這條簡短的新聞,很多人心頭一驚。“AI擁有自主意識”是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 天天要聞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機器人能當糧倉“管家”了!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在糧油重大科技創新展覽上,河南工業大學帶來的多款糧食倉儲機器人,引來大家圍觀。(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鄭旋 攝)“別看它們小巧,行動卻非常靈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對...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2025年,其實是觀賞火星的好時辰。1月12日,地球迎來了久違的“火星沖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的現象),這是2022年以來這顆紅色星球離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時候,星等高達-1.3等,在此前後一個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觀賞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見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編者的話】備受矚目的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加註等工作後,順利轉入發射區,計劃5月底擇機實施發射,開啟宇宙之旅。它的前輩“天問一號”出色完成了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等火星探測任務,其繼任者“天問三號”也將開展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啟程在即的“天問二號...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在寫這篇報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點周刊》副主編從玉華在《非虛構:時代記錄者與敘事精神》中寫下的一篇手記:此前讀書時,從老師對如何寫一頭“熊”的講述讓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領域,甚至對動物也無甚興趣,不懷期待地去了成都,出發前連同編輯在內的預期都是“因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個二流稿子了,沒...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 天天要聞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多吃糙米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然而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糙米中有可能含有較多的有毒物質砷,尤其是無機砷的含量較高。原因在於,大米的外殼,包括米糠會吸附較多的無機砷。糙米保留了稻穀的胚芽和麩皮,也留住了許多營養物質,如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葉酸等。視覺中國|圖砷(Arsenic)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