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2024年02月07日11:05:04 科學 1394

  為深入宣傳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戰略擘畫,促進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科學素質提升,激發青少年對“無廢城市”建設的關注,在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生態環境部直屬機關團委的指導下,中國環境出版集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共同發起一項名為“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的生態環境科普活動。該活動於2023年9月17日正式啟動,得到了美團青山計劃的公益支持。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內,多城聯動,組織科學家與青少年面對面,先後在5個城市的8所學校,開展8場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科普活動。系列活動依照“講座+實踐”的方式,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來到科普課堂,傳播“無廢”知識;配套開展題為“小餐盒旅行記”的實踐課程,師生友好互動。活動最後,開展“一句話”徵集活動,鼓勵參與的青少年用一句話描述有關無廢城市的理解、感受等。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精彩瞬間吧!

  1.厚植科學精神 培育“無廢”生力軍—— “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正式啟動
  2023年9月17日,在全國科普日期間,來自北京市東城區九十六中的30餘名學生,同線上全國青少年一起,走進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科普課堂,正式拉開了2023年“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的序幕。“青少年群體肩負着推動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的時代使命,促進青少年群體理解、參與科技創新,全面提高青少年群體的科學素質,是科普工作的重點任務。”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溫雪峰在致辭中說道。隨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喬琦致辭,並為同學們帶來科普日的第一課《身邊的無廢城市》,她表示:“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站出來,才能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可持續的環境。”

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2.“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深圳專場
  2023年10月11日,生態環境科技專家走進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香蜜校區,以餐盒回收為主題開發科普實踐活動——“小餐盒旅行記”,直觀地展示餐盒的誕生與回收再利用的成果。活動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並將科普課程及相關資料投放在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的“國家生態環境教育平台”,面向全國公眾開放“雲科普”。

  3.無廢童行,綠色共享——深圳市“化腐朽為神奇”公眾巡禮進校園
  2023年10月13日,深圳市“化腐朽為神奇”公眾巡禮進校園活動在深圳市福田區百花小學舉行。本次活動以“無廢童行,綠色共享”主題,以“無廢生活市集+無廢科普”的形式開展。活動當天,無廢科普講師為百花小學五年級將近300名學生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無廢科普課堂”,引導學生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共享深圳“無廢城市”建設成果。

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4.打造無廢校園,共享綠色生活——啟航中學“無廢”科普講座與實踐活動
  2023年11月21日,攜手杭州市啟航中學,一起開展“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活動。在此次活動中,專家們緊密圍繞剛剛閉幕的杭州亞運會,為啟航中學的學生們深入解讀了“無廢亞運”等理念,使“無廢”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5.身邊的無廢城市——大興一中開展“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
  2023年11月22日,“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活動走進北京市大興區第一中學,為學生帶來無廢科普講演、科普實踐活動—“小餐盒旅行記”,讓青少年意識到廢棄物品的再利用價值,激發他們參與廢物回收的興趣,宣傳無廢城市建設的意義。

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6.“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活動走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
  2023年11月24日,北京“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成功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舉辦。“‘無廢城市’建設需久久為功,需全社會參與,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固體處副處長聶志強在致辭中說道。隨後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固廢所所長、副研究員張文毓在科普課程中帶來關於北京市無廢城市建設實踐案例的精彩講解,在有趣的動手實驗互動後,同學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減少廢棄物產生的重要性,大家齊聲說著:“讓我們一起共建無廢城市、共建美麗中國!”

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7. “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廈門站活動順利舉行
  2023年12月13日,生態環境科技專家們走進廈門市逸夫中學,開展科普講座和科普實踐課堂,助力“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廈門站,通過直觀的展示,讓青少年意識到廢棄物品的再利用價值,激發他們參與廢物回收的興趣,宣傳無廢城市建設的意義,共建、共創、共享“無廢”校園,同逐、同築、同圓綠色夢想。

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8.讓環保意識入童心——重慶市“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公益活動舉行
  2023年12月15日,在重慶市“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活動現場,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周奇與渝北區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學校的師生們熱情互動,對於垃圾分類知識,台下的同學們對答如流。活動中,除主題宣講,校園裡設置了無廢遊戲體驗區,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青少年在遊戲中感受和實踐“無廢理念”。

活動回顧|“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 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杜絕鋪張浪費,參與‘無廢’建設,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如果我每天少用一個塑料袋,就能為無廢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每場活動結束後開展的“一句話”徵集活動中,同學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無廢宣言”,同學們的話也將作為未來“無廢”活動宣傳視頻的素材,在新媒體平台和線下活動中播放。
  本次活動得到美團青山計劃公益支持。“青山計劃”是美團發起的外賣行業首個環境保護行動,秉承“更好生活、更美自然”的願景,美團外賣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青山公益專項基金,匯聚百萬商家力量共同支持環境保護公益項目。活動還得到多家媒體平台的廣泛關注,光明網、環球網等12家主流媒體,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公眾號以及幾家主辦單位公眾號和視頻號形成宣傳矩陣,對活動內容進行了報道。科普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及第一堂科普課由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國環境出版集團視頻號、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等13個平台對活動進行了直播,全網覆蓋超500萬人次,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 天天要聞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哈爾濱有這樣一處地方在這裡你能遇見“莫奈的池塘”六月的群力丁香公園睡蓮盛開,微風拂過蕩漾起點點漣漪蓮葉搖擺淡雅的清香氤氳在空氣中內湖裡一株株黃色、白色、粉色的睡蓮在陽光下盛開它們婀娜多姿,隨風搖曳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睡蓮是水生植物中的名貴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