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2023年12月10日21:04:07 科學 1814

千年鳥道”突然變成猛禽“墳場”,保護區里驚現大量被人擰下的腦袋、剪斷的翅膀,很顯然,在被人發現之前,這裡發生了無數令人震驚的“慘案”。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猛禽“墳場”

今年10月底,愛鳥人士在拍攝候鳥時,意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場景:一片海島上,遍地是被捕鳥網殺死的猛禽,有的頭部被擰下,有的翅膀被剪斷,有的腹部被剖開,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這片海島正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煙台鳥島。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據統計,這次被盜獵的猛禽有白尾海雕白腹海雕灰面鵟鷹紅隼白眉鷹等,其中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面鵟鷹和紅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眉鷹是國際瀕危物種。

這些猛禽都是在春季從南方飛往北方的途中,在鳥島上停歇,卻遭到了盜獵者的殘酷殺戮。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盜獵者使用的就是粘鳥網,粘鳥網的網線很細,網眼很小,很難被鳥類發現,一旦撞到網上,翅膀和爪子會立刻被網線纏繞,越掙扎纏得越緊,最後要麼被勒死,要麼因為無法掙脫而餓死。

而在這裡,這些鳥死得更慘。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盜獵者會定期來“收割”,把鳥從網上解下來之後,就地擰下腦袋、割斷翅膀,開膛破肚做好處理,批量賣給非法售賣野味的餐廳。

對於這些被捕的候鳥來說,除了被吃的乾乾淨淨外,還有另外一種稍微體面些的死法,至少有個全屍,那就是充當寵物或商品,販賣給玩鷹隼的人。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煙台蓬萊一帶的“鷹把式”在全國都很出名,馴鷹固然是一種傳統文化,但其中能得到國家正式許可的人並不多,更多的是一些愛好者私下賞玩,卻不在乎自己得到一隻鷹的背後,有多少鷹在捕獵、運輸、販賣的過程中慘死。

甚至於自己明明無法提供能健康馴養鷹隼的生活條件,卻還要把猛禽關在骯髒窄小的籠子里,吃不新鮮的肉,連翅膀都無法張開。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10月27日猛禽“墳場”被曝光之後兩天,當地森林公安部門已經立案3起,刑拘2人,希望後續能有個好結果。

可能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盜獵者會集中在這裡狩獵鳥類?這個地方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的猛禽和候鳥?這都是因為,山東長島正好位於全球候鳥遷徙的一條通道上。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在候鳥遷徙通道上偷獵有多殘忍?

每年春秋兩季,全球數百億的候鳥都會進行遷徙,它們沿着海岸線、河流、山脈、湖泊等地形特徵,或者利用風向、地磁、恆星等自然導航,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遷徙路徑,而這些路徑就是鳥類遷徙通道。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鳥類遷徙通道的數量和分布,與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等因素有關,目前已知的鳥類遷徙通道有八條,其中有3條直接穿過我國。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它們遷徙的時間短則幾天,長則三個多月,比如每年從北京飛往南非的雨燕,就需要橫跨1.2萬公里的路途,花費三個多月才能到達。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不少候鳥遷徙時會跨越海洋,途中非常需要停留休息,如果休息的地方很少,那它們在遷徙過程中的傷亡數量會大大增加,僥倖到達陸地之後,很多鳥都會累到無法動彈。

可能有人會說,為啥不能繞開海洋,走其他更加安全的路呢?可事實是,海峽地形基本繞不過去,就算是有別的路,它們依然會選擇最直接的橫穿大海。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墨西哥灣是一條天然的跨海大橋,連接着尤卡坦半島和海灣北部的兩岸。每年,成千上萬的候鳥都選擇這條最短的路線,飛越灣面,趕往溫暖的南方或富饒的北方。

如果走彎路,就要沿着海灣西岸繞一大圈,多飛好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這樣一來,不僅會錯過最佳的落腳點,還會耗盡寶貴的體力,而且路上還有無數潛伏的敵人,隨時可能遭到襲擊。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許多小鳥剛一接近海岸線就落了下來,靜靜地伏在草叢甚至海堤上休息,很多原本生活在森林、沼澤等環境的陸棲型鳥類,會在自己完全不適應的人類活動區域休息,失去了往常的警惕和敏感,聽任身邊人來車往,因為它們實在是沒有更多的體力多飛幾步了。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平日里少見且隱匿的候鳥,在這時就會成為觀鳥活動中備受推崇的明星。然而,那些不幸消失在途中的旅行者卻無法在這裡展現了。

還算幸運的是,航船和鑽井平台可以成為茫茫大海上的救命稻草。儘管不是真的陸地,但好歹能讓精疲力盡的鳥歇歇腳,免於掉進大海。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遷徙路線的海上,船歇鳥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據估計,每年地中海上的春季遷徙期間,大約有400萬隻候鳥在船上休息。這些候鳥本應在島嶼上休息、進食、躲避惡劣天氣,只是遷徙路上的島嶼比船隻稀少多了,而且更加危險。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我國的渤海灣是東北亞的鳥類南北遷徙重要的跨海通道,一些渤海小島便成為了遷徙候鳥的落腳點,其中一些島嶼,卻是十分的兇險。

比如遼東半島的西南側的大連“蛇島”,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卻棲息了兩萬多條黑眉蝮蛇,這些蛇主要的食物來源,正是每年春秋兩季過境歇腳的候鳥。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世界上許多候鳥遷徙路上都有類似的蛇島,算是一種並不罕見的自然現象。但人類在遷徙節點上的截殺比這要更加聳人聽聞。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千年鳥道上的餓截殺

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

進入秋天,成群結隊的候鳥從西伯利亞、內蒙古草原、華北平原等地起飛,經東、中、西三路飛往南部地區越冬。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湖南、江西等地形成了極窄“遷徙通道”,成了從中部路線南遷候鳥必經的“千年鳥道”。每年秋天,大量南遷候鳥集群飛越,在這裡形成“百萬候鳥過山坳”奇觀 。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然而,這些地區大規模捕殺候鳥行為,使得“千年鳥道”成了候鳥“葬身之地”。每到9、10月份,偷獵者會在夜裡找個山頭,用柴火或是輪胎燃起熊熊大火,火光瞬間照亮整個山谷,大量鳥兒循着光找來,而偷獵者只需要靜待它們自投羅網。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志願者拆除非法鳥網

但燒火的方式畢竟太危險,一不注意很可能就引發山火,於是射程更遠的大功率LED燈被大量開始運用。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偷獵者在山頭架起大燈,然後挖洞,在洞口覆蓋植被,自己則在洞內遮風避雨。凌晨時分,整個山頭一百多盞燈同時亮起,藍光直射天空,一場殺戮殘忍展開。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據暗訪的記者透露,有的偷獵者一晚上就可以打到超過1噸的鳥,還有的村落,一年可以捕獲150噸以上的候鳥。

每次殺戮結束後,扛着蛇皮麻袋的“收鳥人”就會出現,雙方進行簡單的交涉後迅速達成交易。接下來,這些候鳥就會出現在各大餐廳甚至是遠在廣東等地的高級餐廳。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隨着千年鳥道的曝光,引起了各方關注,偷獵者也逐漸銷聲匿跡,但近期長島候鳥被截殺的情況似乎又有了捲土重來之勢。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如果候鳥真的消失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在鳥類遷徙通道上偷獵,是對鳥類的殘忍,也是對自然的破壞。在鳥類遷徙的過程中,鳥類已經面臨了很多的困難和挑戰,如食物的匱乏、天氣的變化、捕食者的威脅、人類的干擾等,這些都會影響鳥類的遷徙成功率和生存率。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如果再加上人為的盜獵,鳥類的生存就會更加艱難,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

據統計,全球有40%的鳥類種類正在減少,有13%的鳥類種類處於瀕危狀態,有2%的鳥類種類已經滅絕。非法捕獵是導致鳥類數量下降和種類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在鳥類遷徙通道上偷獵,不僅會對鳥類造成傷害,也會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例如,很多植物靠鳥類傳播種子、清除害蟲,鳥類的減少會導致植物的減少,植物的減少會導致土壤的退化,土壤的退化會導致水源的減少,水源的減少會導致農業的困難,農業的困難會導致糧食的短缺,糧食的短缺會導致人類的飢餓,人類的飢餓會導致社會的動蕩,社會的動蕩會導致戰爭的爆發,戰爭的爆發會導致人類的滅亡。

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也說明了鳥類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盜獵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除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種偷獵行為還會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脅。

鳥類是一種高度敏感的生物,而鳥類的遷徙,可以為人類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和預警,例如,鳥類的遷徙,可以為人類提供一些關於流感病毒的信息,如病毒的來源、傳播途徑、感染範圍、變異情況等。

如果鳥類被大量捕殺或消失,人類就會失去這些信息和預警,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一些潛在的問題和危機,從而陷入被動和危險的境地。

海島成猛禽“墳場”?山東這處國家級保護區,遍地是被擰下的頭!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這種偷獵行為,對整體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和安全,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損失,是一種極其不理智和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和社會的譴責,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和警惕,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鳥類,保護自然,保護人類。

參考資料:

千年鳥道變"死亡之路" 一夜間消滅鳥超1噸(圖)——半島網

鳥之殤,候鳥遷徙道路上的大屠殺——紀錄片

反盜獵熱點丨多方“努力”締造出猛禽“墳場”——反盜獵重案組

這裡滿地豎起鳥網,他們知道猛禽會如期而至——博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 天天要聞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夏季是蚊蟲類孳生的高發期,比較常見的有蚊子、伊蚊、臭蟲、蒼蠅、毛毛蟲、蟋蟀、蟑螂等。其中,吸血蚊子無論在家裡,還是在野外都能看得到,見人就咬。反正人們對蚊蟲是比較忌憚的,因為它們會攜帶一些細菌。近日,湖南益陽桃江縣局部出現遍地“雞公蟲”引發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 天天要聞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文昌魚其實並不是魚,它是低等無脊椎動物向高等脊椎動物演化時的過渡生物,早5億年前...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聞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龜日,“小綠”我決定給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暢遊,晒晒太陽,餓了就在珊瑚叢中覓食。吃飽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尋一處暗礁睡午覺。 作為海洋爬行動物,我們綠海龜用肺呼吸,這....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 天天要聞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顆孤獨的明珠,長久以來都是人類嚮往和探索的聖地。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上的新發現,無疑給人類帶來了前所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 天天要聞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封面新聞記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四川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聯合發表了一個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滎經鳳仙花。滎經鳳仙花。攝影 宋心強據了解,鳳仙花屬是鳳仙花科中最大的屬,全世界有1000餘種,主要產於歐亞大陸的熱帶...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 天天要聞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譚羽清 馬曉玉 張崢航天技術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更是人類探索宇宙、認知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航天活動,人類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奧秘,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同時,航天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