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2023年10月31日18:08:10 科學 1574

當我們抬頭望天,繁星點點,星系紛紛,每一個天體彷彿都在為我們講述着宇宙的故事。從遠古時代的石器時代,到今天的科技時代,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歇。我們通過望遠鏡觀測到了恆星行星星雲黑洞和整個星系。這些天體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們都在旋轉。月亮圍繞地球旋轉,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則與其他的恆星一同在銀河系中旋轉,而銀河系和其他星系也圍繞某個中心在旋轉。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不僅僅是我們所知的宏大天體,甚至到了微觀世界,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原子間的分子鍵也帶有旋轉的特性。旋轉,這個看似普通的動作,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都在發生,它彷彿是宇宙的一個基礎規律,如同時間和空間一樣不可或缺。

然而,一個大膽的假設在科學界產生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宇宙,這個包含了所有已知天體和物質的巨大空間,它是否也在旋轉?

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畢竟我們總是認為宇宙是靜止的,它是一個均勻的、無邊界的空間。但這樣的假設,確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我們對於宇宙的認知。如果宇宙真的在旋轉,那麼這樣的旋轉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或者,這樣的旋轉是否會給我們提供一個新的理論,來解釋那些我們還未解決的宇宙之謎?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從宇宙學的基礎開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想象一下,在無盡的黑暗中,突然產生了一個細小的閃爍點,隨後這個點迅速擴張,釋放出無與倫比的能量,溫度和壓強,產生了今天的宇宙。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當前最為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論。但這個理論又是如何來的呢?

大約在20世紀初,物理學家開始觀察到遠離我們的星系都在迅速地遠離地球,這種現象好像每一個點都在從一個中心點遠離,這使得科學家們開始思考,也許在很久以前,這些星系都在一起,而隨後發生了某種強烈的爆炸,使得星系飛速擴散開來。據計算,這場大爆炸發生在大約138億年前。

這個理論還獲得了背景輻射的支持。當科學家們使用射電望遠鏡探測宇宙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均勻的微波背景輻射,這種輻射無處不在,且幾乎在所有方向上都是一樣的。這被解釋為大爆炸後留下的餘溫,它是大爆炸理論的重要證據。

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其他的證據支持大爆炸理論。例如,觀測到的氦和氫在宇宙中的比例與從大爆炸產生的預測相符。還有宇宙中的星繫結構和分布,也與這個理論預測的相吻合。

那麼,回到我們之前的話題,如果宇宙是從一個點爆炸而來,那麼這個點是否也在旋轉?這個爆炸過程是否產生了旋轉的動力?這與宇宙整體是否在旋轉有什麼關係?旋轉是否是宇宙中的一個普遍規律,又或者只是某些特定條件下的現象?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旋轉的觀測與影響

每當我們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抬頭仰望星空,我們都會被那片浩渺無垠的宇宙所吸引。但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觀察這些遙遠的天體時,它們正在進行怎樣的旋轉活動?

讓我們首先想想地球自身。地球每天圍繞自己的軸心旋轉一次,這就是我們經歷的晝夜交替。同樣,月亮圍繞地球旋轉,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太陽旋轉,這是為什麼我們有季節變化的原因。而更遠的,整個太陽系,包括我們的太陽,也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這樣的旋轉行為幾乎無處不在,從最小的行星到巨大的星系,旋轉似乎是天體的共同特徵。

但是,觀測這些旋轉並不總是那麼簡單。例如,對於很遠的星系,由於其距離遙遠和角度小,直接觀測其旋轉是非常困難的。此時,科學家們需要依賴其他方法。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紅移和藍移的測量。當一個物體向我們移動時,由於多普勒效應,其發出的光的波長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顏色的變化。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可以確定星系的旋轉方向和速度。

這種旋轉對於我們的觀測也有重要的影響。例如,一個迅速旋轉的恆星會產生強烈的磁場,這會影響其發出的光的性質。同樣,一個旋轉的黑洞會使其周圍的物質以非常高的速度移動,這導致了X射線的產生。

值得注意的是,旋轉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它與天體的形成、演化,甚至是生命的起源都有關係。例如,一個行星的旋轉速度可能會影響其氣候和天氣,從而影響生命的存在條件。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旋轉的理論基礎:何為角動量守恆?

進一步深入旋轉的奧秘,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物理學中的重要概念——角動量守恆。有些讀者可能會覺得這個詞語有些陌生,但其實它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慣性一樣,只不過是在旋轉時的表現。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在旋轉椅上旋轉時,如果你收縮雙腿,會發現自己的轉速增加了。這就是角動量守恆的直觀體現。

為了更加直觀地理解,讓我們想象一下溜冰場中的花樣滑冰運動員。當她們在空中進行跳躍並縮小自己的身體,我們總是能看到她們的旋轉速度會迅速增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她們的總角動量是守恆的。在空中,沒有外力作用在她們身上,所以她們的角動量不會改變。當她們縮小自己的身體,她們的轉動慣量減小,為了保持角動量守恆,旋轉速度必須增加。

角動量守恆不僅僅是在地球上才存在。實際上,在整個宇宙中,這個法則都是成立的。據統計,近99%的恆星都在旋轉,這背後都與角動量守恆有關。考慮到宇宙中存在數以億計的星體,這個數字顯得尤為驚人。

但這又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天體是如何獲得其初始的角動量的?它們為什麼要旋轉?而且,為什麼有些天體的旋轉速度如此之快,而有些卻如此之慢?這些疑問,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為大家揭曉。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天體的旋轉來源:天體是如何開始旋轉的?

如果說宇宙是一個巨大的舞台,那麼舞動的天體便是這台戲的主角。當我們看向夜空,星星在天空中的璀璨閃爍如同跳動的音符,它們各自有着不同的節奏,有的緩慢旋轉,有的卻高速自轉。你是否曾好奇,這些天體為何會有旋轉?它們的旋轉從何而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大多數的天體,不論是恆星、行星還是星系,在其形成的初期都伴隨着一定的旋轉。早在幾十億年前,當宇宙中的氣體和塵埃在引力作用下逐漸凝聚成更大的物體時,這些初生的物體就已經開始了它們的旋轉之旅。

想象一下,當兩團雲氣在空間中相遇並因引力相互吸引,它們可能會從不同的方向相互碰撞。由於碰撞的不對稱性,這兩團氣體在結合的過程中可能會形成一個初步的旋轉方向。隨着更多的氣體和物質加入,這個旋轉的動力就會更加強烈。

有趣的是,根據一些天文學家的觀測,早在恆星形成的最初階段,即所謂的分子雲階段,這些雲氣就已經開始有輕微的旋轉。正是這種微小的旋轉,為未來星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微觀層面。讓我們放眼更大的範圍——星系。據估計,目前已知的星系中,有超過90%的星系都在旋轉。其中,螺旋星系更是因其明顯的旋轉臂而成為人們眼中的旋轉代表。它們是如何獲得如此強烈的旋轉動力呢?

這還要追溯到星系形成的早期。當數以億計的恆星和大量的氣體雲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匯聚在一起,它們之間的互動與碰撞使得整個星系開始展現出一種旋轉的趨勢。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旋轉趨勢越發明顯,直到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螺旋星系。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宇宙的均勻性與各向同性:觀測的基石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張浩渺的畫布,那麼上面的每一筆每一划都是天文學家們苦苦追求的謎團。為了解開這些謎團,科學家們首先要確認的是這張“畫布”的特性——它是否真的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均勻,並且在各個方向上都是一樣的呢?

事實上,這兩個特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是現代宇宙學的兩大基石。讓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兩個術語的含義。均勻性意味着不同位置的宇宙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和結構;各向同性則意味着不論我們從哪個方向觀測,宇宙的性質和結構都是相同的。

為什麼這兩個特性如此重要呢?

想象一下,如果宇宙在不同的位置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質,那麼我們的任何觀測都將是無意義的。我們無法確定觀測到的特定性質是否是普遍的,還是只存在於某個特定位置。同樣,如果宇宙在不同的方向上展現出不同的特性,那麼我們觀測的數據就會受到嚴重的扭曲。

幸運的是,宇宙的均勻性和各向同性已經得到了大量的實驗證據。其中最為直接的證據來自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這是大爆炸後留下的輻射,幾乎在整個宇宙空間中都可以被檢測到。科學家們發現,CMB在整個天空中的分布都是十分均勻的,其溫度的波動僅僅是千分之一。這為宇宙的均勻性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同時,多年的觀測也顯示,不同方向上的星系的分布、紅移以及其他性質都是相似的。這為宇宙的各向同性提供了證據。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宇宙在大尺度上展現出均勻性和各向同性,但在較小的尺度上,比如星系或星系團的尺度上,我們卻能夠觀測到明顯的不均勻性。這種不均勻性是由於物質在宇宙中的聚集形成的。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搜尋宇宙的旋轉:實驗與觀測結果

我們已經探討了宇宙的均勻性和各向同性對觀測的基礎性意義。現在,讓我們走進科學家們激動人心的實驗室,一同探討宇宙是否真的在旋轉。

與大多數天文問題一樣,宇宙旋轉的答案也需要依賴於精準的觀測結果。這使得科學家們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從地球上的望遠鏡到遠在太空的探測器,都被用於尋找關於宇宙旋轉的線索。

那麼,目前的觀測結果是什麼呢?

早在上世紀,科學家們就開始嘗試尋找宇宙旋轉的跡象。其中最為直接的方法是通過觀測天體的紅移。紅移是由於宇宙膨脹而導致的天體光譜向紅色端偏移,而如果宇宙真的在旋轉,那麼不同方向上的紅移應該會出現差異。然而,多年的觀測並沒有發現明顯的差異,這使得宇宙旋轉的可能性被大大削弱。

但科學從不輕易放棄。隨着技術的進步,我們有了更加先進的觀測設備。例如,近年來的某項研究通過觀測極化背景輻射(Polarized Background Radiations)的微小變化,試圖找到宇宙旋轉的線索。這種極化輻射是由宇宙中的電磁波產生的,而其變化可能與宇宙旋轉有關。

值得欣慰的是,這種新的觀測方法確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結果。某些數據顯示,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極化背景輻射的變化似乎與其他方向有所不同,這可能是宇宙旋轉的一個跡象。

然而,這些發現仍然是非常微弱的,並且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很多科學家認為,這些變化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導致的,而與宇宙旋轉無關。

所以,至今為止,儘管我們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觀測和實驗,但宇宙是否真的在旋轉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遇到的困惑與挑戰: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宇宙的旋轉?

沿着探索的腳步,我們無數次地挖掘數據、優化觀測設備、並嘗試理解那些可能與宇宙旋轉相關的微妙信號。但直到現在,我們依然無法明確地說:“是的,宇宙在旋轉!”那麼,為什麼這個問題如此困難,以至於我們至今還無法確定宇宙的旋轉狀態呢?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觀測整個宇宙的旋轉與觀測一個星球或星系的旋轉是截然不同的。當我們說地球在旋轉時,我們有一個明確的參照物——太陽。但對於宇宙,我們真的有一個合適的參照物嗎?這正是第一個挑戰。宇宙的無邊無際,使得定義一個“靜止”的參照系變得異常困難。

其次,宇宙中的各種現象和信號往往會相互干擾。例如,由於宇宙膨脹,天體之間的距離在不斷增加,這導致了紅移的出現。紅移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信號,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宇宙旋轉導致的微小效應,使得區分這兩種效應變得極為困難。

再者,即使我們真的觀測到了某些與宇宙旋轉相關的信號,這些信號往往是非常微弱的,並且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干擾。這使得我們需要極其精確的觀測設備和方法,才能確信我們所觀測到的信號真的與宇宙旋轉有關。

最後,我們必須面對的是現有理論的局限性。目前的物理理論,儘管已經非常先進,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領域和概念。也許宇宙的旋轉與我們現有的理論是不兼容的,或者需要一些新的理論來解釋。

宇宙的旋轉問題:為何我們觀測不到整個宇宙的旋轉? - 天天要聞


總結:宇宙的旋轉之謎

深邃的宇宙藏着無盡的奧秘,而宇宙是否旋轉這個問題更是其中之一,充滿了吸引力和神秘感。穿越這段探索之旅,我們已經涉足了不少知識領域,走訪了從微觀到宏觀的各種尺度。現在,讓我們回首這次的探索,看看我們都學到了什麼,以及未來可能會走向哪裡。

當我們談論宇宙的旋轉時,首先要理解的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大爆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宇宙起源的一個窗口,幫助我們理解了宇宙如何從一個無比熱和密的狀態開始,逐漸膨脹成為現今的形態。據數據顯示,宇宙在大爆炸後的138億年里,已經膨脹了數百億倍。

而在這個膨脹的宇宙中,各種天體都表現出了旋轉的現象。從行星到星系,這種旋轉幾乎無處不在。為什麼會有這種旋轉呢?答案或許隱藏在物理學的一大原則中:角動量守恆。這個原則告訴我們,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總的角動量是不變的,這就為天體的旋轉提供了一個非常自然的解釋。

但是,當我們將目光從單個的天體擴展到整個宇宙時,事情就變得複雜了。根據天文學的基礎原則,宇宙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這意味着在大的尺度上,我們不應該看到任何的旋轉。然而,一些勇敢的科學家並沒有放棄,他們嘗試用各種方法來檢測這種可能的旋轉。目前的數據顯示,我們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整個宇宙在旋轉,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在未來不會發現新的線索。

事實上,隨着科技的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可能會有更高精度的觀測和新的技術出現,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索這個問題。例如,新一代的太空望遠鏡、量子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都有望為我們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啟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 天天要聞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周二,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北半球出現巨大的“鳥翅膀”狀噴發,過熱等離子體波洶湧翻騰。 這股太陽物質細絲長度超過100萬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還多。如今,科學家預測,此次細絲噴發的一部分....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 天天要聞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謝丹穎 張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過前些年大熱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應該對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萬年之久。如今,它們“復活”了?恐狼曾在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侶而聞名,但它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着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着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