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面溫度創歷史新高,海水升溫鯊魚變得更暴躁

2023年08月05日19:03:03 科學 1139

“我們現在就已經看到了破紀錄的高溫,這讓我很緊張。因為從現在到明年3月,海洋極有可能會變得更熱。”來自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薩曼莎·伯吉斯(Samantha Burgess)博士表示,世界各地的海面溫度紀錄正在被打破。

衛報》8月4日消息稱,根據哥白尼氣候建模服務機構的數據,本周全球日均海面溫度達到20.96℃,打破了2016年20.95℃的紀錄。科學家們表示,這一紀錄極有可能會被繼續打破,因為通常情況下全球海洋的最熱時期是3月而非8月。

報道稱,近期創紀錄的全球海面溫度可能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然而,鑒於目前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仍未達到最強水平,海面溫度極有可能隨該現象的增強而進一步升高。

科學家們警告稱,各國需要為海面溫度的持續上升做好準備。海面溫度過高或會令海洋生物鏈大亂。此外,包括鯊魚在內的部分肉食性海洋生物也會變得更兇猛,因為在比較熱的海水中,它們會變得更易怒。

海洋升溫成“熱水浴缸”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數據顯示,全球海洋表面溫度本周測得20.96℃,創下新紀錄。此前最高紀錄是2016年3月的20.95℃。

英國南極調查局的海洋學家凱特琳·諾滕(Kaitlin Naughten)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哥白尼的數據為海洋的健康狀況描繪了一幅令人擔憂的圖景。

諾滕解釋說:“其他數據庫給出的數值可能略有不同。例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報告稱,去年4月的海面溫度仍比現在略高。但顯而易見的是,目前的海面異常溫暖,而且反常,特別是對珊瑚礁等複雜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廣泛的影響。”

全球海面溫度創歷史新高,海水升溫鯊魚變得更暴躁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3日,美國佛羅里達州,一條魚在伊斯拉莫拉達海岸的奇卡岩石附近遊動,一旁的珊瑚顯示出白化的跡象。圖/視覺中國

今年世界各地發生的海洋熱浪(marine heatwave)尤其令科學家震驚,因為它們是史無前例的,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海洋熱浪有別於長期變暖趨勢,是在一段時期內水溫突然開始異常升高並持續數天乃至數月的現象。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的氣候科學主任薩拉·庫利(Sarah Cooley)表示,就像陸地熱浪會威脅陸上生態系統一樣,海洋熱浪也會傷害海洋生物,“對我們所依賴的系統構成明顯而緊迫的威脅。”

上周,地中海海面溫度達到創紀錄的28.71℃。同一時間,美國佛羅里達海域的海面溫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8℃。海洋熱浪將佛羅里達海域的海洋溫度推至“熱水浴缸”水平,導致多個珊瑚礁完全白化或死亡。

今年6月,英國和愛爾蘭海岸附近的北大西洋發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熱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將其定義為“極端”熱浪。那裡的海面溫度比平時高出5℃,引發了人們對海洋生物所受影響的擔憂。

伯吉斯表示,北大西洋的高溫令人震驚。她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我們從未在一年中的那個時候看到過這種極端的海洋熱浪……在公海看到它們,在春天看到它們——這非常令人吃驚。”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學家格雷戈里·約翰遜(Gregory C. Johnson)也表示今年海面溫度飆升。“我們看到的是海面溫度的大幅上升,”他說:“這相當於在一年內經歷了15年的長期變暖趨勢。”

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海洋熱浪越來越頻繁發生,在過去幾年中,海洋熱浪天數增加了兩倍。對比歷史數據顯示,自1925年以來,海洋熱浪的天數增加了54%,而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次熱浪中有8次發生在過去的13年里。科學家們表示,當時海洋溫度上升摧毀了大片海洋生物,“就像野火摧毀了大片森林”。

專家警告今年海面溫度“仍有上升空間”

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約翰遜說,海面溫度往往會在8月至9月保持較高水平,然後開始下降。然而,今年海面溫度“仍有上升的空間”。

《衛報》報道稱,科學家們發現,自人類開始記錄海洋溫度以來,全球平均海面溫度已上升近 0.9℃,僅過去40年間的上升幅度就達到了0.6℃。而最近五年的海面溫度平均值比1991年至2020年間高出約0.2℃。

其中,海面溫度升溫最快的地區是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和熱帶外太平洋的部分地區。

全球海面溫度創歷史新高,海水升溫鯊魚變得更暴躁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2023年8月1日,黎巴嫩拜特龍,魚兒在地中海游泳。海水溫度持續上升,黎巴嫩海岸海藻數量減少。圖/視覺中國

儘管科學家們仍在試圖解開這些現象背後的氣象誘因,但它們與氣候變化脫不了干係。一種假設是,溫暖的北極地區——其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減小了北方和熱帶地區的溫差。海洋洋流強度和方向的變化也可能觸發海洋熱浪,因為其中一些洋流正在將溫暖的水流輸送到以前不會到達的地區。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海洋吸收了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90%的多餘熱量。除此之外,氣候變化正在加劇各種極端天氣現象,這也給地球上這個最大的生態系統注入了更多熱量。

海水變暖也會對氣候產生影響。據CNN報道,海洋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緩衝作用。海水越暖,緩衝調節效果就越差,這意味着更多的二氧化碳將留在大氣中,從而加劇全球變暖

冰也會隨着海水變暖而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並會對海洋生物產生影響,鯨魚和一些魚類會遷移到溫度較低的水域,從而破壞食物鏈。創紀錄的高溫還使珊瑚面臨危險,海洋熱浪會導致珊瑚礁大量白化、其他海洋生物死亡。

一些科學家擔心,今年創紀錄的海面溫度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我們仍在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因此,從長遠來看,海面溫度只會繼續上升,直到我們決定大幅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約翰遜說。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到2100年,海洋熱浪發生的頻次和強度將分別是工業化前的50倍和10倍。

“熱浪正在發生,並且在某些地區真的非常強烈,它們確實會對當地社區和經濟產生影響。”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物理海洋學家斯文亞·瑞安(Svenja Ryan)對CNN說。

新京報記者 姚遠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司機開車時,超過五分之一的時間注意力被手機分散,其中許多看手機的時長足以顯著增加發生車禍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交通傷害預防》雜誌,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美國青少年在每次駕車行程中有 2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 天天要聞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太陽,為何能燃燒50億年?這是因為太陽內部一直在進行大量的核聚變反應,每秒鐘都有6億噸氫原子碰撞、融合。過程中那些微小的質量損耗,便化作光和熱的形式驅動萬物!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 天天要聞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本文首發於頭條1822老學長,禁止洗稿、抄襲。全國有不少醫學院校,獨立建制的醫學院校中像協和、首醫、南方醫、南京醫等等實力都非常強。其中南方醫近些年的變化很大,綜合實力及醫學實力均出現了較大發展,是獨立建制醫學院校中前3名的有力爭奪者,衝擊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 天天要聞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夏夜納涼,蚊蟲嗡嗡擾人清夢?除了花露水、電蚊香,我們還有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中藥驅蚊。從古至今,佩戴或懸掛中藥香囊是相對安全且便捷的驅蚊方式,可通過藥材自然揮發的氣味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在此,靜安區中醫醫院藥劑科嚴善瑩副主任藥師為大家帶來科普解讀~為何植物氣味能驅蚊許多中藥材含有揮髮油成分,能...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 天天要聞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賽場內外,科技創新項目很搶手航拍的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河北日報資料片)“我們的設備能使受災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健康評估。公司落地後需要一個500平方米左右的展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