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塑料?

2022年11月01日17:10:19 科學 1157

我們每天都會運用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它們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曾一度被以為是“20世紀最巨大的創造之一”。



但隨着塑料的普遍應用,一些負面影響也不期而至。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塑料不易降解。這本來是塑料的優點,但也讓廢棄塑料成為一大世界難題。



事實上,塑料曾經污染了整個地球,從北極冰川到高山士壤,再到海底深淵,以至在海洋動物的體內,科學家都找到了廢棄的塑料製品。這些上百年都無法降解的塑料會對生態系統形成長期影響。



自從認識到塑料的危害以來,人們不斷在嘗試消費可降解的塑料。比方應用玉米、纖維素或木材等原料消費塑料的替代品,但這些產品不如塑料製品耐用,本錢也居高不下。所以,要處理塑料難題,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快速降解塑料的方法。


牛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塑料? - 天天要聞



曾有研討發現,牛這樣的反芻動物會攝入一些自然的高分子聚合物,因而科學家以為,牛胃可能具有降解塑料的才能。遭到這些研討的啟示,奧天時維也納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的多里斯·里比齊 (Doris Ribitsch)率領研討團隊,試圖破解牛胃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的機密。



他們從奧天時的一家屠宰場取得了牛的胃液,從中提取出微生物。隨後,他們將3種常見的聚合物以粉末和薄膜的方式,分別與提取的微生物、微生物與胃液的混合物放在一同培育,研討這些微生物的合成效率。



結果發現,這3種常見的塑料樣本均能夠被牛胃中的微生物合成,而且它們合成塑料粉末的效率更高。此外,與單一微生物相比,微生物與胃液的混合物能更快地合成塑料。這就意味着,牛胃中的微生物可能和某種酶具有協同作用,從而可以快速合成一些高分子聚合物。



里比齊以為,把牛胃中的微生物研討分明之後,或許可用於大範圍合成塑料渣滓,減輕生態環境遭到的影響。

(摘自《好奇號》)雜誌鋪11.11

10.31-11.13日,全場數千種雜誌5折起,滿減專區每滿200-100上不封頂,還能疊加使用10~100大額優惠券以及每滿300-50閱讀津貼,更有組合優惠、訂閱有禮、會員續訂補貼等百萬訂閱福利,趕緊來囤!http://hd.zazhipu.com/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南方+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 天天要聞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嶗山區出台行動方案,優化空間布局,提質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六大海洋產業“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嶗山區近日發布《嶗山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重點布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 天天要聞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新華社貴陽7月5日電(記者李凡)7月4日,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之“落實昆蒙框架:海洋保護地建設和南極公海生態保護”主題論壇上,一場圍繞公海保護特別是南極海洋生態保護的前沿議題在此展開熱議。環保專家一致認為,進一步加強海洋物種保護、推進協同治理、提升公眾認知迫在眉睫,全球各方需共同努力,共建美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