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技術又一應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成功治療動物細菌性肺炎

2022年10月12日16:24:43 科學 1796
諾獎技術又一應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成功治療動物細菌性肺炎 - 天天要聞

常見的條件致病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醫院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患代謝性疾病、血液病和惡性腫瘤的患者,以及術後或某些治療後的患者易感染這種細菌。在重症監護病房內,P..aeruginosa還容易引發急性肺炎,導致重症患者延長插管時間,並會顯著增加死亡風險。因此,抗菌治療是決定細菌性肺炎預後的關鍵。

近日,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的一項新的概念驗證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藻類-納米顆粒混合微型機器人,用於肺部感染的體內治療。在急性P.aeruginosa感染的肺炎小鼠模型中,微型機器人顯著減少了細菌負荷,並大大降低了動物的死亡率。更重要的是,這種新方法只用了非常少量的抗生素。該研究為開發治療人類細菌性肺炎的體內微型機器人鋪平了道路。

諾獎技術又一應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成功治療動物細菌性肺炎 - 天天要聞

在過去的十年里,微型納米機器人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潛力已得到廣泛探索。早期的微型機器人主要由剛性金屬或聚合物結構組成,用於體外應用。近年來,各種新型機器人平台為體內手術提供了更加獨特的優勢,包括改進藥物遞送、深層組織成像和精密顯微手術。然而,由於天然材料的可用性、某些器官、組織的可及性和潛在毒性,以及在生物流體中的主動移動性,導致微型機器人在體內的應用受到了限制。

在這項新研究中,該團隊創建了一個生物混合微型機器人,它由被中性粒細胞膜包裹和加載藥物的聚合物納米顆粒修飾的微藻萊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組成。這種藻類-納米機器人可用於在體內治療肺部感染或其他疾病。

諾獎技術又一應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成功治療動物細菌性肺炎 - 天天要聞

為了將微藻轉化為藻類-納米顆粒機器人,研究人員首先用疊氮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酯修飾藻類表面,然後通過點擊化學(摘得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技術)與二苯並環辛炔(DBCO)修飾的中性粒細胞膜塗層聚合物納米顆粒偶聯。這種類型的反應已被用於多種應用中的細胞修飾。

諾獎技術又一應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成功治療動物細菌性肺炎 - 天天要聞諾獎技術又一應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成功治療動物細菌性肺炎 - 天天要聞

未修飾的微藻(左)和藻類-納米機器人(右)

研究人員觀察到,藻類-納米機器人在模擬的肺液(SLF)中顯示了運動和載葯能力。值得注意的是,95%的藻類在SLF中運動1小時後仍然存活,這反映了藻類在這些條件下的良好適應性。此外,由於藻類均勻分布,因此可以有效抑制巨噬細胞吞噬。

接下來,研究人員檢查了藻類-納米機器人在接種P.aeruginosa引發肺炎的小鼠模型中治療急性肺部感染的能力。實驗結果顯示,在14天的實驗過程中,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治療的小鼠細菌負荷比對照組減少了3個數量級,且所有小鼠全部存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所有未經治療的小鼠均在三天內死亡。

諾獎技術又一應用:藻類-納米機器人成功治療動物細菌性肺炎 - 天天要聞

隨後,他們比較了藻類-納米機器人與靜脈常規治療的效果。在相同的藥物劑量下,藻類-納米機器人的治療效果顯著優於靜脈注射。實際上,靜脈注射劑量必須比加載到藻類細胞上的劑量高出3000倍,才能在小鼠中達到同樣的效果。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微型機器人有可能提高了抗生素的滲透性,從而殺死了銅綠假單胞菌,並最終挽救了更多生命。

此外,納米顆粒和藻類都會在體內自然降解,毒性可以忽略不計。

總之,這些結果展示了靶向藥物遞送與微藻主動運動相結合以提高治療細菌性肺炎的效果。該團隊下一步的工作將進一步研究藻類-納米微型機器人如何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然後擴大研究規模,以備在更大的動物中進行試驗,並最終在人體進行試驗。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2-01360-9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 天天要聞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周二,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北半球出現巨大的“鳥翅膀”狀噴發,過熱等離子體波洶湧翻騰。 這股太陽物質細絲長度超過100萬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還多。如今,科學家預測,此次細絲噴發的一部分....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 天天要聞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謝丹穎 張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過前些年大熱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應該對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萬年之久。如今,它們“復活”了?恐狼曾在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侶而聞名,但它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着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着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