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上的城市遺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為什麼讓人關注?

2022年10月11日20:01:58 科學 1980

金星,對人類來說,至今依舊是一個讓人充滿想象的星球。不過,如果說過去的人類好奇進行的現狀,那麼,現代人則是好奇金星的過去:那就是,金星上是否曾經存在過文明?為什麼很多人關注金星文明?

1、金星:曾經的希望

曾幾何時,近代的天文學家對地球周邊的星球產生過暢想:既然地球可以擁有生命,那麼,月球、火星甚至金星、太陽是否都存在生命?由於那時候人類對外星的探測,僅能依靠天文望遠鏡,所以,被濃厚大氣層包裹的金星,不是人們喜歡觀測的對象。反倒是月球和火星,是那時候天文學界熱衷的話題。而且,人們認為:月球上存在月海,月海裡面或許存在生物;火星上存在運河,火星上的人們似乎熱衷從事水利工程。並且,地球上的物理學家,還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對火星發射過無線電信號,希望火星人能夠收到,並且給予回復。當然現代的我們知道:火星上沒有任何生物,自然而然,人類發射過去的無線電信號,火星不可能做出任何回復。

金星上的城市遺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為什麼讓人關注? - 天天要聞

隨着天文學、宇宙學乃至天體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月球和火星的條件,不足以支持生命在這裡存活。自然而然,火星和月球上不可能存在生命。反倒是金星被大氣層包裹,望遠鏡無法直接觀測。或許,金星上會存在生物乃至文明?

於是,金星點燃了人類尋找地外文明的希望。

2、恐怖的金星

大約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為了弄清楚金星的情況,於是對金星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終於,在前蘇聯科學家努力工作下,金星的真相被人類發現,但同時,失望也隨着而來:和金星相比,火星都算得上樂土——最起碼,火星僅僅是乾燥、荒涼沒有氧氣,而金星,光是地表氣溫就在500攝氏度左右——前蘇聯的探測器,不少都是因為無法忍受金星的高溫而陷入毀滅。

此外,金星上時常會出現比地球上颱風還要猛烈的風暴。並且是“風雨交加”的狀態。當然,這個“雨”,也不是地球上的水組成的,而是硫酸組成的。

在金星的風雨交加氣候下,前蘇聯的探測器即便能忍受金星的高溫,也受不了金星的“風雨”。

金星上的城市遺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為什麼讓人關注? - 天天要聞

探測器尚且無法長期工作的金星環境,更不用說生物在上面存活了。

對於金星恐怖的局面,人類於是認為:繼續研究金星的意義已經不大。因此,天文學界轉而更加關注火星。

3、金星的過去

不過,人類對金星的探測過程中,還是獲得了大量關於金星情況的照片。比如著名的麥克斯韋山,就是金星上很著名的地標。而人類通過研讀金星上的照片,赫然發現:金星上疑似存在大量的城市廢墟,而且這些城市中的建築物,外形上和地球上的金字塔十分相似。所以,有人於是產生猜想:或許曾經,金星上存在文明?只不過,因為金星的環境惡化,導致金星文明滅亡?而這些建築,就是金星文明曾經存在的證據?

畢竟,雖然當下的金星無法讓生命存活,但不代表幾億年前甚至幾十億年前,金星不能成為生命的樂土。

於是人類對金星的過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包括金星曾經的生物什麼樣子?金星文明的起止時間,乃至金星文明曾經達到的高度。

不過,隨着近年來人類對金星的研究深入,關於金星文明的說法,似乎被推翻了。

4、金星海洋說的終結

曾經有學說認為,金星在幾十億年前曾存在金星海洋。所以,如同古地球海洋孕育出了地球生物一樣,古金星的海洋,或許也曾為古金星孕育出了生物。

金星上的城市遺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為什麼讓人關注? - 天天要聞

不過,近年來,科學家推翻了金星海洋說的理論。學者認為,金星從始至終都沒產生出海洋。而且金星上存在大量的火山。這導致火山爆發後,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沒有海洋制約,導致金星的溫室效應愈演愈烈。金星演化的歷史,絲毫沒有給金星留下孕育生命的時間窗口。

而所謂金星的城市遺址,很可能只是一個誤會而已:比如金星上的景物只是像城市遺址,但並不是。更何況,金星的環境,即便是存在過城市,也無法從幾億年前保存到今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布。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 天天要聞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在蘇格蘭斯凱島發現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時代工具顯示,約11000年前,人類已踏足如今的蘇格蘭北部。 這一發現表明,史前人類勇敢穿越蘇格蘭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線變幻莫測的險境,向北遷徙的距離遠超此....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 天天要聞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極目新聞記者 榮枚“因聚而變,惟創則新”。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浪潮下,這句充滿力量的話語成為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5月1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湖北行報道團走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進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展廳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創之樹”。“勞動者”人形機器人、高產高蛋白宜...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 天天要聞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沉痛悼念陸樹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創面修復中心主任、上海市燒傷研究所原所長,《中華燒傷與創面修複雜志》常務編輯委員,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2日13時05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64歲。陸樹良教授專註於燒傷診療、創面修復及組織再生等學術研究,曾主持國家“...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 天天要聞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在蘭花種植領域,一種看似“跨界”的養護方法正逐漸被蘭友們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促進蘭花生長、增強抗性。這一方法看似神奇,實則蘊含著植物生理學的科學原理。本文將從成分解析、作用機制、應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系統闡述阿司匹林在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