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抗疫隊長福奇警告美國,今冬可能出現毀滅性的新冠病毒變種

2022年10月11日01:50:08 科學 1108

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警告美國說:今年冬天很可能將出現一種新的、更危險的新冠病毒新變種,這種變種將直接給患者以直接毀滅性的打擊。

新冠病毒正在進行自我進化,現在病毒傳播和複製得越多,變異成一種新的、傳播能力更強的毒株的機會就越大。

他預測會出現“另一種變異毒株”,“它會逃逸我們從感染或接種疫苗中獲得的免疫力”。

也就是說人類自身根本無法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並且現有的疫苗將失效。

美國抗疫隊長福奇警告美國,今冬可能出現毀滅性的新冠病毒變種 - 天天要聞

安東尼·福奇: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出任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後先後服務過六位美國總統,獲得過總統自由勳章

若說這個世界上誰對新冠病毒了解得最深,那就是這位。

人類歷史上,有過幾次差點被病毒幹掉的危機,滅絕性的病毒目前尚未在外界肆虐。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霍亂

有人將新冠說成大號的流感,但是在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感造成了1億人的死亡。

黑死病給整個中世紀歐洲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甚至還影響到了中世紀歐洲政治、文化、經濟和宗教的發展。

美國抗疫隊長福奇警告美國,今冬可能出現毀滅性的新冠病毒變種 - 天天要聞

能夠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病毒最可怕,因為空氣、短距離飛沫或者呼吸道分泌物都可導致他人感染 。 流感是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

以前,無論出現什麼病毒,我們都能用疫苗來阻止,阻斷或者是阻隔。

但是在面對新冠的時候,我們的技術失效了,因為新冠是對我們基因序列的攻擊。

我們沒有辦法來改變我們的基因序列組合(今日頭條首發)

如果福奇的警告是真的,那麼我們現在面對的新冠病毒不過就是偽裝成節節敗退。

當它再次捲土重來的時候,恐怕我們將難以招架。

美國抗疫隊長福奇警告美國,今冬可能出現毀滅性的新冠病毒變種 - 天天要聞

福奇現在還遭受着敵意。

福奇採訪中稱自己和家人正遭受死亡威脅,女兒被騷擾,他不得不尋求安保救助。

他說: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人如此反對純粹的健康原則,他們是如此不喜歡我講的科學。

“抗疫隊長”福奇的失落對公眾健康來說,是一起現實的“專家之死”

現在,對於新冠肺炎的決策,都陷入了一種怪圈。

那就是對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是需要科學決策的。

但是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的決策其實不是以科學為依據。

除了科學問題之外,也包裹着政治、經濟、社會問題。

美國抗疫隊長福奇警告美國,今冬可能出現毀滅性的新冠病毒變種 - 天天要聞

在美國推廣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不是易事。

雖然美國已推出第一批最新的COVID疫苗。

用於對抗奧密克戎BA.4和BA.5亞變體以及病毒的原始毒株。

這些新疫苗是免費的,所有12歲及以上的美國人都可以使用,更年幼的孩子可以獲得特製的疫苗。

但是美國部分人群普遍反科學、反權威、反疫苗。

三分之一的人不願意接種疫苗,推廣接種疫苗不是易事

在很多美國人看來,接種疫苗,戴口罩就是一種投降行為,因為這是有人在教他們做事。

與病毒共存是極為愚蠢的。

因為到了現在也無法根除新冠病毒。

新冠依舊具有高傳染性,最可怕的是疫苗或感染引起的免疫也只是暫時的。

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96699237例,累計死亡病例1062564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 天天要聞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 有傳言稱,每當地震發生前,都會發生動物異常行為或天空呈現奇怪造型雲朵等“預兆”,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動物異常和氣象變...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 天天要聞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凡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級地震”,這肯定是地震謠言,不可信。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確信這是地震謠言。中國災害防禦...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掌上春城訊 5月12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獲悉,目前精子庫只接待昆明市五城區人群,及常駐昆明一年以上人群。精液捐獻是一項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志願者捐獻的精液將提供給生殖中心,用於不孕不育的家庭繁衍後代,志願者的信息將受到嚴格的保密,受者將無法獲知您的任何帶有身份指向性的信息。雲南省人類精子庫自2018年...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 天天要聞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將治療藥物靶向遞送到內臟器官(例如用於促進器官損傷的癒合,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遞送方式依賴於循環,然而,這種模式效率低下,難以到達靶器官,難以穿透細胞膜,還存在着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開發精準、安全且高效的靶...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 天天要聞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5月2日,特朗普總統揮出大刀,將2026財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預算從248億美元砍至188億美元,削減幅度高達24%。同時,多項有關太空探索的部門與項目遭到關閉、暫停。但一反常態的是,在近日有相關消息稱,曾面臨裁撤危機的國家太空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將會繼續得以保留。2017年6月30日,特朗普在副總統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