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2022年10月08日22:17:45 科學 1488

這些年來,我們致力於植樹造林,希望讓地球變得更綠。如果通過植樹造林來讓地球變得更綠,對於地球的環境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這些綠色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來,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衛星發現地球確實是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國和印度,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這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地球正變綠

《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曾經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和印度通過土地使用管理為綠化地球作出貢獻》的研究論文,NASA的Terra和Aqua衛星經過長達20年的觀測,收集到的數據表明,現在的地球比20年前更綠了,從2000年以來,地球的綠葉面積增加了5%。看這個比例值我們可能不知道這些年來地球的綠葉面積增加了多少,換個說法我們會更加直觀,增加5%的綠葉面積就相當於增加了一個亞馬遜雨林。其中中國和印度在全球綠化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最大,我們這2個國家在這方面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增長。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在上世紀90年代,波士頓大學教授蘭加邁內尼及其同事就已經開始注意到NASA的衛星數據中地球綠化現象,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地球的氣候變暖、地球變得更加潮濕、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導致地球的綠色植被面積增加,但是後來發現人類在這方面其實也是有貢獻的。他們開始追蹤地球森林覆蓋面積以及變化情況,在2000年到2017年期間的衛星數據顯示,中國和印度的綠色面積變化非常大、非常醒目。其中,在這10多年時間內,地球新增的綠化面積有大約四分之一都是來自我們中國,在這方面我們的貢獻比例位居世界首位。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邁內尼表示,衛星發現中國、印度引領全球變綠,這說明人類活動是可以直接影響到全球的植被面積的,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預測地球未來的活動,能夠更好地引導我們在解決氣候變暖以及環境污染時可以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除了NASA的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外,新華社也曾經製作了4期《衛星看中國》圖文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減碳節能的中國貢獻》。從動態圖中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我們中國的綠化面積在逐年變化,綠化面積越來越大。這是我們這些年來大力推進植樹造林所取得的成果。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對印度非常擔憂

按理來說,中國、印度這兩個國家在綠化方面貢獻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增長,應該都是真的稱讚的,都是功不可沒的,但是科學家卻對印度的情況深表擔憂,這又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事情是這樣的,雖然全世界的綠色面積在不斷增加,地球正在變得比20年前更綠了,但是這些新增的綠色面積並不全部都是植樹造林的結果,還包括諸如農業用地等綠化面積。在我們中國新增的綠色面積中,新增農業用地的佔比約為32%,新增森林面積佔比達到42%。相比之下印度新增的綠色面積中,新增農業用地的佔比高達82%,而森林新增面積的佔比僅為4.4%。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們中國新增綠色面積有超過4成來自森林面積,而印度新增綠色面積中森林面積佔比極低。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雖然農業用地、森林、草地等綠色面積都可以讓地球變得更綠,但是效果卻完全不同。以印度的情況為例,印度超過五分之四的新增綠色面積都是農業用地,這可能會給印度的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因為農業種植是具有季節性的,再加上農業用地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源,印度這些年來不斷開發土地用來作為農業用地,雖然可以解決糧食的問題,但是這個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同時可能也會導致大量土壤退化,到時候這些新增的農業用地就可能會被印度拋荒。如果被拋荒的土地再次長出綠植,這還算是好的,有一種比較糟糕的情況是可能會出現沙漠化、荒漠化等情況。所以,現階段印度的綠色面積確實是在新增,但是未來可能會不增反減。這就是讓人擔憂的原因。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亞馬遜雨林或草原化?

雖然地球現在變得更綠了,但是地球很多地區的生態系統其實不容樂觀,除了印度的情況讓人擔憂外,亞馬遜雨林的環境破壞也相當嚴重,甚至有很多熱帶雨林的生存狀況都已經達到了臨界點,很有可能再也沒法恢復了。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有一項研究表明,現在亞馬遜雨林確實面臨生存的臨界點,有90%的熱帶雨林砍伐、退化都集中在巴西玻利維亞,在這兩個國家的熱帶雨林甚至已經出現了“草原化”的跡象,也就是說,這兩個國家的一些熱帶雨林已經出現了從熱帶雨林退化為草原的跡象了。如果這些熱帶雨林真的出現退化,變成草原,對地球的環境來說是致命的“打擊”,氣候變暖的趨勢將變得不可逆轉。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大的熱帶雨林,面積大約為印度的2倍,這個熱帶雨林所釋放的氧氣佔了全世界氧氣總量的20%,對地球的氣候調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由於這些熱帶雨林的植被非常豐富,是巨大的二氧化碳沉澱池,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數據顯示,亞馬孫雨林儲存着高達900億到1400億噸的二氧化碳。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學家對印度非常擔憂 - 天天要聞

如果這些熱帶雨林燃燒殆盡,這不僅會導致地球植被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製造氧氣的能力下降,還會將之前已經沉澱下來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所以WWF認為亞馬遜雨林如果完全被摧毀,結果將是毀滅性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使用新開發的具有 99% 準確率的 AI 模型,科學家成功鎖定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統。伯爾尼大學與瑞士國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聯合研究團隊於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款機器學習模型,能夠識別可能...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 天天要聞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通訊員林亭 近日,第50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圓滿收官。祈福英語實驗學校參展的發明《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在眾多發明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國際發明展金獎,同時還獲得了沙特阿拉伯國王大學頒發的傑出創新金獎。作為世界上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這場全球矚目的發明盛會匯聚了...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 天天要聞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近日,湖南邵陽新寧縣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5月5日,新寧縣林業局、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生鳥類監測,在長湖河邊的一處油菜田中,發現黃胸鵐種群,種群中有黃胸鵐雄鳥和雌鳥,它們在田間自由地飛翔、覓食,與近處油菜花田,遠處綠水青山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7日,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但內蒙古西北部、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具體預報如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明顯霾天氣。7日,區域南部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長三角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