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真是天妒英才

2022年09月27日02:20:45 科學 1367

導讀:當初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我國的科學家以及技術人員都自立自強,靠着自身的不斷努力以及積累,使得我國的航天技術在全球已經排名前列,並且形成獨立的系統。這些領先的科技讓我們很驕傲,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忘記那些背後默默付出的人。

我國的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系列探測器,都是由我國的航天集團進行研發以及控制。這裡面涉及到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不僅有各種科研所參與其中,還有大量的高校學者都為航天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真是天妒英才 - 天天要聞

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

當國家的航天計劃穩步推進的時候,相關技術的領域又逐漸推廣到民用領域,所以王威看到國家正在努力推動民用飛行客機的設計,我大膽非常熟悉的C919飛機就是典型的代表。這批原本負責航天技術的工程師,接受國家的號召,又再次轉變領域,為國家的事業嘔心瀝血。

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發布訃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頂級技術工程師王巍因病離世,終年只有48歲。王巍在技術一線崗位上工作多年,擁有着豐富的飛行器製造經驗,他的突然離世,使得我國航天領域又損失一位重量級的工程師,真是天妒英才。

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真是天妒英才 - 天天要聞

1973年,王巍出生遼寧瀋陽,畢業於沈飛特種技校,然後被國家分配到中航沈飛集團。容積上的技術人員開始做起,王巍跟着前輩不斷學習基礎知識,突破各種技術難關,逐漸開始擔當一面,成為裝配製造技術中心班組長、副主任。

當時我國的戰鬥機以及航天飛行器等,大量的零件或者是相關技術的突破,都是在沈飛的研發部進行。這些重要技術的突破時期,王巍都有參與其中,並日夜奮戰在車間裡面,各種項目都能夠按照原本的計劃有序推進,所以很多項技術都涉及到航天秘密,所以根本沒有辦法對外公布。

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真是天妒英才 - 天天要聞

2015年,國家提出國產民用客機的建設計劃,所以當時國家從全國各地挑選一批精英到生產基地突破各種技術。當時王巍清從國家的安排,放棄安穩的生活,從自己的家鄉瀋陽來到江蘇鎮江,負責C919大飛機後機身後段及副翼的裝配工作。

國家當時缺乏民用飛行器的設計經驗,所以大家都是摸着石頭過河,當時C919客機後機身後段有數百種零件、上萬個標準件,為了能夠達到安全的標準,王巍清頂着巨大的壓力,放棄周末和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到全國各地的工廠幫忙解決技術難題。

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真是天妒英才 - 天天要聞

由於當時任務非常重,而且又要在規定的時間裡面完成技術突破。我們可能很難想象,工廠24小時輪動生產,日夜進行技術指導和討論的那種艱辛。可能也正是由於國家給予的使命感,才會讓王巍拼盡全力想把工作做好,避免拖國家後腿。

國產飛機已經順利交付,雖然這架飛機和國外的飛機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已經看到希望,起碼這就是一個良好的起點。當年我國的航天工程也是面臨同樣的情況,如今已經讓世界目相看,所以我們應當相信,經過一代又一代工程師的努力,我們的民用飛機也會達到這樣的高度。

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真是天妒英才 - 天天要聞

科研人員的身體問題,值得重視

回顧王巍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幾乎都是堅持在技術的一線,甚至在技術攻關的關鍵時期,還有可能直接住在工廠裡面,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我們很難想象,一位48歲的中年人,長期熬夜或者是加班加點工作,身體會變成怎麼樣。

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我們的工程師都難以承受,所以身體很容易被壓垮。我們今天的技術確實要追趕發達國家,但是我們也應當理解這些科研人員的壓力,特別是那些年紀較大的工程師,更是要重視身體方面的問題,以免在損失高端人才。

航天“頂級”工程師王巍離世,終年僅有48歲,真是天妒英才 - 天天要聞

希望國家重視科研人員的身體健康,廢寢忘食是科研人員的家常便飯,但是同時又是拔苗助長的非科學的行為。為了國家的進步和社會發展,國家對科研人員也應該進行科學安排。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類與鳥類的戰爭 - 天天要聞

人類與鳥類的戰爭

澳大利亞國徽上是兩隻動物,左邊那個是袋鼠,大家都知道,右邊那個有人會誤認為是鴕鳥,其實它叫鴯鶓,讀音ér miáo,北京動物園裡就有,長得很像鴕鳥,它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鳥類,排名第一的當然就是鴕鳥,因為它們長得太像了,所以鴯鶓也被叫做“澳洲鴕鳥”。1932年,根據《威斯敏斯特法案》,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獨立國...
熱水和冷水一起放進冰箱,為什麼熱水能先結冰?物理學家終於有了嚴格證明 - 天天要聞

熱水和冷水一起放進冰箱,為什麼熱水能先結冰?物理學家終於有了嚴格證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圖片來源:Pixabay熱水有可能先結冰,但熱水先結冰也有點不太可能。撰文|王昱審校|不周一杯熱水一杯冷水,它們除了溫度,它們完全相同。把兩杯水同時放進冰箱,誰會先結冰?常識告訴我們應該是冷水先結冰,但1963年,還在上中學的坦桑尼亞少年埃拉斯托·姆潘巴(Erasto...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 天天要聞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蚊子雖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但是蚊子的泛濫,卻也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它們不僅叮咬人的皮膚,讓人感到奇癢無比,更關鍵的是,通過叮咬吸血還會傳播各種疾病。肆虐非洲地區的登革熱、瘧疾等,主要就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基於此,我們才會想盡一
神奇動物在山東①丨中華秋沙鴨 - 天天要聞

神奇動物在山東①丨中華秋沙鴨

編者按: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又到了候鳥北遷的時節。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越冬水鳥達到監測最高數量,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 天天要聞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隨着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變到一個新的領域,並重新定義我們如何看待工作。在過去幾個月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分享了關於 AI 如何影響工作的有趣見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報》採訪中,比爾・蓋茨分享了更多關於 AI 對工作影響的見解: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做工作。工作是...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 天天要聞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作者孫夢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學“數字新聞業與新聞學”論壇暨《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