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電池使鋰變成了令人垂涎的原材料
原材料的缺失給供應鏈帶來了壓力。一項最新調查研究得出:德國目前有9種礦物質正經歷着最嚴重的短缺,其中7種主要來自中國。
德國最嚴重缺乏的9種原材料
可再生能源、電池或機器人技術——德國的許多關鍵技術都依賴進口原材料。對外貿易中心Ifo負責人Lisandra Flach在其經濟研究機構周四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總結道:“現在迫切需要採取行動,以便為9種關鍵礦物質建立起防範危機的供應鏈。”
這9種關鍵礦物質是鈷、硼、硅、石墨、鎂、鋰、鈮、稀土和鈦。該專家說:“這裡需要更多的供應來源,以使供應鏈更具抵抗力。”
9種特別關鍵的原材料中有7種主要來自中國
研究報告指出,供應鏈中斷對這9種原材料來說尤其成問題。原因是:替代現有供應的來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開闢出來。這是從新冠全球大流行和俄烏衝突等危機造成的供應短缺中吸取的教訓。數據顯示:這9種特別關鍵的原材料中有7種,中國是全球市場上最大的供應源之一;對於有些原材料,中國甚至處於市場壟斷地位。
這表明德國需要儘快加強與其他國家業已存在的貿易關係,比如從泰國和越南進口稀土元素,從阿根廷、巴西、美國和澳大利亞進口其他關鍵原材料。外貿專家 Flach說,對於研究中所調查的23種關鍵原材料中的大多數,德國需要採取措施來提高供應鏈的抵抗力。
在歐盟範圍內擴大原材料開發
德國工商會(DIHK)認為,無論在歐盟內部更好地分配原材料的戰略上,還是在對外統一貿易政策方面,歐盟範圍內更好的協調將釋放潛力:“許多歐盟成員國在關鍵原材料供應方面具有潛力,”DIHK外貿主管Volker Treier說道,“因此,必須擴大歐盟內部的原材料開採和加工。”
此外,歐盟必須通過貿易和投資協議迅速幫助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挖掘新的和可持續的原材料來源。特別是與南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場國家的協議,以及與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的協議,都與此有關,應迅速締結。
測試數據來源
Comparative & Objective Testing in Europe for Safety & Trust e.V. (COTEST) Collects Tests to Seek the Truth (COTEST) / 質量安全歐洲測試協會(COTEST)聚測試,以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