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上空發現了一種會發光的圓盤飛行器,當時的報紙只籠統地稱它為“橢圓形的發光體”,不明飛行物更引起人們興趣。
UFO一詞是對不明飛行物的命名,美國空軍上尉愛德華·魯佩爾特發明了“UFO”一詞,取代了當時所用不準確且有暗示性的“飛碟”一詞。
UFO在外國出現出現有記錄,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中,出現過這種現象嗎?
在古老的堯帝時期,我國就流傳有UFO外星人事件,那時在西海上,人們看到有一艘圓形的巨艦光芒四射,晚上更是十分光亮,照亮了海水和遠處的綠樹,隱約還可以看到有穿着羽衣的人,就像傳說中的神仙,每隔12年就出現一次,等舜帝繼位後,就沒有再出現過。
這個神秘現象記載在中國晉代的《拾遺記》書中,這本書專門記錄歷代將被遺忘的各地奇怪事件與人、物。
《史記·周本紀》記載商周時期,UFO火紅色物體幫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那是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即位幾年後,計劃討伐暴虐的商紂王。
在周武王討伐商紂王行軍途中中,從天上飛來一個火紅色物體,先停留在周武王營帳的上方,後來又飛走了,遠遠看去,像是一隻鳥,並伴有聲響。這種不明飛行物,讓人感到是上帝幫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大家信心百倍,一舉滅掉了殘暴的商紂王。
不明飛行物似乎就是除惡揚善的象徵,在《晉書·張祚傳》記載,公元354年,張祚篡位,自立為皇帝,都城在姑臧(即今河西走廊的武威)張祚稱帝當晚的奇異景象:“當夜,天有光如車蓋,聲若雷霆,震動城邑,車蓋形狀如大傘,橫視上銳下平。”
這個飛行物這與圓形飛碟非常相似,由於張祚是篡位稱帝,古人把這件事視為不祥之兆。果然,張祚當了三年皇帝,就被家族中的其他人殺死了。
北宋天文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真實的“揚州明珠”事件,友人的書齋建在湖上,一天夜裡忽然看見一顆巨“珠”,離他很近。“珠”房大開,有半席那麼大,裡面有一顆如拳大的寶珠,耀眼奪目,白光如銀,光芒像初生的太陽,突然“珠”飛起來,像耀眼的太陽,浮於湖面上。
北宋天文學家沈括所記述的不明飛行物,與現代人的目擊報告十分相似,更為神奇的是,這個飛行物竟然時隱時現幾十年。
1892年,清代畫家吳友的畫作《赤焰騰空》,畫出了市民在朱雀橋頭仰望空中一團火而議論紛紛。《赤焰騰空》圖可以說是一副詳細生動的報告,記述了火球掠過南京城的時間、地點、大小、顏色、速度等。
北宋時期,世人尚無飛碟和UFO之說法,但這幅《赤焰騰空》圖,就成為今人研究UFO的一則最早的歷史資料。
近期,隨着社會的進步,我們對各種不明飛行物的記錄更為詳細,解釋也更趨於現代化,讓人更容易接受。
關於UFO的種種傳說,我過記錄的更早,在在堯帝時代就有傳說,後來的記載就更為詳實,潛藏在民間,記錄在史冊,這些飛行物也有助於我們打開思維,更多地去思考,更有興趣地探討天空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