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2022年07月03日20:24:10 科學 1605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這裡所說的龍蝦專指生活在海洋里的巨無霸龍蝦,它們的外形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龍蝦差不多,但體型則要大很多。

之所以說龍蝦是永生的,主要還是和1977年的一次意外捕獲有關。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在加拿大,當地人捕獲了一隻真正的“巨無霸”龍蝦。它重達20千克,體長約有1米左右。

這麼大的龍蝦一定已經生長了幾十年時間,所以它們的壽命絕對比我們想象的要長很多。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後來,在美國紐約一家酒店養殖的一隻龍蝦又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說法。當時那隻龍蝦已經超過了140歲,結果它在這家海鮮餐廳里住了20多年,而且還在一直生長。

這些‬現象‬似乎都表明“只要不去人為干預龍蝦的生長過程,它就可以永生。”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隨着科學家對於長壽問題的深入研究,龍蝦永生的神話才被一步步揭示了出來。

科學家發現龍蝦之所以不會衰老,主要歸功於它們體內的DNA,以及其末端的端粒酶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通常情況下,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就會產生磨損。當端粒縮短到臨界長度時,細胞分裂就會停止,新的細胞無法生成。至此‬生命‬終結‬。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而龍蝦細胞里存在的端粒酶就是用來避免端粒受損,讓其能夠持續存在的物質。

這也就是龍蝦能夠一直保持活力,如此長壽的根本原因。

這也就意味着龍蝦體內的細胞分裂不會有終點,它們體內的細胞始終都處於在一個年輕的階段。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龍蝦既然不會衰老,那體型會越長越大嗎?

自然是不可能的。

龍蝦是通過蛻去堅硬的外骨骼來生長的。在一歲之前,龍蝦的生長速度極快,一般一年會蛻殼44次。

之後六年,每年會再退一次。再到之後,則會變慢為兩到三年才蛻一次。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這也‬證實了龍蝦的體型也不會越長越大,甚至長成怪獸模樣。隨着龍蝦外骨骼的不斷蛻化,它們的體型也隨之不斷變大。

或許在大海的某個角落裡存在着更大的龍蝦,只是當下人類不知道而已。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龍蝦不會越長越大,在某個特定時間內,龍蝦也會自然死亡。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再厲害的生物也有其命定的天敵,再厲害的生物也有其薄弱的時期。

龍蝦會死於一種名叫“甲殼病”的疾病。

由於生物在生長過程中,細胞會不斷分裂和分化,所以壽命越長,細胞變異的可能性就越大。

就像人類活得越久,癌細胞產生的可能性越大,癌症的發病率也就越高。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自然壽命很長的龍蝦,常見被甲殼病細菌進攻,哪怕它們能嚴防死守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終有一天,還是會讓致病細菌趁虛而入,以致外殼無法正常脫落而死。

最後,龍蝦的外殼會在細菌的侵蝕下逐步腐爛,殼下的肌肉組織也會腐敗壞死,到這時這隻龍蝦也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理論上來說,龍蝦是可以永生的 - 天天要聞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