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2022年07月02日22:52:11 科學 1218

說到夏季最令人生厭的動物

不少人的答案一定是蚊子

除了難以忍受的瘙癢和腫包

蚊子給人們帶來的

還有多種可怕的蚊媒傳染病

在茫茫人海中

什麼樣的人最吸引蚊子?

在一項剛剛發表在

《細胞》(Cell)的研究中

清華大學醫學院程功教授團隊

如此揭示了蚊媒病毒的狡猾之處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8種急需關注的傳染病中,囊括了兩種烈性蚊媒病毒性傳染病(寨卡熱和裂谷熱)。蚊媒病毒性傳染病,如登革熱、寨卡熱、基孔肯亞熱、裂谷熱和西尼羅腦炎等,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嚴峻挑戰。

登革病毒為例,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3.9億人被登革病毒感染或重複感染,並導致50萬~100萬人入院治療。由於蚊媒病毒複雜的致病機制,目前多數烈性蚊媒病毒仍缺乏有效的疫苗和針對性治療藥物。因此,科學界亟需對蚊媒病毒傳播機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蚊媒病毒傳播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可能大家都好奇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一些人會更招蚊子叮咬?是更高的體溫?更多的二氧化碳釋放?還是更多的汗味?該研究發現,人體氣味是調控蚊蟲行為的關鍵因素。

01 為什麼你在蚊子眼中更美味?

在茫茫人海中,蚊子並不是隨機叮咬宿主,它們似乎總是能夠精準地定位那些感染蚊媒病毒的宿主。那麼,蚊子是怎麼盯上病毒感染者的?為什麼這些人在蚊子看來更加“美味”?

清華大學醫學院程功教授團隊揭示:病毒通過改變人體的皮膚微生物,重塑感染者的氣味,影響蚊子的嗅覺感知。這項發現也為阻斷蚊媒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快速傳播流行提供了全新策略。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在這項研究中,程功教授團隊先是設立了三籠嗅覺測定裝置,將小鼠作為感染宿主,酷愛人血的埃及伊蚊作為感染媒介,以對照實驗。結果發現,蚊媒病毒感染小鼠可大量釋放一種揮發性小分子——苯乙酮(Acetophenone),可有效激活蚊子的嗅覺神經系統,以影響蚊蟲的嗅覺感知。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三籠嗅覺測定裝置

隨後,研究人員進一步收集了登革熱患者及健康志願者的氣味,發現登革熱患者的氣味對埃及伊蚊表現出更強的吸引力。有趣的是,在登革熱患者的氣味中,苯乙酮含量也顯著高於健康志願者。當研究人員將不同濃度的苯乙酮塗抹於人體手臂進行蚊子的行為學驗證,結果顯示,苯乙酮濃度更高的手臂更容易吸引蚊子。以上研究結果說明,登革熱患者由於釋放大量苯乙酮改變自身氣味,大幅提高了對蚊子的吸引力,吸引蚊子叮咬,加速病毒傳播。

02 吸引蚊蟲的“香味”如何產生?

問題來了,這些病毒是怎樣操縱宿主產生更多苯乙酮的?

研究人員發現,人體或動物釋放的苯乙酮主要來源於體表的皮膚共生微生物,登革、寨卡病毒的感染就可導致宿主皮膚表面細菌的丰度明顯上升,而這種細菌具有代謝產生大量苯乙酮的能力。

至此,研究人員揭示了蚊媒病毒感染者吸引蚊子叮咬的原因:病毒感染提高了人體皮膚中特定細菌的比例,顯著提高了感染者的苯乙酮釋放能力,從而明顯提高了感染宿主對蚊子的吸引力。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研究團隊正在通過嗅覺測定裝置評估蚊子的行為。從左至右依次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張虹博士、朱毅斌助理研究員以及通訊作者程功教授。(圖片來源:Xuan Guo)

隨後,為了鎖定參與這一過程的關鍵基因,研究者還對病毒感染小鼠及非感染小鼠的皮膚組織進行了RNA-Seq測序分析。發現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感染可通過抑制宿主皮膚中特定免疫因子的表達,使得原本被抑制的皮膚芽孢桿菌過量增殖,導致感染宿主的苯乙酮釋放量升高。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向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感染小鼠飼餵一種維生素A衍生物——異維甲酸(isotretinoin)。這是一種臨床廣泛使用的皮膚病藥物,在小鼠服用後,有效地抑制感染宿主皮膚中芽孢桿菌的增殖,從而限制住了特殊人體氣味的釋放。因此,在感染宿主口服異維甲酸後,蚊子無法通過宿主的氣味來定位並感染宿主,從而阻斷了病毒的傳播循環。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通過補充維生素A類藥物,能夠重塑感染個體皮膚微生物的苯乙酮釋放,降低蚊媒病毒傳播循環效率。(圖片來源:研究團隊供圖)

03 怎麼擺脫“來咬我”的標籤?

根據以上發現,研究者提出了一種新的蚊媒病毒防治思路:可以通過調控人體氣味,阻斷蚊媒病毒的快速傳播。在蚊媒病毒傳染病流行的疫區對感染者廣泛補充維生素A或相關藥物,有望成為避免蚊媒病毒性傳染病大規模流行的全新策略。

程功教授表示:“目前,我們在馬來西亞已經完成了感染者和非感染者皮膚微生物變化的研究。下個月,即將進行異維甲酸的臨床試驗,順利的話,未來有可能推廣應用。”程功介紹,異維甲酸早已是批准的藥物,本項研究相當於為其增加一個適應症。

“多年來,當一個地區出現蚊媒病毒感染,我們大多限於公共衛生學的描述,比如統計感染率、人數等等。而解決辦法是‘滅了它’,人們研究出了各式各樣的殺蟲劑可殺蟲劑的大規模使用並沒有減少蚊媒病毒,它反而愈演愈烈,近40年來登革熱發病率上漲了30倍。”程功說,“所以我們需要真正去理解,蚊媒病毒在自然界中傳播循環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它為什麼會傳播?為什麼能快速傳播?這是最基礎、最樸素的科學問題,其中卻包含着人、蚊、病毒間複雜的互相作用,有着許多待解答的奧秘。”

正是這些複雜的作用與奧秘,讓程功十分着迷,也讓他有了不追逐熱點、堅持自我的定力。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啟動了其他蚊媒病毒感染宿主對蚊子行為影響的研究。相信這些研究將為遏制更多蚊媒疾病的傳播,提供全新的有力武器。

參考資料:[1] Hong Zhang et al., A volatile from the skin microbiota of flavivirus-infected hosts promotes mosquito attractiveness. Cell (2022). DOI: 10.1016/j.cell.2022.05.016

來源|醫學院 學術經緯 中國科學報

圖片 | 程功教授研究團隊

資料整理 | 江盛盈

編輯 | 安妮 江盛盈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他們的故事,是《橋》

畢業時,你最想帶走的一件東西是?

清華甄選書單,與你一起過夏天!

國內首次!3位清華本科生斬獲這一大獎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版權所有,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你“在看”我嗎

清華團隊:在蚊子眼裡,你為什麼格外美味?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