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億身家,卻住幾十年老房子騎電動車上班,網友:為人師表的典範

2022年07月02日16:05:10 科學 1564

日前,

河南農業大學

迎來120周年校慶

該校王澤霖教授

又將個人的河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300萬元獎金

全部捐給學校

用於支持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工作

而在此前

王澤霖教授

已將畢生科研成果轉化費

8208萬元捐給學校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億身家,卻住幾十年老房子騎電動車上班,網友:為人師表的典範 - 天天要聞

2020年年初

王澤霖教授

將畢生科研成果轉化費8208萬元捐給學校

用來建設高水平的

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P3實驗室

也是在2020年

王澤霖教授

被授予河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獲得獎金300萬元

此後數次要將款項捐給學校

他說:

“我已經老了

但是科研事業一定得後繼有人

這些錢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才有價值”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億身家,卻住幾十年老房子騎電動車上班,網友:為人師表的典範 - 天天要聞

公開資料顯示

王澤霖教授

曾任河南農業大學禽病研究所所長

他在國內率先開展

禽用高效濃縮多聯疫苗的研製

建立了多聯高效濃縮疫苗研發技術平台

篩選和培育了一系列

適用於禽用聯苗研發的優良毒株

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養禽業

疫苗免疫效力低下的難題

所創製的12個新獸葯產品

在國內16家著名生物製品企業規模化生產

成果轉化率100%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億身家,卻住幾十年老房子騎電動車上班,網友:為人師表的典範 - 天天要聞

近億身家揮手全捐

但王澤霖教授平生節儉質樸

至今仍住在幾十年的舊樓中

騎着電動車往返於新老校區

網友:致敬!

希望自己能有機會碰到教授一次,他真的好偉大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億身家,卻住幾十年老房子騎電動車上班,網友:為人師表的典範 - 天天要聞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億身家,卻住幾十年老房子騎電動車上班,網友:為人師表的典範 - 天天要聞

編輯:張鵬

轉載:新華網、河南農業大學網站、中原網、河南日報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一大批貢獻卓越的科學家和標誌性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023年度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0人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25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39項在國家公布的獲獎名單中由在蓉科研團隊、科學家牽...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布 - 天天要聞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布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浙江共有30項科技成果獲獎。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5項,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25項。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着陸月球背面,實現月背採樣返回,即將回到地球。這是我國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來看看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時間6月2日早晨,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穩穩着陸,它攜帶着月球的秘密禮物准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 天天要聞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期投產國內單體最大的異質結光伏項目啟動全國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牽頭組建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吳江……近幾年吳江新材料領域傳來的好消息接連不斷太浦河北,三白盪旁是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該基地是江蘇省重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李德仁院士獲得中國科技界崇高榮譽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蘇泰縣溱潼鎮(現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11歲時,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學。他辦公室的書櫃里,至今保存着一張當年的成績單,除了體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今天上午揭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分別授予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他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 天天要聞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6月21日,我們中國人迎來24節氣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覺則早已到來。從南亞次大陸到阿拉伯半島,從美國西部到墨西哥灣,“超級熱”已經成為人們的共同感受。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下屬國家環境信息中心預測,2024年有50%的幾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躋身史上5個最熱年份的幾率則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