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觀察」太平洋西北部夏季的絢麗浮游植物

2022年07月02日16:05:04 科學 1807

「太空觀察」太平洋西北部夏季的絢麗浮游植物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26日

2022年初夏,一個高壓系統給太平洋西北部帶來了溫暖晴朗的天氣。6月26日異常無雲的天空讓衛星觀測到附近海洋中正在形成的一種多彩現象:無數浮游植物的擴散。

夏季,由於離岸風將表層海水推離海岸,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在太平洋東北部地區很常見。這會導致溫度較低、營養豐富的海水從深海湧出,為浮游植物的生長提供燃料。研究表明大量的營養物質也由薩利希海的環流和上升流提供,從而提高了溫哥華島和華盛頓附近大陸架的浮游植物生產力。

天空晴朗到衛星能看到這樣的水華是不太常見的。但在6月26日高壓天氣系統與之相關的下沉空氣有助於防止雲層在陸地和近海形成。那天早上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美國宇航局的泰拉衛星獲得了這張自然色圖像。

浮游植物是漂浮的、漂浮的、類似植物的有機體,它們利用來自太陽的能量,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混合,並將其轉化為碳水化合物氧氣。這些生物為海洋食物網提供了重要的能量來源,為從浮遊動物到魚類、貝類到鯨魚等各種生物提供食物。

如果沒有實物樣本,就不可能確定圖像中存在哪種浮游植物。華盛頓和俄勒岡州海岸附近最綠色的地區可能含有硅藻,硅藻是一種微小的藻類,有硅藻殼和大量的葉綠素。球藻-一種被碳酸鈣板包裹的浮游植物,往往使海水呈現出更乳藍色,可能出現在溫哥華島西南部的水華中。也可能有沉積物混入其中,特別是在哥倫比亞河口和弗雷澤河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着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着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
嫦娥六號,到家!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到家!

今天,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探測器已於本月初先後完成月球背面軟着陸、採樣、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等工作。歡迎回家致敬追夢的中國航天來源:央視新聞、央廣網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AI技術厲害在哪?業內人士:將支持虛擬員工等未來智能產品創新 - 天天要聞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AI技術厲害在哪?業內人士:將支持虛擬員工等未來智能產品創新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各獲獎項目中,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相關聯的項目明顯增加,涉及多語種智能語音、智能車聯網、智慧高速、超級計算等應用場景。其中,“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
月球樣品實驗室已準備就緒 靜待“天外來客” - 天天要聞

月球樣品實驗室已準備就緒 靜待“天外來客”

嫦娥六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背採樣返回任務,稍後將進行轉運,後續還將進行樣品開艙,並交接給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進行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在我身後就是我國探月工程的地面應用系統,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着陸採樣時的全景圖,當時就是在這裡回傳生成的。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