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有自己的方言嗎?

2022年07月02日13:49:08 科學 1930


動物也有自己的方言嗎? - 天天要聞

人類由於居住地區的不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方言。比如我國的江浙地區,就有蘇北話寧波話蘇州話無錫話紹興話等等。那麼,動物有沒有方言呢?


動物也有自己的方言嗎? - 天天要聞

早在70年代,美國著名鯨類學家羅傑斯·佩恩夫婦在考察座頭鯨時,發現生活在大西洋百慕大海域的座頭鯨叫聲,與生活在太平洋夏威夷海域的座頭鯨叫聲有差別,這會不會是在不同地區中生活的座頭鯨,具有不同的“方言”呢?


動物也有自己的方言嗎? - 天天要聞

專門研究海豚語言的日本科學家黑木敏郎認為,海豚的語言同人類的語言很相似,不僅有通用的“普通話”,而且還具備各自特有的“方言”。他列舉了一個例子,生活在大西洋的關東海豚有17種語言類型,而生活在太平洋的關東海豚有16種語言類型,它們之間有9種語言是通用的,約佔一半,而另一半語言是各自所特有的,互相都聽不懂,這就是海豚的方言。


動物也有自己的方言嗎? - 天天要聞

不久前,美國聖迭戈的哈布斯海洋世界研究所的珍妮特·托馬斯,以及加拿大野生動物服務中心的蘭·斯特林兩位科學家,在南極洲考察海豹時發現,生活在南極半島海域的威德爾海豹,與生活在麥克默多海峽附近海域的威德爾海豹的叫聲是有差異的。


動物也有自己的方言嗎? - 天天要聞

最近,英國威爾士的格萊莫根大學鳥類學家蘭斯·沃克曼,用聲譜儀分別錄下了威爾士地區和蘇塞克斯地區知更鳥的鳴叫聲,發現它們雖然是同一種鳥,但是鳴叫聲音的旋律和音調不同。這說明不僅海獸有方言,鳥類也有方言,問題是我們過去沒有研究過。

那麼,動物的“方言”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告訴我們,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同一種動物,在它們剛誕生的那一天起,一直是聽本地區動物的叫聲,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它們不斷地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久而久之,這一地區的動物叫聲就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於是,動物的“方言”便漸漸產生了。這與人類方言形成的情況很相似。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 天天要聞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夏季是蚊蟲類孳生的高發期,比較常見的有蚊子、伊蚊、臭蟲、蒼蠅、毛毛蟲、蟋蟀、蟑螂等。其中,吸血蚊子無論在家裡,還是在野外都能看得到,見人就咬。反正人們對蚊蟲是比較忌憚的,因為它們會攜帶一些細菌。近日,湖南益陽桃江縣局部出現遍地“雞公蟲”引發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 天天要聞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文昌魚其實並不是魚,它是低等無脊椎動物向高等脊椎動物演化時的過渡生物,早5億年前...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聞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龜日,“小綠”我決定給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暢遊,晒晒太陽,餓了就在珊瑚叢中覓食。吃飽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尋一處暗礁睡午覺。 作為海洋爬行動物,我們綠海龜用肺呼吸,這....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 天天要聞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顆孤獨的明珠,長久以來都是人類嚮往和探索的聖地。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上的新發現,無疑給人類帶來了前所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 天天要聞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封面新聞記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四川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聯合發表了一個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滎經鳳仙花。滎經鳳仙花。攝影 宋心強據了解,鳳仙花屬是鳳仙花科中最大的屬,全世界有1000餘種,主要產於歐亞大陸的熱帶...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 天天要聞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譚羽清 馬曉玉 張崢航天技術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更是人類探索宇宙、認知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航天活動,人類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奧秘,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同時,航天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