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2022年06月29日11:01:08 科學 1116

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照相機(LROC)項目團隊在月球表面發現了兩個大坑,這兩個大坑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觀察過月面的朋友就知道,月球表面是坑坑窪窪的,遍布着密密麻麻的隕石坑。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月球並沒有大氣來阻擋隕石,隕石不受任何阻力就能撞擊在表面上,因此月球的表面上有着非常多的月坑,而且大小不一,有的只有幾十厘米,大的卻能有幾百公里。據估計,直徑大於10千米的月坑總數多達數萬個。

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 天天要聞

月球表面的月坑數量如此之多,為何這兩個大坑卻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呢?

飛行物撞上月表

早在今年3月的時候,就有科學家觀測到有一個重約3噸的飛行物撞上了月球的表面,是近期經過確認才發現月球的表面被撞出了兩個大坑,直徑分別為16米和18米,因為兩個坑之間有重合的部分,因此被認定為連環坑。

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 天天要聞

撞擊的位置是在月球背面的赫茨普龍環形山,根據相關數據進行推測,科學家傾向於認為這兩個大坑是由於飛行物撞擊造成的,但是至今為止仍無人來認領這個飛行器。其實2015年的時候,美國的卡塔琳娜巡天系統就曾經檢測到這個飛行物,這個物體環繞着地球在進行旋轉,而非地球,因此可以排除它是小行星的可能性。

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 天天要聞

當然,有科學家推測,這個飛行物很有可能是之前美國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殘骸,但經過計算,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西安交通大學的黃少鵬教授認為,此次撞擊月球表面的物體大概率是火箭的殘骸,畢竟科學家已經多次在月球的表面上發現火箭的第三級殘骸了。但是能夠撞出連環坑還是非常令人深思的,這或許將成為解開此次謎底的關鍵,黃少鵬教授認為此次撞擊的物體很有可能是兩頭重的飛行物。

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 天天要聞

過去更常見的是一撞一坑,因為火箭箭體連接了發動機和燃料罐,一旦燃料耗盡,就會出現一頭重一頭輕的現象,重的那一端會率先撞擊到地面。

有的同學可能會發問,無人認領的飛行器,有沒有可能是天外來物呢?

實際上,這種可能性是非常之小的。目前來看,科學家更傾向於認為此次的撞擊物是之前人類發射火箭留下來的太空垃圾,畢竟這種事情其實多少有些司空見慣了。

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 天天要聞

近地的太空垃圾

從人類開始探索太空的那時候起,地球的周圍開始遍布着各種各樣的衛星,有的退休了,有的淘汰了,但是它們最終都成為了懸掛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實際上,太空垃圾的隱患是非常大的,甚至一度威脅着由美俄主導的國際空間站,為了避免與太空垃圾碰撞,多次不得不調整運行的軌道。

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 天天要聞

除了人造衛星,近地軌道上還有部分火箭推進器的遺骸殘留,這些太空垃圾就在距離地球300-350千米的地方,圍繞着地球做高速的運動。垃圾如此之多,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又如此之近,地球的太空垃圾撞擊到月球上就算不上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為了解決太空垃圾的難題,科學家也想出了非常多的辦法,比如日本主導的“太空清潔工”項目,澳大利亞主導的“獵殺者”項目。但隨着太空垃圾的與日俱增,未來處理這些垃圾的難度也將越來越大。

月球表面驚現神秘天坑,系未知飛行器造成,可能是外星人嗎? - 天天要聞

小結:

比起外星人發射的飛行器,在月球表面撞上兩個大坑的更有可能是人類在太空製造的垃圾。當然,不論此次撞擊是否是太空垃圾造成的,太空垃圾的問題都值得我們去重視。從上帝視角想象一下,從很遠的地方往地球看來,這簡直就像是一個垃圾場。

關注麥克斯韋的科學,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天,在北緯31度,看千年紅豆樹! - 天天要聞

今天,在北緯31度,看千年紅豆樹!

古樹名木,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一株古樹,就是一方故土、一段歷史、一縷鄉愁。江陰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全市列入古樹名木名錄百年以上的有126株,分屬於15科21屬21種。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SuperDARN)2024年研討會5月20日在北京開幕。作為中國首個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探測網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當日在該國際會議上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5月20日,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
科學通報 | 浙江大學王林波團隊總結細菌對腫瘤轉移的影響 - 天天要聞

科學通報 | 浙江大學王林波團隊總結細菌對腫瘤轉移的影響

近日,浙江大學王林波教授課題組在《科學通報》發表了題為“細菌對腫瘤轉移的影響”的評述文章,對細菌與腫瘤轉移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文章闡明了細菌與腫瘤轉移的關係,區分了胞內菌和胞外菌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探索細菌通過直接影響腫瘤細胞和通過腫瘤微環境的方式影響腫瘤轉移的作用機制,討論了目前研究中存...
港媒:中國科學家開發出AI模型或可預測全球洪水 - 天天要聞

港媒:中國科學家開發出AI模型或可預測全球洪水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11日報道,中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以預測世界各地的洪水風險和跨區域流量,甚至可以對缺乏水文記錄的流域進行預測。該模型名為ED-DLSTM,不同於其他預測模型依賴歷史流量數據,它使用海拔和降水等屬性。由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在同行評議...
“鄭州航空港號”衛星發射成功 - 天天要聞

“鄭州航空港號”衛星發射成功

從今天起,夜晚璀璨的星空中,將會有一顆星星的名字以“鄭州航空港”來命名——北京時間2024年5月20日11時6分,“鄭州航空港號”衛星搭乘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纖維電池技術新突破:衣服可為電子設備充電 - 天天要聞

纖維電池技術新突破:衣服可為電子設備充電

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手機可放在編織有纖維電池的織物上充電。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一件柔軟透氣的衣服,不僅可以儲存能量,還能便捷地為手機、手錶等隨身電子設備供電。這一曾存在於科幻作品中的場景,已經變成了現實。
翱翔吧!獲救猛禽將在佛慧山重新飛向藍天 | 生物多樣性日 - 天天要聞

翱翔吧!獲救猛禽將在佛慧山重新飛向藍天 | 生物多樣性日

《濟南時報》5月20日報道 由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和濟南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主辦的2024年濟南市“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將於5月22日在佛慧山廣場舉行。活動當天,兩隻被救助的猛禽——蒼鷹、大鵟(kuáng)將在這裡被放歸大自然。 猛禽飛來佛慧山 “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和鴞形目中的所有鳥類的總稱,指兇猛的掠食性鳥類。”...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揭曉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選 - 天天要聞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揭曉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選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在上周末的第三屆上海科技傳播大會上,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揭曉,20種入選圖書,其中“科學人文”子書單8種,“科學生活”子書單8種,“科學少年”子書單4種。新一期“新發現·科普書單”的評選範圍是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出版的科普新品。經過16位初評專家和7位終評專家的認真評審,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