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2021年10月14日11:26:02 科學 1491

世界上相信有鬼的人數量驚人的多。據調查顯示,52%的美國人認為某些地方可能有鬼,這一比例每年都有所增加。英國早期的一項調查發現,52%的參與者相信超自然現象。但比起不安分的來世,夜間靈異或許有更科學的依據。

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 天天要聞

以下是對你家裡有鬼的六種邏輯解釋。

1.電磁場。

幾十年來,加拿大神經科學家研究了電磁場對人感知鬼魂的影響,假設脈衝磁場在意識層面上是不可感知的,可以讓人感覺到房間里有一種“存在”,引起大腦顳葉異常活動模式。他在自己的實驗室里對戴着所謂“上帝頭盔”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一些持續15到30分鐘的弱磁場圖案出現在某人的頭上,會給人一種房間里有一種看不見的存在的感覺。

隨後的研究推翻了這一理論,認為人們是在回應他們會感覺到鬼魂而不是電磁場的說法。然而,加拿大神經科學家反駁說,該實驗遵循了與他自己的研究截然不同的方案。其他科學家也發現,鬧鬼的環境通常有不尋常的磁場。

2.次聲波

亞音是人類聽不到的低級聲音(雖然其他動物,如大象也能聽到)。低頻振動會引起明顯的生理不適。研究風力渦輪機和居民樓附近交通噪音影響的科學家發現,低頻噪音會導致定向障礙、恐慌、心率和血壓變化,引發類似的影響,感覺到一個鬼魂。在1998年一篇關於鬧鬼的自然原因的論文中,工程師維克描述了為一家醫療設備製造商工作,據報道,該製造商的實驗室有一個鬧鬼的房間。每當維克在這個特定的實驗室工作時,他都會感到沮喪和不舒服,經常聽到和看到奇怪的事情——包括一個看起來像鬼的鬼。最後,他發現房間里的風扇發出了19 Hz的駐波,產生了聽不見的振動,導致他迷了路。進一步的研究還表明,次聲和奇怪的感覺,如脊椎發冷或不安之間有聯繫。

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 天天要聞

3.黴菌。

工程學教授謝恩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參觀了據報道鬧鬼的地方,尋找一種不太超自然的活動:黴菌生長。初步研究表明,一些黴菌會引起聽起來很奇怪的癥狀,如非理性恐懼和痴呆症。“我看過很多鬼劇,”他說。他開始懷疑“這其中是否有聯繫,我們也許能解釋為什麼人們會有這些感覺。”謝恩說。到目前為止,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很難說這是否是一個促成因素,但有趣的是看到這些’有毒的黴菌’存在於鬧鬼的地方”。

5.別人說這是真的。

在一項研究中,倫敦大學心理學家要求參與者觀看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名靈媒可能會用意念彎曲一把金屬鑰匙。在一個案例中,受試者與一名“參與者”一起觀看視頻,該參與者實際上與研究人員一起工作,並聲稱確定看到了鑰匙彎曲。這些受試者比那些聲稱鑰匙沒有彎曲或什麼也沒說的人更有可能報告他們看到鑰匙彎曲。“一個人的敘述會影響另一個人的記憶,”如果其他人自信地斷言他們看到了鬼,這可能會影響其他證人相信他們看到了鬼。

6.我們要相信。

“相信有鬼是有動機的,”研就學家解釋道。“我們都想相信死後有生命。我們通常不喜歡我們會死的想法。”證實偏見對我們的觀點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發現,無論如何,我們更有可能相信我們想相信的證據。“

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生態攝影師鏡頭裡的祁連山生靈 - 天天要聞

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生態攝影師鏡頭裡的祁連山生靈

林中猞猁。鮑永清 攝這裡,垂直海拔梯度編織出立體的生物多樣性譜系,從河畔林海到山麓草原再到高山冰雪,溫帶灌叢草甸、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杜鵑灌叢與流石灘植被依次鋪展,形成中國西部最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態系統。雪豹穿梭於裸岩與灌叢之間,綠絨蒿在流石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 天天要聞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屆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着眼於益生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益生菌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作為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養樂多支持主辦的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 天天要聞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黨組發布任免通知,經研究,決定:孔大力同志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免去沈志強同志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職務。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長(試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強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長職務,保留正局級。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動力學中心“行星物理與...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 天天要聞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熟悉刑偵推理類作品的朋友們,肯定對氰化物印象深刻——畢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點劇毒的氰化物就飲恨當場。然而,在無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為傳情達意的禮品。不僅如此,動物“情侶”之間還有很多讓人大跌眼鏡的危險互動,在這個 520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 天天要聞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過去十年里,間歇性禁食已悄然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據《自然》雜誌報道,一項統計發現,2023 年美國超過 10% 的成年人都在實踐這種飲食方式。在互聯網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發現各種間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體操作,給身體帶來種種益處。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 天天要聞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22日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62717個,並首次收錄了蜻蜓和蚯蚓。“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物物種名錄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物多樣
OpenAI在阿聯酋啟動“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擴展至亞太地區 - 天天要聞

OpenAI在阿聯酋啟動“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擴展至亞太地區

【TechWeb】近日,OpenAI聯手G42、甲骨文、英偉達、軟銀和思科等公司,共同宣布打造“星際之門阿聯酋”(Stargate UAE),這是OpenAI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平台Stargate的第一個國際部署項目。作為“OpenAI for Countries”倡議下的首個合作夥伴項目,OpenAI正在與G42合作,在阿布扎比阿聯酋-美國人工智能園區(UA
於涵洋課題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連接 - 天天要聞

於涵洋課題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連接

蘇糖核酸(TNA)是一種非天然核酸,結構簡單(圖1),能像RNA一樣鹼基配對,也能摺疊形成功能性結構,因此被視作生命起源早期可能的遺傳物質。而且,TNA具有優異的抗核酸酶降解能力,在生物醫學應用中展現出潛力。圖1. TNA與RNA的化學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