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在科技發展領域已經取得了眾多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是在紅空航天領域。今天就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國在9月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無不顯示出我國科技發展的飛速進步。
一、2021年1-8月份火箭發射次數超美國
2021年我國已發射火箭總數已經達到31次,力壓美國位居全球第一。而一直號稱已經超越我們的鄰居印度,全年的發射次數為2,其中成功一次,失敗一次。而失敗的這次所發射的更是其全國矚目的,被稱為“天空之眼”的,該國首顆地球靜止軌道成像衛星(GISAT-1)。而他們發射這顆衛星的目的則是想要他們提供大面積“感興趣區域”的近實時圖像。
再反觀我國的航空航天技術,曾經國際空間站以各種無理的理由將我們拒之門外,如今它們即將退役,而我們獨自研發的中國空間站已經升入太空穩步運行。我們空間站的第一批工作人員也已經圓滿完成任務順利返航。
二、籌建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我國已正式批准籌建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並且將分別在北京和深圳分別建立。等這兩座測試中心建立完成,對於更好的發揮計量對石墨烯材料產業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有着重大的提升。
石墨烯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在新材料、能源方面,還是航空航天、國防等方面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烯生產和消費國家。此次測試中心的建立,將會極大的提高我國在石墨烯材料領域的研發和創新能力。
三、軟件業務收入達到了59710億元
根據工信部數據統計,2021年1-8月份,我國軟件業務收入達到了597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8%。而這其中,工業場景、技術服務、數字安全等行業成為了軟件發展的新方向。在未來幾年之內,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將成為我們技術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對於人才的培養,更是我國科技研發的關鍵,各大城市、重點科技發展區域也都加大了人才的培養計劃。
四、國產自研汽車突破
目前各大汽車企業、科技企業都調轉方向主攻智能汽車,但是在燃油車的發展的提升上我們也仍在繼續。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東風風神奕炫MAX再次突破了傳統的設計理念,詮釋了什麼是賽道級寬體家轎。作為一款高性價比的家用轎車,其搭載的馬赫動力1.5T發動機和MHD混動系統提供了超凡性能。搭載的准L3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Windlink6.0人工智能車機系統的智能科技讓其智能化體驗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賽道風暴美學的設計、星空全景天窗以及零壓舒享座椅等更顯示出了潮流品牌。#風神奕炫MAX燃擎上市#
五、運載火箭即將實現“流水化”生產
在全球大多數國家還要依靠其他國家來用火箭發射衛星的時候,我們的運載火箭即將要進入流水線式的製造、測試流程。就像現在的汽車製造一樣,以後我們可以做到一條生產線5天就造出1枚運載火箭。這可不是普通的火箭,而是可以運載衛星到達太空的火箭。
六、半導體技術突破性進展
我國半導體技術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經過長達1年多時間的科研攻關,我國成功將半導體激光隱形晶圓切割設備的分辨率從100nm提升至50nm。而50nm可以說是目前行業內的最高精度,我們成功實現了此技術上的更新迭代,這對於芯片生產的質量、效率等方面都會有着巨大的提升
雖然在整體的半導體發展方面我們還是相對落後的,但是每一次的進度都是我們的科研人員付出超過別人十倍、百倍的辛苦才換來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總結
看完9月份的這些科技進展,心底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國科技的發展進步已經越來越快,正在逐漸地縮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甚至在很多領域已經實現了完全的反超。身為一個中國人,為能夠看到祖國的快速發展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