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自尋死路嗎,面對比人類強大太多的人工智能,該怎麼辦?

2021年05月10日20:39:07 科學 1255

人工智能毀滅人類的情節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出現過,像《終結者》中,天網發動核戰爭,導致末日來臨。雖然這是影視作品中的情節,但是現實中這樣的情節也可能會發生。

人類在自尋死路嗎,面對比人類強大太多的人工智能,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地球毀滅想象圖

最近基辛格曾發出警告,表示雖然核武器在冷戰期間已經大到足以破壞整個地球,但核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進步,而且中美是這方面的領先者,使世界末日的威脅成倍增加。這也是基辛格對於人工智能的擔憂。

其實不止基辛格擔心人工智能的高度智慧,霍金、比爾蓋茨等都發表過對於人工智能的擔憂。

2008年,在牛津大學舉行的全球災難風險會議上,針對不同全球災難風險的專家進行的非正式調查顯示:到2100年,人類滅絕的可能性為19%。

人類在自尋死路嗎,面對比人類強大太多的人工智能,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2008年風險會議概率圖

其中的分子納米技術和超級智能AI並列第一,為百分之五的概率。

那麼人工智能是什麼?

人工智能,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過普通計算機程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值得大家擔心,人工智能中的弱人工智能就不需要大家擔心。

弱人工智能是指不能製造出真正地推理(Reasoning)和解決問題(Problem_solving)的智能機器,這些機器只不過看起來像是智能的,但是並不真正擁有智能,也不會有自主意識。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所謂的智能設備其實就屬於弱人工智能系列裡面的,雖然叫弱人工智能,但是它們也並不弱。現在很多弱人工智能的計算、存儲能力都已經遠遠超過人類了,像我們現在使用的計算機、智能手機等。

那麼什麼人工智能會值得這些科學家擔心呢?

那就是強人工智能

強人工智能(Strong AI)或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是具備與人類同等智慧、或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能表現正常人類所具有的所有智能行為。

並且,這樣的機器將被認為是有知覺的,有自我意識的。可以獨立思考問題並制定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體系。強人工智能的可怕在於它會有自行學習、計算、分析的能力。

谷歌技術總監庫茲∙韋爾的書《奇點臨近》中,庫茲韋爾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增長是呈指數級增長。甚至還在書中預言2045年計算機智能超越人類。

也就是如果人類真的在未來發明了和人腦同樣智慧的人工智能,那麼這個人工智能會在很短的時間通過學習、分析等,來不斷強化自身,從而在智慧上遠遠超過人類。這也是強人工智能可怕的地方。

現在的人工智能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

從1997年IBM的計算機深藍戰勝了人類的國際象棋的世界冠軍。到2016年由谷歌開發的阿爾法圍棋(AlphaGo)戰勝了人類圍棋的世界冠軍。

人類在自尋死路嗎,面對比人類強大太多的人工智能,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IBM深藍計算機

這標誌了阿爾法,象徵了計算機技術已進入人工智能的新信息技術時代,其特徵就是大數據、大計算、大決策,三位一體。它的智慧正在接近人類。

所以對於等於或超過人類智慧的強人工智能其實並不遙遠。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機器人索菲亞。索菲亞是由香港的漢森機器人技術公司開發的類人機器人。她的研發旨在學習和適應人類的行為、與人類一起工作,並在世界各地接受採訪。 2017年10月,索菲亞成為沙特阿拉伯公民,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國籍的機器人。

人類在自尋死路嗎,面對比人類強大太多的人工智能,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機器人索菲亞

在2016年3月,機器人設計師戴維·漢森(David Hanson)的測試中,漢森曾問及索菲亞:你想毀滅人類嗎?索菲亞的回答是:“她將會毀滅人類。”漢森對這個答案笑了,似乎對索菲亞的威脅不以為意。雖然對於索菲亞的回答,可能是設計師給大家帶來的一個玩笑。但是對於強人工智能來說,他們擁有自主意識後,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情感,這個現在還不得而知。

人類在自尋死路嗎,面對比人類強大太多的人工智能,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索菲亞與漢森

科技是把雙刃劍,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如果正確使用人工智能,對人類的社會發展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反之,則可能會出現像終結者作品中的情景。所以讓我們利用好人工智能對於社會的發展。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謝謝大家觀看,我是火宗君 拜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一位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挑戰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項式方程。多項式是涉及一個變量的冪方程,例如二次多項式:1+ 4x -- 3x2= 0 的這些方程式是數學和科學的基礎,它們在數學和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 天天要聞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繼去年的空氣造澱粉之後,這段時間我在網上就看見個更逆天的:武漢有一家公司實現了從稻米里生產人血......“稻米”,“生產”,“人血”,每個字都能看懂,連起來一讀差評君我是真納悶了,這還是中文嗎?再一看,好好好,這居然還是人民日報發布的......由於這些關鍵詞太過魔幻,差評君我這不得不連夜查資料調查一番,看看...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