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能量不足的人,總喜歡做這些傻事,越做越虛

一個人最重要的,莫過於他體內的“精氣神”。

精元、氣息、精神,決定了當事人的健康狀況。精氣神越充足,身體也就越健康。

精氣神,以及身體的健康程度,也反映了當事人的“生命能量”。

人體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機器,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夠運行。可要是缺乏能量,機器運行不下去,也就容易崩潰,甚至於毀滅。

所謂“養生保命”。養的,就是精氣神。

生命能量不足的人,總喜歡做這些傻事,結果不過是越做越虛罷了。

一、生理慾望膨脹的人,都比較虛。

人到中年的男人,為什麼需要節慾?

年輕的時候,夜夜做新郎都沒問題。可到了三四十歲,身體精力逐漸衰退,別說夜夜做新郎了,也許稍微透支一點,都會頭腦發昏,腰酸背痛。

生理慾望,並不是越膨脹越好,而是適度就好。

適度的生理慾望,有利於調節日常生活的情趣;過度的生理慾望,基本都會透支自己的精氣神,讓自己的精神愈發萎靡。

對於“節慾”,肯定有人不信邪,我現在身強體壯,怕什麼呢?

現階段,確實身強體壯,可未來呢?這是說不準的。要知道,人只是血肉之軀。

保養血肉之軀,唯有降低慾望,減少透支,才是最好的養生、保命之道。

二、為了名利、爭鬥,殫精竭慮的人,都比較虛。

一個問題:究竟是平平淡淡地活着比較好,還是波瀾曲折地活着比較好?

有且只有一個答案,平平淡淡地活着比較好。

很多人都認為,要當精英、老闆、大官,才算成功。殊不知,當精英、老闆、大官,都需要殫精竭慮,各種算計,活得焦慮不堪。

這種殫精竭慮、各種算計的生活,終究是不得長久的。

首先,透支自己的腦力、精力,無法輕鬆下來,生命能量就不可能得以恢復;

其次,名利場的爭鬥,終究是代價極大的,要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要麼你死我活,甚至晚節不保。

遠離名利場,過點平平淡淡的小日子,並不是沒有上進心,而是歷經千帆後的最好選擇。

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人,都比較虛。

常言道:“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一個人的野心,要是比蒼天還要高,那他的命數,就會比紙張還要淺薄。

能力,要配得上自己的野心。配不上,輕則被野心吞噬,重則失去一切,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就是孔子談到的“德不配位,必惹災殃”。

肯定有人不理解,為什麼非要心比天高呢?難道說,認清楚自己,有自知之明,就如此困難嗎?

只能說,認清楚自己,有自知之明,這都是需要智慧的。而絕大多數人,都缺乏自知之明的智慧。

就跟吃飯一樣,吃七成飽就行了,適可而止,有利於腸道消化。可要是吃了十成飽,或者更飽,分分鐘會撐死。

四、不懂得勞逸結合、一味拚命的人,都比較虛。

古人早就說過,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在世一蜉蝣。

意思是,吃得飽,穿得暖,那就可以了。至於其他,又何必奢求過多呢?人生在世,不過是天地當中的小蟲子罷了。

就拿“內卷”舉例子。

總有人選擇拚命內卷,甚至到了猝死的邊緣。這些人還自我安慰,只要內卷了,努力了,未來就有收穫了。

他們不知道,適度的壓力,可以轉化為動力。可過度的壓力,只會轉化為醫院的病歷,甚至是火葬場大屏幕上的名字。

勞逸結合,在這個內卷瘋狂的年代,顯得特別重要。

內卷無限,而生命有限,只有一次。拿有限,且只有一次的生命,去拚命內卷。這,並不是聰明,而是實打實的愚蠢。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