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敘事醫學嗎?普陀這場擂台賽,讓你聆聽故事、治癒身心

當你因失眠走進診室,醫生沒有急着開檢查單,而是問:“您最近睡不好?能和我聊聊每天的生活嗎?”當你嘆了口氣,開始滔滔不絕:“最近家裡事情太多了……”這段話里藏着比“失眠”更重要的線索,這就是敘事醫學的力量。

為進一步提升“雙簽約”模式下家庭醫生的服務質量,加強醫患溝通與信任,推動敘事醫學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的應用,4月7日,普陀區首屆敘事醫學賦能家醫“雙簽約”——“我和我的簽約家庭”優秀案例擂台賽成功舉辦。來自全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16名選手同台競技,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融合醫學專業與人文溫度的暖心故事。

比賽現場,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樓凱敏講述了她與上級醫院專家組成的“雙簽約”團隊,用專業與溫情守護老林一家的感人故事。得知老林父子倆的生活困境,樓醫生協調醫療資源、志願者幫扶。在老林突發高血壓時緊急救治時,妥善安置小林入住養老院,承諾代父持續關懷。老林離世後,樓醫生踐行約定,成為小林的家庭醫生,每周都到養老院看望他。“我與林老伯之間的約定,不僅是對他的承諾,更是家庭醫生與雙簽約家庭之間的健康約定。家庭醫生不僅是健康的守護者,還可以成為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支柱;不僅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更是社區居民的健康夥伴和情感依靠。”台上,樓凱敏動情地說。

長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程夢悅分享了自己與一對簽約老夫妻的故事。得知空巢而居的夫妻倆因老先生腿腳不便而就醫困難,程夢悅主動為他們對接家庭病床服務。上門診療中發現患者存在作息紊亂、過量甜食等問題,程醫生就聯合心臟康復專家制定個性化方案,通過微信建立動態反饋機制。當老人面臨遷居廣州的抉擇時,程醫生團隊結合當地氣候特徵定製“健康旅行套餐”,涵蓋運動、營養、用藥全維度。“通過雙簽約工作的開展,走進患者家庭並從中尋找出問題的根源,更有背靠專家老師指導為簽約居民服務的底氣。”程夢悅自信地說道。

案例展示

從《張阿姨的“降壓之旅”》到《逆境中的堅持》,從《傾聽的力量》到《愛與照護的堅守》,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展現了“雙簽約”服務模式下,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的聯動,實現了從疾病篩查、急症轉診到康復隨訪的全周期健康管理。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管理模式,讓醫療關懷突破生理指標,深入患者的情感需求與生活場景。

“如果傳統問診像‘填空題’,更多地關注‘哪裡疼,多久了’,那敘事醫學就是‘閱讀理解題’,醫生通過傾聽患者的日常瑣碎,拼出疾病的全貌。”本次擂台賽主評委、WONCA五星級醫生、海峽兩岸醫藥協會全科專委會特聘會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全科醫學系教授祝墡珠直言,敘事醫學的力量就在於用故事治病。

當基層醫療的步伐從“以病為本”逐步轉向“以人為本”,敘事醫學也將為家庭醫生“雙簽約”服務注入全新的活力。“這不僅僅是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更是守護市民健康防線的關鍵布局。”普陀區衛生健康事務管理中心主任吳玉苗說,家庭醫生不僅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更是居民生命故事的傾聽者。

以此擂台賽為契機,普陀區展現了家庭醫生如何將居民的健康需求轉化為“一家一故事”的精準服務,把冰冷的診療數據升華為有溫度的生命對話。擂台賽不僅是對過往工作經驗的總結提煉,更是對“醫學技術”與“人文關懷”融合路徑的深度探索。同時,也進一步推動“雙簽約”服務從單純“專家下沉”的1.0階段邁向更加註重“醫患共情”的2.0時代,成為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醫療高質量發展“普陀經驗”。

事實上,自2017年起,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全科醫學祝墡珠工作室”的指導下,普陀區率先在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探索以家庭為單位的“1+1+1”專家、家醫雙簽約服務模式。藉助二、三級醫院專家的支持,家庭醫生能夠為簽約居民家庭的所有成員提供全科醫療服務,實現了整個家庭的“一站式”綜合健康管理。普陀區也先後獲得第四批上海市“創新醫療服務品牌”、第四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提名獎、上海市社區衛生特色服務項目等榮譽。

原標題:《你知道敘事醫學嗎?普陀這場擂台賽,讓你聆聽故事、治癒身心》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