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華山臨床醫學院2.0版?復旦上醫深化教研醫協同機制推動醫學教育改革

新民晚報訊(實習生 查文瀾 記者 易蓉)着眼健全教育教學組織架構,發揮附屬醫院醫學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着力培養國家需要、人民滿意的好醫生大醫生和醫師科學家,建設一流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推動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持續走向縱深。昨日,復旦大學中山臨床醫學院和復旦大學華山臨床醫學院同時揭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岩,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解冬,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長陳昕煜出席活動。

圖說:復旦大學中山臨床醫學院和復旦大學華山臨床醫學院揭牌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據介紹,復旦大學持續創新“學校-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的醫學教育管理體制,不斷完善“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教研醫協同機制,此次改革強化臨床教學主體職能。新臨床醫學院作為復旦大學的二級學院,以立德樹人和醫學教育教學為主責,同時承擔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

師資方面,嘗試建立一支深刻理解醫學人才培養內涵、掌握現代醫學教育方法、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職教師隊伍。兩個臨床醫學院有院士6名,國家級人才、領軍人才及青年英才96人次,研究生導師超過700人,每年承擔課程教學3700學時,課間見習和床邊教學9400學時,並承擔相應臨床實習帶教任務。臨床醫學院將配強輔導員和班主任,其中班主任由來自臨床醫學院和各個醫院的中青年業務骨幹擔任,熟悉醫學教育過程和職業規劃,形成從入學到畢業、“思政+學業”全過程的學生管理新模式。

新的臨床醫學院將繼續弘揚復旦上醫跨單位組建臨床學系的傳統,在全部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內集合優秀的專兼職師資共同開展教學,保障臨床醫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均質化。兩家臨床醫學院的學生都能同等享受到復旦各醫院、各學科的優質資源,同時得到所有附屬醫院大牌專家的悉心授課,並在各家醫院頂尖科室實習輪轉。

未來,復旦上醫將繼續加強統籌,積極穩慎推進臨床醫學院改革,以強化醫學生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大力提升學生專業學識、臨床技能、創新能力和職業精神、人文素養、醫患溝通能力,為培養一流臨床醫學人才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