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兒童實體腫瘤中神經母細胞瘤排第一位

4月15日-4月21日是第30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4月15日上午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為腫瘤患兒家庭舉辦“金牌小戰士”第二屆線下義診和關懷活動,普外二科的住院腫瘤患者、出院腫瘤患者、康復多年的病友及家屬,醫護人員、志願者等共百餘人參加活動。

10歲的可可,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收到了“金牌小戰士”的獎牌,一年半的時間裡,她頑強地挺過了12次化療、5次免疫治療,結療後普外二科的醫生護士都誇她是個勇敢的好孩子。

時間回到2021年10月,可可因為“腹痛3天”住進了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檢查結果考慮神經母細胞瘤病並淋巴結與骨轉移可能性大。腫塊活檢及骨髓的檢查結果最終確診可可為神經母細胞瘤m期,高危組,骨髓繼發惡性腫瘤,多發椎體繼發惡性腫瘤,多處淋巴結繼發惡性腫瘤。

在可可父母充分的信任下,李勇主任團隊積極聯繫國內先行免疫的多位專家,經過綜合評估、多學科會診等詳盡的前期準備工作,2022年11月8日,可可開始了gd2單抗輸注。作為省內首例神經母細胞瘤gd2免疫治療患兒,每一個和可可相關的數據都牽動着醫護人員的神經,高熱、血管滲漏、血壓下降、皮疹等不良反應,可可都順利挺過來了。可可在順利完成了5個周期、長達半年的免疫治療後,她的mibg檢查的curie評分為“0”分,表明可可的各項指標未見異常,預後良好。

“各年齡段兒童包括新生兒都有可能患癌,發病部位也包括了全身各個系統。”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主任李勇介紹,兒童惡性腫瘤中,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發病率排名前三。1-3歲內的兒童,以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多見,7歲以上的兒童多見於肉瘤等腫瘤。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是湖南省兒童實體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近三年收治實體腫瘤患兒960例,排名前三的分別為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

李勇提醒:“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並非易事,多重因素導致延誤了部分患兒的診治。他認為主要源於三方面:1、傳統觀念認為中老年人才會患癌,因此很多家長以為兒童惡性腫瘤罕見,即便出現了疼痛、腫物等異常癥狀也很少往這上面想;2、兒童年幼,大多患病時無法準確表達感受,造成腫瘤發現困難;3、目前的技術對於兒童腫瘤的早期發現較為困難,相關篩查手段有限。

“如果能夠早診早治,很多兒童腫瘤治癒率可高於80%以上。”李勇說,手術結合放化療,療效普遍很好。這是由於兒童腫瘤絕大多數來源於胚源性組織,對化療、放療等敏感性優於成人。其次,因為兒童心理單純,治療時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此外,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期,身體恢復更快。

【鏈接】兒童惡性腫瘤的常見信號

兒童惡性腫瘤典型的癥狀主要有發熱、消瘦、食慾明顯下降,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出血傾向、局部包塊、淋巴結和肝脾腫大等,但是具體信號因人而異。

1、不明原因的腫塊:小兒腫瘤絕大多數都以腫塊為突出表現,如胸、腹、頸、鼻咽、眼球、皮膚等處的腫塊,且逐漸增大者。

2、眼睛變化:眼外突,視力減退,瞳孔擴大等。瞳孔由黑色變為白色、灰白色、綠色或紅色,即所謂“貓眼征”,是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表現。

3、不明原因的疼痛:如關節酸痛、腹痛等。

4、神經系統癥狀:無故嘔吐,言語不清,行走不穩,頭痛,面神經麻痹等。

5、發熱:特別是原因不明,持續2周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6、面色蒼白:如面無血色,唇及結膜蒼白應警惕。

7、紫斑:貧血及有易出血傾向,皮膚黏膜無故出現瘀斑或出血點,如牙齦、口腔出血,或皮膚有出血點。

8、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全身或頜下、頸下、腋下、腹股溝有淋巴結腫大且無壓痛感。

 9、無癥狀性血尿,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及下腹包塊。

10、不思飲食、身體日漸消瘦。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通訊員劉少紅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