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仰卧位
1、問題一與治療方法:
(1)問題一:出生時即表現為弛緩,沒有生理性屈曲的體驗。無上肢內收、屈曲,手不能抓握。無手抱膝、手抱足或者抱足吃,也沒有出現豎頸、抬頭。向俯卧位翻身左側優於右側。
(2)治療方法:
①仰卧位,輔助下屈曲膝部,將食物放在患兒視線前方,鼓勵患兒抬起頭部去夠取食物。
②從仰卧位到俯卧位翻身時,必須在輔助下屈曲下肢並迴旋腰部、前傾肩部以幫助其翻身。
2、問題二與治療方法
(1)問題二:雙側上肢並不都同時伸向前方,可有一隻手向前伸展,另一隻手在體側的情況。
二、俯卧位
1、問題一與治療方法
(1) 問題一:出生時沒有生理性屈曲體驗。俯卧位時要保持頭部穩定控制上肢就不能內收、屈曲。
俯卧位時,雙上肢緊貼軀幹放置(胎兒水平)。肘關節屈曲在肩關節後方,前臂能保持支撐姿勢,但是只要頭不上抬,肩和、上肢就後縮,右側比左側出現早。
(2)治療方法:
①俯卧在治療師膝部,前臂支撐,肩關節內旋、內收,手輕輕握。讓患兒自己照着鏡子進行抬頭訓練,抬頭的過程中,需要屈肌和伸肌共同作用以保持頭部正中位姿勢。必要的時候固定下肢,目的是避免髖關節過度伸展、外展。
②從俯卧位轉換成仰卧位:俯卧位時,肘關節屈曲支撐,治療師使患兒下肢屈曲後,患兒利用向側方翻身時的頸立直反射可翻身至仰卧位。
③坐在治療師的膝部,讓患兒玩木棒遊戲,讓患兒進行保持正中位的訓練。可以在抓握木棒的前提下,屈曲、伸展肘關節。
2、問題二與治療方法
(1) 問題二:雙上肢的動作有缺陷現象。俯卧位姿勢體驗比較局限,患兒可通過上肢支撐向側方進行重心轉移,而向前方重心轉移缺陷。(2)治療方法:在平衡板上雙上肢內收屈曲位進行重心轉移。也可以通過雙上肢伸向前方進行重心轉移。目的是為了以後一側、上肢支撐體重,另一側、上肢伸向前方夠取物品作準備。為了抑制患兒全身性伸展外展模式,可以在患兒膝部用帶子將其固定。
三、手指精細動作與觸覺
問題與治療方法
1、問題:沒有體驗過握持反射,通過治療出現抓握動作。4個月時沒有出現握持反射。
2、治療方法
①坐在配有桌子的可調矯正椅上,讓患兒將摞好的積木推倒,以促進患兒的動態操作能力。
②可以幫助患兒抓握住食物,讓患兒體驗食物帶來的樂趣,並儘可能地幫助患兒完成進食動作。
③給予患兒手部各種各樣的刺激,特別是促進觸覺識別和辨別能力的提高。可選擇不同材質的刺激物品。
#腦癱如何干預比較好#、#腦癱干預機構哪家效果好#、#腦癱干預殘聯定點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