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 丁燕飛)“不由自主擠眉弄眼”“彎腰時肚子脹痛難耐”……天門農婦6年來被“怪病”折磨得苦不堪言,一度因“鬼臉”嚇壞小孫子,四處求醫但治療無果。好在近日武漢醫生聯手救治,7天內趕走兩大病魔,讓她如獲新生。
天門64歲的劉婆婆身體一向很健康,可在2016年的秋天,怪病突然找上門來。一天,劉婆婆做完農活回家休息,左眼皮突然“跳”了一下,以為是勞累所致並沒在意,可接下來的一周,其眼皮跳動愈發頻繁,嘴角也跟着抽搐。她前往當地醫院行針灸、藥物治療,幾個月也不見好轉,只好將就生活。6年來,劉婆婆頻做“怪相”,社交受阻,幾次嚴重的抽搐嚇壞小孫子,因此十分痛苦和自卑。禍不單行,今年8月底,她突感右上腹腹脹疼痛,彎腰時更甚,於5天后就醫,檢查結果令她大吃一驚——體內長有一枚鴕鳥蛋一般大的肝囊腫。醫生建議儘早去大醫院處理。9月11日,經親友推薦,她慕名前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找到肝膽胰外科楊智勇主任醫師求助。
在入院完善相關檢查、評估後,楊智勇主任醫師、秦弦醫生團隊於9月14日為她進行了微創的超聲引導下肝囊腫穿刺引流硬化劑注射治療,僅用一根針,便趕走了劉婆婆的疼痛。在欣喜地感謝醫生之時,劉婆婆又道出了難言之隱“怪相臉”,嘗試詢問解決辦法。楊智勇主任醫師懷疑是面神經方面的問題,遂聯繫了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熊南翔。熊南翔主任醫師了解情況後,告訴她考慮為面肌痙攣。劉婆婆立即答應積極配合檢查,並於9月17日轉到中南醫院神經外科四病區病房。
經一系列檢查,劉婆婆確診為面肌痙攣,而它可通過一種微創的顯微血管減壓術來解決。“雖然才做了穿刺,但我願意連着再做一場手術!”頑疾有救了,劉婆婆很是激動,隨後其身體狀態也幸運通過了術前評估,很快和醫生敲定了手術日期。
9月20日,熊南翔主任醫師、戴璇醫生團隊為她實行了左側面神經顯微血管減壓術,通過僅有4厘米的耳後切口,找到了壓迫面神經的責任血管,並成功分離解除壓迫。術後,患者擠眉弄眼的癥狀奇蹟般消失,直呼神奇。在李潔莉護士長團隊的精心護理下,劉婆婆恢復得不錯,於今日拆線出院。
出院前,她真誠地表示,通過親身的就醫經歷和病友的推薦,她對中南醫院醫生的醫術非常信賴,這才有了7天內連續穿刺、做全麻手術這個“大膽的決定”,並感謝醫護讓自己擺脫病魔,重拾自信,回歸正常生活。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