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吐不完,咽下去會怎麼樣?教你3招,切斷“生痰之源”

今年已經年近半百的馮師傅是遠近聞名的煙杆子,平時老是不由自主地吐痰,被子女說了無數次,但是就是忍不住。馮師傅也表達出了自己的無奈:“老毛病了,喉嚨里的痰多,感覺怎麼吐也吐不完,我總不能往肚子里咽吧?”

馮師傅的女兒小馮也擔心,“這就是抽煙抽出來的老毛斌,往肚子里咽可能更不好,咱們還是去看看吧,中西醫學都去試一試。”

於是最近小馮就帶着一家人去參加體檢,結果一家人都很健康,唯獨馮師傅被檢查出了慢性支氣管炎,醫生建議趕緊把煙杆子放下。隨後一段時間,老馮在家人“熱情”的監督下,聽從了醫生的建議,咳痰的毛病也有所好轉。

不管在什麼年齡,上到高齡老年人,下到不滿十歲的孩童,都有可能出現咳痰的情況。那麼身體里到底哪來的這麼多痰呢?今天醫生就來談一談咳痰的問題,並且教大家幾招來預防緩解多痰的癥狀,以免尷尬。

身體中的痰是從何而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身體中的痰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其實中醫和西醫都有這方面的解釋。

中醫認為,體內的痰是由於水液代謝障礙導致的病理產物,主要是與肺、脾、腎功能失調有關。中醫也把痰分為了兩種,第一種是有形之痰,也就是平時患病後吐出的痰;中醫還認為痰還有第二種,即無形之痰,這些痰不會排出,但是確實存在。如癲狂、風濕等導致手腳關節變形而引起的一些痰。

中醫對於痰症的治療也是對症下藥,進行調理,比如用一些溫通、溫潤肺、脾、腎的藥物進行治療。

西醫認為正常情況下呼吸道的腺體會不斷分泌粘液,並且形成一層薄的粘液層。粘液層可以濕潤呼吸進來的乾燥的空氣,並且吸附吸入的細菌、微生物、塵埃等物質,可以起到保護肺部功能的作用。

而粘液和空氣中的灰塵、微生物等混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的一種粘性較大的液體,也就是我們說的痰。人體呼吸道產生的痰會隨着支氣管纖毛的擺動,排向喉頭,此時人體就會感覺到有痰,隨後會選擇咳出或者咽下

正常咳痰是我們身體自身清潔功能發揮作用的表現。我們會發現往往早晨醒來洗臉刷牙時,總會感覺到有痰。這是因為在夜間呼吸道同樣會產生粘液,呼吸也會導致痰液的生成,夜間咳嗽的次數會相對減少,所以這些痰液就會在氣管內存留,早上起來就會發現痰好像會較多一些。正常人每天分泌的痰量大約100ml左右,所以有點兒痰很正常。

但是如果像馮師傅一樣,感覺痰多吐不完就需要注意了。如果痰多就說明身體出現了問題,可能是因為疾病導致。

痰多吐不完,可能是這些疾病導致的!

痰多有可能是一些感染性疾病導致的,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膿腫肺結核等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都會出現多痰、咳嗽、發熱的癥狀。

如果是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除了以上這些癥狀,還會出現流鼻涕和打噴嚏增多;如果患有肺炎、肺膿腫還會出現胸痛的癥狀。

患有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馮師傅所患的慢性支氣管炎以及患有肺泡細胞癌、左心房衰竭等疾病也會引發咳嗽痰多的表現。慢性支氣管炎多發生在冬季,周期性反覆發作,其發病時間也很長,大概會持續三個月以上,更有甚者會咳痰多年

這些疾病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最常見的感冒就容易引起支氣管炎,導致多痰。長時間工作在灰塵多、衛生條件差的環境中會容易導致感染性疾病;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也會引起一些疾病導致多痰,比如長期熬夜、抽煙、酗酒都會容易導致多痰。在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抽煙習慣是引發非感染性疾病導致多痰的一大原因。

如果大家除了出現痰多的表現之外,還伴隨着咳嗽發熱等其他表現,就要小心是疾病導致的多痰。不同的疾病,會導致不同的痰液。醫生也總結了不同的痰液可能預示的疾病,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膿性痰,如綠色或者是黃綠色痰,也可能表現為血液沉積色,同時發出腥臭味。這種痰液常見於肺膿腫、化膿性支氣管擴張。

黏液性痰,一般呈灰白色或者是無色透明狀,這種痰多半見於患有支氣管炎的患者,在肺炎初期,以及支氣管哮喘的發作階段也會見到這種痰 。

血性痰,一般主要見於支氣管擴張、大葉性的肺炎、肺氣腫患者以及阿米巴肺膿腫患者。

泡沫性痰,一般呈淡白色,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粉紅色痰液見於肺水腫患者。

如果出現痰多,痰色異常,或者伴有上述一些疾病的癥狀,醫生建議儘快去醫院就診,明確原因,並及時按照醫生要求進行治療。其次大家在平時要注意保護好嗓子,因為用嗓過度會對嗓子造成刺激和損害,也會導致痰多的情況出現。

知道了痰多的原因,還有人會擔心,如果有痰不吐出來,直接咽下去會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呢?接下來,醫生告訴你答案。

痰多,咽下去會有事嗎?

其實,這個問題大家不用擔心,痰液中的細菌、微生物、灰塵等物質咽下去之後並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

我們有時候因為場合或不好意思吐出來的痰,會直接咽下去。這些痰會和食物一樣,經過消化道,進到胃內部,痰內的細菌以及微生物會被強胃酸殺死,腸胃也有腸胃黏膜可以抵禦細菌的入侵,所以大家不用擔心痰里的髒東西會影響腸胃。如果痰內有消化不了的物質,也會隨着食物殘渣化作糞便,排出體外。

所以即使患病有痰,只要沒有嚴重的腸胃疾病,如胃潰瘍、胃內出血等,咽下去的痰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完全可以應付這種情況。

但是吐痰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如果覺得自己痰比較多,可以隨身攜帶紙巾,不要隨地吐痰,避免影響自己的形象形象,還容易傳播細菌。

那最後,醫生要為多痰的患者支招了。教大家3招,或可以切斷“生痰之源”。

教你3招,切斷“生痰之源”

1、飲食保證清淡,多吃祛濕食物

不管是不是疾病導致的多痰,除了及時檢查,做針對治療之外,調整自己的飲食也可以幫助治病祛痰。

出現多痰之後調整飲食,首先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能依舊隨心而行。多痰患者要減少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避免肺熱生痰。多痰患者要盡量少吃的還有韭菜、桂圓、荔枝幹、桔子等會生痰的食物。

其次多痰患者也要注意多吃祛濕化痰的食物,如川貝枇杷、雪梨、山藥、白蘿蔔等。其中山藥和白蘿蔔都具有健脾補氣、益胃消食、清熱生津的功效。

除此之外,在換季之時為了預防多痰、清熱降火可以試一試雪梨湯,簡單易做而且老小適宜。

2、多運動,多喝水

經常咳嗽咳痰,往往被當做是身體不好的表現,事實也是如此。多痰也可以認為是體內的水濕代謝受到了阻礙,所以多鍛煉身體,促進新陳代謝,讓身體內的氣血運轉起來,也是祛痰的關鍵。

無論什麼疾病,在吃藥、治療的基礎上加上運動往往會更有利於康復。

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養成勤鍛煉的好習慣。醫生建議大家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每天清晨可以適當地運動一會兒,可以慢跑或者散步,也可以跳跳健身操,打打太極,讓自己的血液循環更通暢。

另外運動之餘也要多喝水。多喝水,有助於濕潤呼吸道,對於化痰是有幫助的。如果覺得痰液較難咳出,也可以試試霧化吸入生理鹽水。生理鹽水吸入可以稀釋消化道內的痰液,有助於化痰,促進痰液的排出。

3、堅持按摩這兩個穴位

經常按摩身體穴位也可以幫助化痰。醫生建議大家在茶餘飯後可以經常按一按自己的內關穴足三里穴

內關穴位於手腕橫紋上方2寸左右。可以用自己的拇指來按揉這個位置,力度大小最好控制在按揉時可以感覺到穴位刺激的力度,每次可以按揉2分鐘左右。中醫上就說到,經常按揉內關穴可以宣肺止咳和理氣化痰。

第二個穴位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大概4寸左右的位置。除了可以按揉、按壓,有條件的話也可以選擇艾灸的方式。堅持刺激足三里穴能夠幫助人體健脾,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

總結

最後,醫生再來做一個總結。很多疾病都會產生多痰的癥狀,小到感冒發燒,大到肺炎、肺結核,所以如果出現了多痰並伴有痰色異常或者其他疾病的癥狀,一定要及時檢查治療,當心是嚴重疾病導致的。

在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出現多痰的表現,除了尋醫問葯,也要注意調整飲食,多喝水和運動,多按摩身體穴位對身體也有好處

【參考文獻】:

[1]黎婷,劉學,孫香娟,張豐華. 肺病治痰從氣[J]. 河南中醫,2021,41(01):12-15.

[2]劉寧,趙進喜,賈海忠,楊楨,趙勇,李慧,趙振海,劉軼凡. 疑難怪證,多因痰邪作祟;從痰論治,頑證療效可期[J]. 環球中醫藥,2021,14(09):1605-1608.

[3]溫偉,赤藝,張怡清,楊穎. 從氣治痰理論探治代謝綜合征[J]. 環球中醫藥,2021,14(09):1650-1652.

#健康真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