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避坑指南:拔智齒前糾結的那些事兒,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陸博,口腔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熱衷於用簡單明朗的文字,為市民普及口腔健康知識,保持口腔健康的關鍵在於:“預防大於治療”!

智齒相信大家不陌生,但關於智齒在江湖上的傳說,大家都聽過嗎?

口腔外科醫生經常被問到的三大問題:

“醫生,長了智齒就代表“啟智”了?”

”醫生,只要長了智齒就必須拔掉嗎?”

“醫生,拔智齒疼嗎,能瘦嗎?”

以上問題今天陸博一次性給你專業解答,本文最重要的五個知識點總結,在文末,答應我認真看完,給你點個贊!

一、智齒代表智慧?(答案:錯,沒有智齒的人不代表沒有智慧)

智齒就是指牙槽骨上最後面的第三顆牙齒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從門牙牙縫開始,由一側門牙向後數,如果有第 8 顆牙,它就是智齒。

如果沒數到,是不是代表沒有智齒?

當然不是!

大部分智齒部分或全部躲在牙齦下,肉眼根本看不見,只能通過X光片看到

比如這樣:

這就讓很多人誤認為自己沒長智齒,還認為自己沒“開智”而桑心呢~

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是有智齒的。

二、只要有智齒就都要拔掉嗎?(答案:錯,不是所有智齒必須拔)

大多數情況下,智齒在口腔健康中扮演的都是反派角色,如果符合以下癥狀,那就建議您還是長痛不如短痛 ——拔!

① 反反覆複發炎

牙齒、牙齦間隙常有食物殘留,不易清潔,易誘發冠周炎,又腫又痛,嚴重起來嘴巴都張不開。特別是工作累或者出差累的時候,更容易引起發炎,但往往這時候只能硬抗。

② 智齒齲壞

智齒出現比較深的齲壞,也就是蛀牙,或位置不正、窩洞發生在牙齒鄰面、位置較深等,日常刷牙很難清潔到,這種也建議拔掉,否則可能引發神經痛、牙髓炎。

③ 與鄰牙關係不和諧

智齒萌發空間不足,與鄰牙不能形成良好的鄰接關係,常常會造成塞牙,導致鄰牙齲壞或者牙槽骨吸收,就是我們常說的,智齒頂壞了旁邊的好牙

久而久之,就會把本來健康的牙都頂壞了,然後 2 顆同歸於盡,嚴重影響咀嚼功能。

④ 上下智齒沒能配對成功

對側智齒沒有萌出或已拔出,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伸長現象,甚至過分到直接咬在對側牙齦上,反反覆復咬破牙床子,嚴重影響咬合。

⑤ 正畸需要拔除智齒

為了排齊牙齒需要騰地方,保證正畸治療的效果,通常會考慮拔除智齒或其他不是那麼重要的牙,比如雙尖牙,也就是虎牙後面的牙。

如果是智齒擠占空間導致其他牙齒錯位、變形,那就更得拔了。

⑥ 引起其他病變

智齒萌出位置異常,導致咬合關係錯亂,影響顳頜關節正常活動;可能還會引起頜骨的萌出性囊腫,破壞頜骨。

簡單來講,有隱患的智齒,一律建議拔除。當然也有一些乖巧聽話,從來不找事的智齒,我們就可以保留下來不做處理。

三、拔智齒很疼嗎?(可以選擇——“舒適化微創無痛拔牙”,幾乎不疼)

拔智齒疼不疼我不知道,但每一個躺在牙椅拔牙的人,內心一定是恐懼的,很多人都有兒時鐵鎚鑿牙的拔牙陰影。

不過現在大家不用擔心啦,因為拔牙可以選擇——“舒適化微創無痛拔牙”!,不瞞大家,我後面2顆智齒,都是在舒適化微創無痛下操作的,幾乎不疼,告別恐懼拔牙不是夢!

首先,得益於成熟的STA無痛麻藥技術在計算機輔助麻藥下,完全感受不到痛覺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口腔醫生精湛的拔牙技術

給技術好的醫生拔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拔牙速度快,牙齦創傷小,術後恢復期短

四、拔完智齒後,為什麼會腫成“豬頭”?是醫生技術不好嗎?

一般智齒拔完後,傷口疼痛基本上在1~2天內就會消失,也可選擇吃3天左右消炎藥,如果有些疼痛,可以適當吃些止疼葯即可。

但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反應很大,可能會出現輕度發熱,臉部腫脹,出現這些情況不要擔心,拔牙後注意事項記得保存

五、最後,總結本文的重要五點:

1、智齒是一顆“定時炸彈”,每顆都有萌出的風險。

2、如果已經出現過智齒牙疼、智齒齲壞、牙齦發炎腫脹等情況,特別是孕婦,建議儘早拔除。

3、拔智齒的費用是由難度+醫生技術+藥物器械共同構成的,大體300-1500元區間內。

4、拔牙後要遵醫囑,好好休息,如有出血或臉部腫脹的情況,需及時聯繫醫生。

5、如果實在克服不了恐懼,或是覺得沒有拔除的必要,也建議每3—5年去醫院拍片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