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鬍子會變粗?腸息肉越切越多?科學流言榜最新闢謠!第3條坑過太多人

2025年06月02日15:20:08 健康 3188

經常刮鬍子,鬍子會越來越粗?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有些流言是老生常談了,也有些是“新瓶裝舊酒”,你還會上當嗎?

科普之路任重道遠。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記者與編輯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協科學編輯記者分會、上海科技傳播學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情報研究所的支持。這一期科學流言榜是總第135期

1.腸息肉會越切越多?

流言:腸息肉不能切,會越切越多。

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有些類型的腸息肉,有癌變風險,及時切除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不會越切越多。

腸息肉是在結腸內膜形成的一些細胞小團塊,大部分腸息肉是良性無害的。但有一些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有癌變的風險。因此,儘早切除是有必要的。

息肉切除本身並不會導致更多的息肉。如果在切除之後複查時又發現了新的息肉,它可能是之前未被發現的息肉,或者是之前的息肉未被完全切除,在原位複發。還有一些患者因為遺傳因素或者生活習慣,本身就容易長息肉,並不是切除導致的。

總之,如果發現了息肉,特別是有癌變風險的息肉,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2.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縮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會進入衰老或凋亡狀態。端粒酶是一種可以延長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細胞(如幹細胞、癌細胞)中活性較高,因此被認為有延緩細胞衰老的潛力。

端粒縮短只是衰老的一個因素,衰老是涉及基因組穩定性、線粒體功能、代謝改變等多因素的複雜過程,僅靠延長端粒並不能逆轉整個衰老過程。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於動物或細胞實驗,有研究在小鼠身上通過基因編輯延長了壽命,但尚未在人體中證明安全有效。

端粒酶是科學家研究抗衰老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注射端粒酶基因就能永葆青春”的說法目前並不成立,應警惕此類誇大宣傳。

3.孩子太早戴近視鏡,會加重近視?

流言:近視鏡越戴,近視會越嚴重,所以不要給孩子太早戴近視眼鏡。

真相:眼睛變形(如眼球突出、眼軸變長)是近視度數加深的結果,而非戴眼鏡所致。尤其是高度近視者,眼軸延長更明顯,與是否戴鏡無直接關聯。

若孩子覺得戴框架眼鏡不方便,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角膜塑形鏡(ok鏡)或離焦軟鏡等角膜接觸鏡。

發現孩子視力異常時,應儘早到專業機構檢查,避免因錯誤認知延誤干預時機。定期複查視力、建立視覺健康檔案,是科學防控兒童近視的關鍵。

4.經常刮鬍子,鬍子會越來越粗?

流言:不要經常刮鬍子,因為會刺激皮膚,導致新長出來的鬍子越來越粗。

真相:這是一個常見誤區。刮鬍子不會改變鬍鬚的粗細,所謂“越刮越粗”只是生理錯覺。包括鬍鬚在內的毛髮都是從毛囊中生長出來的,它的粗細受到毛囊結構的影響。而毛囊的結構與基因以及激素水平有關,跟刮鬍子這個行為並沒有直接關係。

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刮完鬍子會變粗這樣的想法,可能是刮完鬍子之後的觸感導致的錯覺。鬍子的形狀不是圓柱形,而是更接近於圓錐形,從毛囊向外逐漸變細。在刮鬍子之後,靠近毛囊的“鬍子茬”確實比“鬍子尖”要粗,所以給人以鬍子變粗的感覺。但實際上刮鬍子並不會對毛囊產生影響,鬍子重新生長之後粗細並不會發生變化。

5.剛吃完飯不能游泳,否則會腿抽筋?

流言:吃飯後,人體大量血液會集中到胃腸道參與消化,四肢肌肉的供血就會減少,在游泳時就容易抽筋。

真相:這種說法很不嚴謹。腿抽筋通常是由電解質失衡、肌肉疲勞、熱身不足或水溫過低引起的。

吃飯後,人體血液更多地集中於胃腸道,幫助消化。但這種分流是有限的、可調節的,遠遠不至於讓肌肉“斷供”,更不是抽筋的直接原因。如果只是吃了一頓簡餐或零食,通常不需要刻意等待就可以進行適度運動。如果是高脂、高蛋白的大餐,建議間隔30到60分鐘再游泳,但這主要也是為了避免胃部不適,而非防止抽筋。

另外,個體差異也很重要。對於胃動力差、容易胃脹氣、反流的人,或是糖尿病等患者,則建議延長飯後休息時間,並避免空腹或過飽時運動。

此外,抽筋雖然常見,但完全可以通過以下科學方法預防:

①熱身不可少:進入水前進行5到10分鐘熱身,特別是腿部、肩部、核心部位;②注意水溫:水溫太低(<26℃)時,應控制游泳時間,避免久泡;③補水+補電解質:游泳前後都應適當飲水,尤其是在高溫或長時間游泳後,考慮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④動作規範,強度適宜:學習正確的泳姿、打腿方式,避免局部肌群過度使用,造成疲勞性痙攣。

最後,一旦感覺到小腿、大腿、足弓等部位開始發緊或疼痛,應立即停止動作、靠邊或上岸,並進行反向拉伸。小腿抽筋時,可伸直腿、用手或毛巾勾住腳尖向身體方向拉伸,同時深呼吸,放鬆肌肉。抽筋緩解後補水休息,若持續不適應及時就醫。

6.下雨天不能開新能源電車,會漏電觸電?

流言:下雨天不能開新能源電車,會漏電觸電。

真相: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新能源電動車在設計之初,就已充分考慮了防水和防漏電問題,其電池普遍採用ip67或更高等級防水,而這種防護等級可以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塵侵入,並且能夠在短時間浸水的情況下保證完好。

也就是說,新能源電動車在雨天正常使用,不存在漏電風險。且根據《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規定,所有上市的新能源車都必須通過嚴格的涉水測試:車輛應在100毫米深的水池中,以20千米/時±2千米/時的速度行駛至少500米,時間大約1.5分鐘。

此外,新能源車還配備了多重安全保護機制,比如很多電路都有防水要求,充電接口設有防水結構,一旦檢測到異常,系統會自動切斷高壓電源等。

當然,任何車輛在暴雨或深積水路段行駛都有風險,不建議強行通過。但這更多是出於行車安全的考慮,而不是“漏電”問題。總之,下雨天正常開新能源車,不會漏電觸電,大家不用過於擔心。

刮鬍子會變粗?腸息肉越切越多?科學流言榜最新闢謠!第3條坑過太多人 - 天天要聞

來源:新民晚報原創稿件

(來源:新民晚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 天天要聞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多模態人工智能(AI)模型,能顯著提高識別心源性猝死高風險人群的準確性,有助於挽救生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新開發的AI模型名為“多模態AI室性心律失常...
肝炎不只皮膚變黃那麼簡單,醫生提示:4類行為正傷害你的肝 - 天天要聞

肝炎不只皮膚變黃那麼簡單,醫生提示:4類行為正傷害你的肝

當你聽到"肝炎"二字,是否腦中立刻浮現出"皮膚髮黃"的景象?是否覺得這離自己很遠?請小心—— 就在你閱讀這段文字的時間裡,全球已有數人因肝炎悄然離世。每30秒,就有一人因病毒性肝炎死亡。更令人警醒的是,絕大多數感染者渾然不覺,肝臟的損傷卻在
“健康講座”變搶錢現場,這台“凈水神器”掏空老人錢包…… - 天天要聞

“健康講座”變搶錢現場,這台“凈水神器”掏空老人錢包……

近日,在安徽某山村的小廣場上,幾十位白髮老人圍坐一起,緊張地注視着“專家”手中的實驗——一根電解棒插入清澈的自來水中,透明液體瞬間翻湧出鐵鏽色泡沫。“看看!你家自來水多臟!”“專家”舉着檢測儀向老人們展示。老人們攥緊了衣角,面色發白。 這是今年夏季發生在我國多個農村地區的場景。凈水器騙局正以“健康講...
美國一男子接受腎移植手術後,體內爬滿寄生蟲 - 天天要聞

美國一男子接受腎移植手術後,體內爬滿寄生蟲

換了個腎,卻不小心“引蟲入室”。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布了一篇報告,美國一名61歲的男性在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後,竟然被寄生蟲入侵全身。這名男子接受移植手術10周後,一開始只是噁心、嘔吐、過度口渴,再次進入馬薩諸塞州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腸癌通常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它的早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晚期卻只有13%左右很多人可能並未意識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體表現如便秘、腹瀉、便血等其實可能是腸癌發出的早期信號警惕腸癌的4個典型表現腸癌早期癥狀常被忽視,了解其早期信號對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以下是幾種常見且需警惕的腸癌早期信號:腹瀉: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