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石學敏於1962年從天津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進入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工作。1968年,石學敏隨中國醫療隊前往阿爾及利亞,並擔任醫療隊副隊長、主治醫師。上世紀70年代初,石學敏謝絕了國外醫療機構的高薪聘請,回到天津,1983年擔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1986年,石學敏提出了“針刺手法量學”,科學衡量針刺手法,使傳統針刺手法向規範化、劑量化、標準化發展,填補了針灸學發展的空白。
1991年,石學敏晉陞教授,同年被任命為天津中醫學院副院長。
1999年,石學敏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被授予“國醫大師”稱號。
2018年5月,石學敏當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推廣中醫針灸,石學敏生前先後赴100餘個國家及地區講學、診療,出版《中醫綱目》《腦卒中和醒腦開竅》《石學敏針灸學(英文版)》等著作50餘部,其中10部著作被翻譯成英法西等語言出版,成為針灸教材,為中醫針灸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生前曾說:“ 我一直有個願望,等待我們共同實現: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中醫,就有中國的針灸! ”
石學敏2000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1年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獎,2006年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8年榮獲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國際貢獻獎”,2014年當選第二屆“國醫大師”,2016年榮獲中國針灸學會“中國針灸傳承貢獻獎”,2017年榮獲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天聖銅人”學術突出貢獻獎。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學敏先後發明“腦血栓片”“丹芪偏癱膠囊"等藥品,再結合“醒腦開竅”針刺法針葯並用,創立了“中風單元”療法,為治療腦血管病開創了新的思路。石學敏共主持完成包括國家973項目在內的科研課題43餘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3項(次),國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學成果獎3項,獲國家專利6項。共培養國內外碩、博十、博十後300餘名,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中醫綱目》《腦卒中和醒腦開竅》《石學敏針灸學(英文版)》等著作50餘部。(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