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可能大家看的最多的就是怎麼控制飲食啦、如何運動啦、如何監測血糖啦等等,畢竟這些都是糖尿病治療的核心。
但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糖尿病的其他知識,這幾個知識可能很多糖尿病人都沒有充分注意到。
一、糖尿病不需要太悲觀
昨天遇到一位20多歲的姑娘,她患上2型糖尿病3年了,本來去年已經控制好了血糖,並停用了胰島素,但1年時間血糖又飆升到12mmol/L以上。這次她不願意控制血糖了,她說反正糖尿病是一個看不好的病。
她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她的悲觀情緒很嚴重。我在這裡要正告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目前糖尿病確實治不好,但也不需要自暴自棄啊!糖尿病的本質就是高血糖,只要把血糖降至正常,那就可以和健康人一樣的生活。況且,現在醫學發展速度極快,每年都有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誕生,說不定在未來的10多年糖尿病真的可以被治癒呢。
二、糖尿病人更容易發生低血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但發生低血糖的風險也要遠遠高於健康人。這一方面是因為糖尿病人的胰島調節功能差,另一方面是因為有降糖葯的作用。
就在今天上午,我們住院部的一位糖尿病患者早餐後2小時血糖測下2.7mmol/L,患者已經出現大汗、無力的癥狀,這幸虧是在醫院,如果是在家裡出現這樣的情況,又沒有旁人的話,那將是非常危險的。她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是早餐少吃了半個饃,但胰島素的劑量沒有減。
可見,糖尿病人隨時應該做好預防低血糖的準備,飲食切不可過少。
三、家族遺傳不能忽視
我有一個朋友,他家族有糖尿病史,我是看着他的血糖從大於6.1mmol/L,然後逐漸上升到7mmol/L以上的,但其實他平時的日常生活是格外小心的。儘管他自己非常小心,但還是被糖尿病纏身了,可見糖尿病家族史的威力還是巨大的。
還有一位39歲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她的空腹血糖達14mmol/L,其父母均是糖尿病患者。她從小就害怕自己也患上糖尿病,但自己也承認自己一直是“胡吃海喝”。我就告訴她,既然知道風險,但還一直亂吃,那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幾乎是100%啊。
四、餐後血糖上升時就要注意了
空腹血糖大於6.1mmol/L就是糖尿病前期了,就要開始高度重視預防糖尿病了。但是,在空腹血糖高於6.1mmol/L之前,可能餐後2小時血糖早就高於7.8mmol/L了,也就是說餐後血糖升高比空腹血糖升高還要靠前。當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7.8mmol/L時,其實也是處於糖尿病前期的。
其實大部分人患上糖尿病都是先從餐後血糖升高開始的。打個比方,大家在爬樓梯的時候都會感到累,但是爬完休息一會就好了。吃飯也就如爬樓梯一樣,吃完飯後血糖會升高,但過幾個小時就正常了。所以,如果你只測空腹血糖,不測餐後血糖的話,可能糖尿病的診斷就會偏遲,甚至是已經有了併發症了才知道自己患糖尿病。
以上就是我今天所做的科普,如果你還沒有注意到以上4點,那就從今天開始重視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