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鄭州市中醫院婦科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彭華傑做客《醫生說》節目,和您一起聊聊宮頸癌預防。

hpv的中文名是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易感染人體表皮和黏膜鱗狀上皮的病毒,它可存活於皮膚和黏膜上,感染部位包括口腔、咽喉、陰莖皮膚、外陰、肛門、陰道、宮頸和直腸。hpv已被發現有兩百多種型別,根據致癌性的不同分為高危型別和低危型別。
已知的高危型包含hpv52/58/16/18/31/33/35/45等。持續的高危型hpv感染在女性中可能導致宮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口咽癌、癌前病變等。
低危型如hpv6和11,通常引發生殖器疣,極少致癌。
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發病的主要原因。中國女性約98%的宮頸癌由高危型hpv導致。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可防可控的癌症。但感染hpv≠宮頸癌,實際上80%以上的hpv病毒可以在1-2年內被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掉。少數女性由於無法消滅進入體內的hpv病毒,造成hpv持續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宮頸癌前病變。其中有部分患者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宮頸癌,這一過程大約是5-10年。
hpv感染是一件比我們想象中更普遍的事情。
性行為是感染hpv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hpv的感染還可通過母嬰傳播以及直接接觸傳播,如皮膚黏膜接觸,手接觸了hpv污染的物品後,在如廁、沐浴時可能將病毒帶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觸到帶有hpv污染的浴巾、內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但日常接觸傳染的機率極低,就算接觸到了病毒也可能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清除,不應該為了避免感染而刻意不和家人接觸。
hpv感染,其實並不是女性的“專利”。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近1/3男性感染了至少一種hpv,約1/5感染了一種或多種高風險/致癌性hpv。男性感染hpv後不僅可能會傳播給性伴侶,還有患“疣”、患癌風險:男性感染低危型 hpv,可出現尋常疣、扁平疣、絲狀疣等疾病,表現為皮膚出現各種黃豆大或更大的丘疹,表面粗糙,質地堅硬。男性感染高危型 hpv,可出現尖銳濕疣甚至形成陰莖癌等惡性腫瘤,並可合併出血及其他病原體感染等併發症。女性感染了之後男方需要常規檢查嗎?不需要,男方特殊的生理結構讓檢查結果容易假陰性,陰性也不代表沒有感染,另外男方感染後更容易清除。高危的hpv感染時可使用避孕套,儘管不能保證完全避免交叉感染,仍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多數感染者無癥狀,病毒是可能自行清除。
低危型 hpv 可能導致生殖器或肛門周圍出現疣體。
高危型 hpv 持續感染可能引發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等。
宮頸癌篩查的第一階梯即為hpv檢測和細胞學檢查,根據我國宮頸癌發病年齡特點,推薦篩查起始年齡為25--30歲(有性生活或已婚女性)。
1.25--29歲每3年一次細胞學檢查;
2.30~64歲女性 ①.採用每5年一次tct及hpv聯合篩查;②每3年一次細胞學檢查;③每3--5年hpv 核酸單獨檢測;
3.65歲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陰性篩查記錄( 即10年內有每3年1次連續3次細胞學篩查陰性,或5年1次連續2次的hpv陰性,且最近一次篩查在5年內,篩查結果均正常) ,並且無 cin、hpv 持續感染,以及無因 hpv 相關疾病治療史等高危因素,可終止篩查。對65歲以上,如從未接受過篩查、或65歲前10年無充分陰性篩查記錄、或有臨床指征者,仍應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檢查前注意事項
1、避開月經期,以防增加感染風險。
2、檢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
3、檢查前三天避免進行陰道上藥或陰道沖洗,以防影響檢查結果。
有些人說在月經乾淨第三天篩查才最準確,其實是沒有這種說法的,現在的hpv篩查都是dna檢查,是相當穩定的,只要不是在月經期都可以,哪怕稍微有點出血或者有陰道炎,檢查結果也一般不受影響。
檢查後注意事項
1、檢查後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衛生清潔,防止誘發感染。
2、檢查後要注意觀察自身癥狀,如果出現疼痛、出血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
3、檢查後需要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後續治療和複查。
1.25 歲以下高危女性的篩查—如存在多性伴侶、過早性生活史、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吸煙等高危因素,建議性生活開始後1年內進行篩查,並適當縮短查間隔。
2. 妊娠期女性宮頸癌篩查—是安全的。建議在孕前檢查或者第一次產前檢查時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3.子宮切除術後女性的宮頸癌篩查—因宮頸病變切除子宮的女性,建議每年進行聯合篩查,若3次均陰性,延長至每3年一次,持續25年;因其他原因切除子宮的女性,若無可疑臨床癥狀或體征,不推薦常規進行篩查。
4.預防性hpv疫苗接種後的篩查—同未接種人群。
目前沒有特效藥物能直接清hpv。市面上抗hpv病毒的藥物,都是通過改善人體局部或全身的免疫狀態來抑制病毒繁殖,不是直接殺病毒的。
因此,hpv轉陰主要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的提高,90%能自行清除。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口服中藥提高機體免疫力。
生殖器疣可通過藥物、冷凍、激光或手術去除。
宮頸癌根據病情選擇手術、放療或化療。
宮頸疾病治療三部曲:1、宮頸tct、hpv篩查;2、陰道鏡下宮頸活檢;3、宮頸錐切。
研究顯示:中國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齡呈“雙峰” 分布:第一個高峰就在“17-24歲”,第二個高峰在“40-44歲”。在感染高峰到來之前,給到自己充足的保護,避免hpv病毒的侵害就尤為重要。
hpv疫苗是目前世界上極少能預防癌症的疫苗,能有效的預防高危型hpv感染,顯著減少宮頸癌的發生,應鼓勵適齡人群積極接種hpv疫苗。
目前,已上市的 hpv 疫苗有三種,分別是 2 價、4 價和 9 價,也有國產和進口之分。
“2價”疫苗主要預防hpv16、18型感染;
“4價”疫苗除了預防hpv16、18型外,對hpv6、11型也可預防;
“9價”疫苗能覆蓋九種hpv病毒,分別為hpv16、18、6、11、31、33、45、52、58型。
沒必要都去接種9價,16、18型和宮頸癌發病關係最密切,2價其實最具性價比。男性也可以接種疫苗,一般是4價和9價,但國內尚未開展,國外可以接種。
二價hpv疫苗適合於9-45歲的女性,涵蓋hpv16型、18型;四價疫苗適合於20-45歲的女性,涵蓋hpv6型、11型、16型、18型;九價原適用於16-26歲的女性,有新聞報道,九價hpv疫苗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使用人群擴大為9-45歲,涵蓋hpv6型、11型、16型、18型、31型、33型、45型、52型、58型。9歲女性即可以開始接種,13~15歲女性在首次性行為前接種hpv疫苗的獲益可最大化。無論是否存在hpv感染或細胞學異常,對適齡女性均推薦接種hpv疫苗(接種之前無需常規篩查hpv)
9-14歲:2劑,間隔6個月
15歲以上:3 劑,第2劑在第1劑後1-2個月,第3劑在第1劑後6個月。
研究表明,疫苗提供的保護可持續至少10年,長期效果仍在觀察中。對未感染者效果顯著,對已感染的型號無效。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發熱等,通常輕微且短暫。嚴重副作用罕見,如過敏反應。
接種前諮詢:有嚴重過敏史或健康狀況特殊者應諮詢醫生。
接種後觀察:建議接種後觀察 15-30 分鐘,以防過敏反應。
備孕期、妊娠期間應避免 hpv 疫苗接種。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hpv疫苗接種並不能取代宮頸癌篩查,如果因為打了疫苗就高枕無憂,不再做任何檢查,仍有可能被宮頸癌擊中,因為疫苗不能覆蓋所有高危型hpv,疫苗不能治療已有感染,疫苗的保護效果並非100%。接種hpv疫苗+定期宮頸癌篩查,雙管齊下,才是預防宮頸癌的科學手段。即使已經感染了一種或多種hpv ,打疫苗仍然是有益的,疫苗仍能防止患者感染其他類型的hpv ,降低癌症風險!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增強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態,不焦慮、多運動。不熬夜,不吸煙飲酒、安全性行為、避免過早性行為、減少性伴侶數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隨時抵禦病毒的入侵,中醫治療增加抵抗力。
文字:程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