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醫生劉嵐:以仁心築就海島醫療“精準燈塔”

2025年04月06日13:02:04 健康 1570
超聲醫生劉嵐:以仁心築就海島醫療“精準燈塔” - 天天要聞超聲醫生劉嵐:以仁心築就海島醫療“精準燈塔” - 天天要聞

清晨七點半,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崇明醫院超聲診斷科診室已排起長隊。劉嵐手持探頭,目光如炬地掃過每一幀動態影像。今年,是這位超聲診斷科主任紮根崇明的第13年,她以精準診斷挽救了無數患者,讓崇明百姓不出島便能享受到優質的超聲診療。

穿越迷霧的探照燈

罕見腹壁腫瘤患者范女士歷經十多年的隨訪,與劉嵐的關係早已從醫患變成了彼此信任的朋友。“劉主任就是我的‘定海神針’。”“劉主任的技術沒得說”,原發肝腫瘤患者袁先生在檢查中發現肝臟上有不到1厘米的結節,位置隱蔽,CT都很難發現的病灶,被劉嵐精準地“揪”了出來。“劉主任,多虧了您讓我少挨一刀!”2023年冬天,88歲的楊阿姨曾因劇烈腹痛被誤診為腸腫瘤,面臨開腹手術風險。劉嵐通過超聲影像的細微聲學特徵,敏銳判斷為炎性包塊導致的腸梗阻,建議抗炎與灌腸治療,最終讓患者免於手術之苦。

劉嵐尤為擅長婦產科、心臟及甲狀腺、乳腺疾病的超聲診斷介入治療。尤其在產前超聲篩查中,使用專業技術評估胎兒健康,降低出生缺陷風險。她前往全國各地的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帶領團隊參加學術交流,了解行業動態,將所學的新技術、新項目帶回來,並在學科中開展應用。從開展早孕期排除胎兒畸形的重要檢查——頸項透明層(NT)超聲,到開展胎兒三維超聲,實現與寶寶的“第一次見面”。

超聲醫生劉嵐:以仁心築就海島醫療“精準燈塔” - 天天要聞

她常說,“超聲醫生的眼睛要像探照燈,穿越迷霧,顧全局,抓細節”。病人到她的科室看病,常常“一不小心”就超過20分鐘。診室牆上層層疊疊的錦旗中,“醫術精湛”格外醒目,那是患者對她精準診斷的最高讚譽。

海島醫療的“播種者”

超聲醫生是行業內的緊缺人才,而在崇明,隨着就醫習慣的改變、人口老齡化情況的加重,解決基層超聲醫生缺乏、後備人才不足、培訓缺失等難題迫在眉睫。2019年起,隨着5G技術應用的完善,劉嵐結合調研中收集到的信息,根據自身單位的技術優勢,創建了5G超聲遠程診斷培訓中心,搭建了崇明區中心醫院與社區遠程會診、教學平台,像工匠帶徒弟一樣“手把手”帶教社區醫生。從開始學、怎麼學、教學內容的穿插安排,劉嵐都進行了嚴謹的設計。

綠華鎮全科醫生顧玉禹曾是“超聲小白”。“兩年的學習,從上理論課,到模擬操作訓練,再到上手實操,經過導師制培訓,現在我可以勝任腹部、血管、婦科等超聲檢查。”今後,她將承擔起為轄區內老年人體檢中腹部B超(肝膽胰脾)的任務。“劉主任的手機24小時為我們開機,只要有需要她隨時都在,細心耐心地教導讓我們年輕醫生面對患者更有底氣。”

截至目前,劉嵐已培養17名社區超聲醫師,覆蓋全區13個社區,緩解了社區超聲醫生無人可招的短板,也結束了崇明區社區超聲專業不能全覆蓋的歷史。

有劉主任在!

超聲醫生劉嵐:以仁心築就海島醫療“精準燈塔” - 天天要聞

疑難病例會診,劉主任在;突發事件,劉主任在;凌晨急診,劉主任在……正是這句有“劉主任在”,給了學科同伴們底氣和自信,這種“我在”的擔當精神,鑄就了團隊的信任和底氣。

劉嵐作為全區的學科帶頭人,更是竭盡所能奉獻自己的力量。她推行“病種分時段就診”,將日均接診能力從500人提升至700人。她給年輕人分擔壓力,增強責任感;給年輕人托底支持,讓他們放手敢幹,沒幹過的,劉主任手把手帶入門,遇到困難時,劉主任幫他們分析原因,讓年輕人成為可以獨當一面、敢於擔當的人。在劉嵐的帶領下,超聲學科成為了崇明區衛生行業一面鮮紅的旗幟。

34年從醫生涯,她始終銘記初心:“做一名好的超聲醫生,為患者擎起迷茫求醫路上一盞明燈,既能照見病灶,更要溫暖人心。”

原標題:《超聲醫生劉嵐:以仁心築就海島醫療“精準燈塔”|奮勇爭先實幹家》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解敏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南瓜降壓“實錘”!最新研究發現:這3種瓜降血壓效果最佳 - 天天要聞

南瓜降壓“實錘”!最新研究發現:這3種瓜降血壓效果最佳

“姐,你說咱爸吃南瓜是不是吃多了?他這血壓最近怎麼感覺反倒穩了點?”周末飯桌上,小女兒夾着蒸南瓜,皺着眉頭問出了這個問題。家裡人近兩年對“怎麼控制高血壓”這種話題都格外敏感,葯一直吃着,飯也清淡了,鍛煉也盡量保持,可血壓這事就是不穩定,誰都
毛҉毛҉毛҉毛҉…今年首個預報來啦→ - 天天要聞

毛҉毛҉毛҉毛҉…今年首個預報來啦→

日前,氣象北京發布今年首個楊柳飛絮預報~何時開始?哪裡比較多?如何防禦?看下圖↓↓↓2025年楊柳飛絮初始預報4月2日,花粉監測預報官微發布2025北京柏科花粉結束期預報。柏科花粉逐漸進入結束期,不過松科花粉即將迎來始期,花粉過敏症患者仍需
河北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年內全部設兒科 - 天天要聞

河北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年內全部設兒科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新生兒科醫生王賢(右)在為患兒檢查身體。(河北日報資料片)“着力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啟動開展兒科、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加強兒科醫療資源配置,推進省市縣三級精神專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在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王現坤介紹了今年的工作規劃。這...
用一根甜玉米,自測“腸道”健康程度 - 天天要聞

用一根甜玉米,自測“腸道”健康程度

除了皮膚外,腸道是機體直接與外界接觸的第二大器官,平時管“進”管“出”,像一台智能門禁。正常運轉時,機體內部乾淨整潔,如果門禁出了問題,不該進入的闖進來了,該排出的卻滯留在體內,機體內部便會亂作一團。
靜脈采血後,先拔針還是先拔采血管?一文講清區別與規範 - 天天要聞

靜脈采血後,先拔針還是先拔采血管?一文講清區別與規範

靜脈采血是臨床和體檢中常見的操作,但許多人在操作順序上存在疑問:采血完成後,應該先拔出采血管,還是先拔出穿刺針?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關係到采血質量、患者安全以及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本文將從操作規範、科學依據和實際場景出發,詳細解析兩者的區別
包菜對血糖有影響嗎?醫生提醒:控制血糖,這3種菜少吃 - 天天要聞

包菜對血糖有影響嗎?醫生提醒:控制血糖,這3種菜少吃

在健康飲食的道路上,高血糖人群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各種“糖分陷阱”。蔬菜,作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被寄予厚望,但並非所有蔬菜都適合高血糖人群自由享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那些可能引發血糖波動的蔬菜的神秘面紗,同時探索如何科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