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最怕的5個習慣,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2025年04月02日23:50:18 健康 7803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飲食因素對胃部健康尤為重要,如果長期吃錯食物,患胃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胃最怕的飲食習慣有哪些?保護胃健康我們應該怎麼做?

01

胃最怕這5點

■ 高鹽食物

鹽攝入過高會刺激胃黏膜,可能會導致胃壁細胞脫落。而壁細胞是保護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壞就會增加罹患胃炎的風險,嚴重還可能導致胃癌。

建議:飲食中要控制好鹽的攝入量,每人每天最好控制在5克之內,也就不到1啤酒瓶蓋的量(帶膠墊),同時也要注意少吃腌菜、泡菜、火腿、香腸、培根等鹽含量較高的食物。有數據顯示,常吃腌制食品的人群胃癌發生風險增加2.21倍。

■ 高糖食物

有研究提到,經常吃高糖食物不僅容易誘發齲齒,還會增加患胃病的風險。有些甜食中的相關成分比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和糖精不僅會破壞腸道免疫平衡,使腸屏障功能受損,而且會打破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另外,高糖食物吃得多也可能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關。

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不超過25克,在家做菜盡量少放或不放添加糖。購買食物時注意看包裝,多選不含添加糖的食物,如果配料表有白砂糖、冰糖、紅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漿、玉米糖漿、果葡糖漿、蜂蜜等,盡量少食用。

■ 吸煙飲酒

吸煙和飲酒都對健康危害很大,二者都可誘發胃食管反流病。吸煙可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肌張力,減少唾液分泌,而飲酒會影響食管的同步收縮效率,顯著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壓力,並能夠促進胃酸的分泌,影響其蠕動功能,導致胃和食管功能衰退,引發胃食管反流病。

並且,長期吸煙飲酒與胃癌的發生有關。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吸煙會增加胃癌發病風險,這是因為香煙的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會誘發胃癌;酒精可刺激胃腸道,導致噁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引起胃黏膜損傷與出血,同時對肝臟、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特別是高度酒危害更大。

建議:戒煙限酒!最好不飲酒,如果實在要喝,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攝入量要控制在不超過15克。

胃最怕的5個習慣,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 天天要聞

■ 飲食不衛生

飲食不注意衛生,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會導致腹痛、噯氣、上腹脹、反酸等癥狀。

建議:餐前便後要認真洗手,注意衛生,保持清潔;日常定期給餐具進行消毒,進餐實施分餐制,並使用公筷公勺,這是預防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有效手段。另外,建議定期體檢,如果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及時治療。

■ 某些藥物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傷害胃黏膜,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建議:服用藥物之前要先諮詢醫生,充分了解其副作用,並看好說明書。

02

吃辣傷胃是誤區

至於大家說的吃辣會傷胃,其實這是個誤區。辣椒本身不會傷胃,只不過它含有的辣椒素會造成食管和胃的灼燒感,這種灼燒感並不是實質性的傷害。不僅如此,適當吃辣還對胃部健康有益。

2021年,英國牛津大學、中國北京大學等研究人員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愛吃辣能降低胃腸道癌風險。與不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風險降低19%,胃癌風險降低11%,直腸癌風險降低10%。

不過,雖然吃辣對胃有好處,但如果過量吃辣則可能引起胃腸不適。另外,很多辛辣口味的菜肴都可能高油高鹽,常吃會損傷胃部健康。

03

胃最喜歡你這樣做

■ 多吃新鮮蔬果

新鮮蔬果中不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分,還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比如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花青素、維生素c等,這些成分都能幫我們減輕身體的炎症反應,保護胃部健康。

有研究顯示,雖然蔬菜的攝入量與胃癌的發病風險無關,但蔥類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對預防胃癌具有保護作用。增加新鮮水果的攝入,也能降低胃癌的發病風險。

研究數據結果顯示,每周攝入水果大於等於3次與小於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風險降低62%;每周攝入蔬菜大於等於3次與小於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風險降低38%。

所以,在飲食上我們一定要盡量增加蔬菜的攝入,每一餐要讓蔬菜的量佔到餐盤的一半,並多選深色蔬菜,經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至於水果,每天吃上2~3拳頭的量即可。

■ 常吃豆製品

黃豆以及豆腐、腐竹、素雞、豆乾、豆腐絲等豆製品中富含大豆異黃酮。有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能誘導胃癌細胞發生凋亡,具有預防和抵抗胃癌的作用。

■ 細嚼慢咽,避免吃撐

每餐控制好進食量,不要吃得太撐,七八分飽就可以了,避免加重胃腸負擔。細嚼慢咽就能很好地控制進食量,避免吃撐,每口飯多嚼幾口能讓食物被咀嚼的更加充分,增加消化液與食物的接觸面積,使其更好消化,減輕胃腸負擔。

■控制體重

肥胖人群普遍內臟脂肪較高,一項胃癌風險相關性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內臟脂肪是賁門癌發病的高危因素。另外,肥胖與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相關,在促進胃癌疾病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體質指數(bmi)是目前廣泛採用的一種判斷人體胖瘦程度的指標。如果bmi≥ 24就屬於超重,bmi≥28就屬於肥胖了,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並且,成年男性腰圍≥90cm,女性≥85cm就屬於腹型肥胖,即便你的bmi在正常範圍內,但腰圍超標,也得減肥哦!

胃最怕的5個習慣,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 天天要聞

小編提醒:平時要杜絕不良飲食習慣,定期體檢,特別是家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如果胃經常不舒服,一定要儘早重視,別對“胃病信號”置之不理!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科普中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石鼓區:Deepseek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石鼓區:Deepseek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交流會現場。紅網時刻新聞4月4日訊(通訊員 符孝龍)4月3日上午,由衡陽聯通石鼓區分公司與衡陽市石鼓區衛生健康局聯合主辦的“Deepseek賦能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主題交流會在石鼓區成功舉行。石鼓區衛健局班子成員、中層骨幹和所有基層醫療單位負責人全員參加。會上,聯通公司技術團隊詳細演示並講解了針對醫療行業的...
衛生巾的“隱秘真相”:3.5億女性的健康,竟被悄悄背叛! - 天天要聞

衛生巾的“隱秘真相”:3.5億女性的健康,竟被悄悄背叛!

小林是一名普通的職場女性,平日里忙碌的生活讓她對衛生巾的選擇十分隨意——貴的就是好的,明星代言的總歸靠譜。然而,就在一次婦科檢查中,她被醫生告知:反覆的炎症可能與她長期使用的某品牌衛生巾有關。這讓她大吃一驚,也徹底改變了她對這個行業的看法。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日前有新聞報道稱,男子因愛挖鼻孔最終導致動脈血管破裂,不得不進行手術修復。乍一聽,是不是讓你大跌眼鏡?該話題也一度衝上新聞熱搜榜。毫不誇張地說,摳鼻子這個小動作若是操作不當,確實隱藏着“要命”的大危險。正值春季天氣乾燥,加之“過敏星人”增多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 天天要聞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為進一步提升腎內科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打造優質護理體驗,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以“醫”心“醫”意服務品牌為引領,從單病種、飲食、運動、心理、康復等多個維度全面發力,通過一系列細緻入微且行之有效的行動,匯聚成強大的守護力量,全力幫助腎病患者走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 天天要聞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春天是新茶上市的季節,春季的茶芽翠綠柔軟,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茶湯滋味鮮活,香氣宜人且有養生保健作用。愛喝茶的朋友注意了,飲用新茶學問多,其健康影響因茶的品種、飲用方式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