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編輯 墨染史程
«——【·前言·】——»
在零食圈,樂事薯片那就是妥妥的 “大明星”,口味五花八門,吃起來嘎吱嘎吱賊酥脆,不管啥時候去超市,貨架上都擺滿了樂事薯片,喜歡吃的人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
不管是在家躺着追劇,還是跟朋友聚在一塊熱鬧,樂事薯片都是超棒的搭子,從吃不厭的經典原味到清新解膩的黃瓜味,再到酸甜濃郁的番茄味、獨具一格的青檸味,每種口味都有一群鐵杆粉絲。
而就在大眾對它信任有加時,沒想到這次樂事直接翻車了。
樂事薯片深陷TBHQ漩渦!
近來樂事捲入輿論紛爭,追根溯源是因為薯片使用了 TBHQ,TBHQ 的正式名稱是特丁基對苯二酚,屬於人工合成抗氧化劑,這一情況曝光後引發消費者熱議。
在油炸食品的生產過程中,它就像一位忠誠的 “保鮮衛士”,能夠有效防止油脂氧化,讓薯片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口感和誘人的色澤,所以在不少油炸零食里,都能發現它的蹤跡。
但隨着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持續關注,TBHQ 的安全性遭到了質疑,這一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樂事公司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站出來解釋,他們再三強調自家產品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在生產薯片時TBHQ 的用量都是嚴格按照規定來的,畢竟在科學上,只說有害卻不看用了多少,這是不合理的。
而不少醫學專家卻持有不同觀點,他們指出雖然短期內適量攝入 TBHQ 或許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危害,但長期過量食用,存在致癌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TBHQ 的使用標準在各個國家有很大差別,日本秉持對國民負責的態度,在食品安全上把關極嚴,早就將 TBHQ 列入食品添加劑的黑名單。
其實,樂事薯片不是第一次因為 TBHQ 被大家質疑了,之前薯片里還出現過異物,這類質量問題一樁接一樁,這麼一來大家對樂事這個牌子,信任度越來越低了。
樂事薯片頻出問題,還能放心吃嗎?
樂事薯片在質量方面可謂狀況不斷,早在20年深圳市消委會經過詳細調查,發布了一份報告,愛吃薯片的人看到後都坐不住了,原來樂事等多個品牌的薯片,丙烯酰胺含量嚴重超標,遠超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
在國內薯片里的丙烯酰胺含量確實還沒有明確的標準,但值得注意的是丙烯酰胺可是 2A 類致癌物,許多發達國家都對其進行嚴格管控,即便國內尚未規範,其對身體健康造成的潛在風險,大家必須重視。
尤其是兒童,他們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身體機能尚未成熟;孕婦作為特殊群體,免疫力相對較弱,頻繁食用丙烯酰胺超標的薯片,可能會給他們的健康帶來風險。
樂事一收到質疑,馬上就給出了回應,他們說薯片里的丙烯酰胺,是土豆在高溫加工時自然產生的,自家產品完全符合國內規定,雖說這個解釋聽起來有道理,可消費者心裡還是犯嘀咕,沒法徹底消除顧慮。
樂事憑藉廣泛的銷售渠道和持續的營銷推廣,在中國休閑食品市場的份額高達一半還多,可以說是行業的 “巨頭”,但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讓消費者對樂事薯片的質量產生了懷疑。
許多消費者開始在購買時猶豫不決,有的甚至直接放棄樂事,轉而選擇其他品牌的薯片或零食,這不僅導致樂事市場份額出現下滑,也嚴重損害了其苦心經營多年的品牌形象。
守護“舌尖安全”,各方都得給力
消費者在面對食品安全信息時,得保持理性,千萬別盲目恐慌,就拿樂事薯片丙烯酰胺超歐盟標準這事來說,很多人一聽 “致癌物” 三個字,嚇得再也不敢碰薯片。
可實際上,國內並沒有針對薯片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而且脫離劑量談危害並不科學,咱們平時追劇、聚會吃幾包薯片,不一定就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所以消費者要主動去學些食品安全知識,多留意權威部門發布的消息,碰上食品安全問題,別聽風就是雨,自己多琢磨,這麼一來既能放心享受美食,又能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為食品企業,樂事這類大品牌更得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畢竟食品安全關係到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也決定着企業的生死存亡,樂事擁有龐大的市場份額,理應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一方面,要加大在生產環節的投入,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從源頭上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另一方面,要主動和消費者溝通,提高產品信息的透明度。
監管部門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同樣肩負着重要責任,要持續完善監管體系,針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制定嚴格的標準和規範,讓不法企業無機可乘。
想要保障食品安全,就得在食品生產環節下足功夫,加大監督力度,提高抽檢頻率,讓違規生產行為無處遁形,對那些無視法律,故意危害消費者健康的企業,法律必須亮劍,給予嚴厲懲處,絕不姑息遷就。
監管部門有必要肩負起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的重任,可以多組織講座,邀請專家講解食品安全要點,也可以在網站、社交媒體發布科普文章,用這種方式幫助消費者提升食品安全意識,讓他們能辨別食品是否安全。
守護 “舌尖安全”,不是某一方的單打獨鬥,而是消費者、食品企業和監管部門的共同責任,只有各方齊心協力,才能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費環境,讓大家吃得開心、吃得安心。
參考資料
光明網